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长孙+番外(55)

作者:明照万里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穿越时空 升级流 关键字:主角:曾湖庭 曾湖庭,前长州知府的庶长孙。穿越到未记载的朝代,优越生活没过几年,都随着祖父的免官烟消云散。父亲不闻不问,嫡母视而不见,生母一心争宠,曾湖庭在艰难中挣扎求存。就算这样,还是被过继给贫困的族叔。他能做的,就是科举晋身拼命读书,给自己博出一个光明的未来。多年以后...养父:过继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男主科举晋身,一路从基层做起,终于成为一代名臣!有女主,男女主文武互补,合起来就是十全十美。点击展开

“听起来倒也是个好办法。”其实小四常年颠勺,手怎么可能不稳?她是心不定。这方法虽然有点笨,却是针对她的。

小四真的去沾了一手墨迹,对着白纸一次次的挥拳,在击破十多张宣纸后,终于她的白纸干净如初。

“太棒!我练成了!”小四一手的墨迹,顺势扑到祁月明肩膀上,蹭了一身。

欢乐的声音透过院墙,一直传到外头去。原本站在大树下的人,听着欢笑声顿步回望。

她过的很好,那就够了。

招数学会之后,需要的就是不停练习,练到好像本能,一招制敌。

“不过嘛,”祁月明卖个关子,“出招是需要时机的,怎么判断,怎么把握才能取胜,这就要靠你们自己判断了。”

“时机?判断?”曾湖庭喃喃,这东西更像直觉,稍纵即逝。

对了能更准确捕捉到时机,每天晨练加功课很近的他,又给自己加