过继长孙+番外(81)
很难不赞同官媒的意见。
“我还有成了抢手货的时候,太意外。”曾湖庭听得目瞪口呆,“除了男青年,还有女青年吧?”
小四得意笑,“我也在册子上,除了家世这一项得了个乙,其他都是甲!”她不等安慰,先说,“家世又不是我能决定的,但剩下的每一项都是我自己努力得到的。”
男女的区别可见一斑,明明是一样的处境,偏偏小四要低一等。
“不过,我说起可不是为了让大哥去娶别家的姑娘。”小四神秘的蹲下,“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哥,你觉得小月怎么样?她是我闺蜜,要是变成我大嫂该多好啊!”她幻想着,“她跟咱家里很熟悉,我也不会跟她闹姑嫂矛盾,多好啊。”
月明姑娘吗?曾湖庭思考片刻,“她很好,是我配不上她......”想想人家是元帅独女,身手不凡,容貌同样出色,想要找什么夫婿找不到?况且人家还未必愿意找呢?
“......什么配不上,我觉得你两很配!”小四强硬的说。
“那你到底站哪边啊?随风倒吗?”
“没错,谁有道理我站哪边!”小四道。
“这种事情不要乱说,万一被旁人听去,少不得要污了人家的清誉。”曾湖庭摆摆手,“不说了,我去父亲商量。”看看此事到底怎么解决。
小四站起来对着窗户里比划,意思是并不反感。这就是进步,并不是完全没希望啊。
曾丰年接受到信号,觉得由自己提出来应该就能成了。
他早就考虑过这事,现在也正是好时机啊。
曾湖庭一进门,就听到父亲语出惊人,“你觉得月明姑娘怎么样?”
“怎么今天集体操心起我来?”曾湖庭露出尴尬不失礼貌的笑容。
“你自己的想法呢?你讨厌祁姑娘吗?”
曾湖庭很认真的思考,“并没有讨厌,相反我还欣赏祁姑娘,她是个很能干的姑娘。”武力值超高的。
“如果我说,让你们两人定亲呢?有考虑过吗?”曾丰年再次逼问。
曾湖庭开始思考,他,好像并不反感。
前世他还没来得及谈过恋爱就身陨,今生更是完全投身到科举考试中,没思考过个人问题,如果要找个姑娘共度余生,好像祁姑娘也不错?她没有复杂的亲戚关系,本人也出色,好像,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两人还相处过一段时日。
曾丰年看他陷入沉思,就知道此事有门,他趁热打铁,“你早晚要成亲,何不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呢?而且跟小二小四都相处不错,日后少了磨合。”
“或许,应该去问问祁姑娘自己的意思?”
就等着这句话呢!曾丰年不由分说道,“小四已经去问了。”原来小四趁着他们二人谈话,已经悄无声息的出门。
“......”你们这样很像诈骗知道吗?骗东家女儿说西家儿郎有意,骗西家儿郎东家女儿有心,两头一凑合,成了!
但,他也不反感就是。
做事全凭一个快字,曾丰年居中斡旋,半个月的时间就搞出了定亲宴。
被赶鸭子上架的祁月明很是冷淡的模样,只换了一件颜色清淡的衣裳。为了瞧着喜庆些,头上戴了金簪,手腕戴了双玉镯,有了一丝喜乐的味道。
两人凑到一起,曾湖庭看到祁月明耳根带着淡淡的绯色,恍惚明白了什么。
定亲宴只有最亲近的人来参加,在长辈的见证下互相交换信物,就成了一对有婚约的未婚夫妻。
进展似乎太快了点?!但是曾湖庭看着跟着他身后的姑娘,他们认识的事情很长很长,也许,还可以多加深一下了解?
不过定亲之后,好像也没什么改变,祁月明仍然在小食铺做主厨,虽然她现在已经很少动手,只需要指点别人动手就行。
曾湖庭跟陶兴的想法一致,虽然定亲,但京城他们还没站稳脚跟,完全可以过上一年在接人上去。
在那之前,他们住在一起也算有个照应。
不过,三个月的探亲假耗的差不多了,收拾收拾就该上京城。
他们聚在城门口告别,小四收拾出一个包裹,里边是她刚做的小食,能够在路上吃的,方便他们赶路。除了小食还有梅干,茶叶包,薄荷水。
在小四的催促下,祁月明才举起她的包裹,快速的说了一句“路上吃”就退了回来,能说着这样的话已经是极限。
“这是什么,好香?”曾湖庭顺着包裹里的香味猜,“烤出来的?”
“是猪肉干和饼干,刚做好的炉子,新出炉的饼干。”小四偷笑,“大哥可要好好吃的,里头的味道不一般。”
“嗯,我会的。”没理会他的调侃,曾湖庭转过头,“等我安顿好后,会尽快接你们上京城。”
“嗯。”
“就再次分别吧,保重!”
“一路平安!”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
第79章
再次上京的心情, 总归是多了几分牵挂。这条官道刚刚走过没多久,风景十分眼熟。等路过那片森林,再次冒出客栈的招牌, 掌柜的已经换个人。
“前头的老板把客栈卖了,我刚刚接手, 您想打听点什么?”新来的掌柜是个精明能干的妇人,把整个客栈收拾的干净,她笑道:“听说前头的老板是得罪路过的贵人哩!”
“这话从哪里说起?”陶兴和曾湖庭对视一眼,强忍笑意。
于是老板娘绘声绘色讲述了一个掌柜的见财起意吩咐伙计偷盗, 然后被贵人发现之后逮捕归案的故事,听的人津津有味。
“既然发生过这样的事,老板娘你不怕别人也觉得你们新来的不干净?”陶兴反问。
“怕哩!就是怕才要告诉过往的客人, 有小偷也会被逮住, 知县老爷明察秋毫。”老板娘笑吟吟,“再说了,谁出了森林不想吃顿热饭热汤,不想洗个澡?总要有人做哩。”老板娘笑着说完,听到招呼声又去招呼客人。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曾湖庭感叹道, 不过陶兴哈哈捧腹笑着:“哈哈哈贵人....”他又起身说:“算他们眼光不差,湖庭可不是贵人吗?”
“你难道不是吗?”
“你也是, 我也是,天下安定也!”陶兴笑,又在这里休息一晚。
重走一边去路,比之前花费的时间少了五天, 他们在回京城,上次的院子没退,重新住了进去。
其他两户已经搬走, 毕竟这里比普通的民居要贵,长期居住并不划算,而且,有些书院包吃包住,更合算。
卫言还没离开,他一直在等着他的亲人,此刻真真是送口气,“我还怕以后找不到你们,这是我的新地址,以后记得休沐来找我。”他的行礼收拾的差不多,只待搬走。
虽然交往时间不少,卫言倒是可交往之人。他们交换地址后,曾湖庭便要先去吏部上交文书。他们探亲归来,需要先去休假。
“翰林院.....里面到底做什么的?”陶兴发出疑问。
“如果要我形容,里头就是进士遍地走,状元不如狗,人才辈出之地。平日没有杂事便是修书,士农工商地理人志各种书,如果不想冒头就可待一辈子的地方。”
“如果想冒头呢?”
“那可就难咯!你想想三年一科举,回回出状元,圣上又能记得几人?想冒头,没点真本事可不行。”曾湖庭微笑,“那可比你安稳度日还难。”
“那岂不是一辈子都没盼头?”
“人尖子扎堆的地方,哪里容易了?不过要想拼一条路也不难,你是庶吉士,三年后可以考试,考中就是编修,考不中也可以申请外放,先从知县做起,优先。”
“还要考?考晕头了都。”陶兴大叹气,“熬吧,先熬过三年再说。”果然是进士遍地走啊。
“别说了,咱们先问问吏部,新晋的进士们什么时间入院吧。”都会统一安排时间的,也免得有些家远的翰林赶不上时间。
“这次入院安排在九月初一。”吏部的小官很是贴心,“以后咱们可就是同僚,多多关照。”
算算时间殿试在五月,三个月探亲假就到八月,九月初一,稍微有些紧。
“这位大人资历比我们深,是我们受您关照才是。”曾湖庭拱手。
三人相谈愉快,告辞后静等入翰林。这几日陆陆续续许多进士都回来了,该下放的知县也已经出发。
恢复往日平静的曾湖庭还不忘去找孟先生,他没在的三个月,第一批香皂已经上市,在京城主打高端牌,各色造型各色香气,洗后还有淡淡余香,及其受欢迎。而推广在郡县的则是普通的白色肥皂,赚的根本没高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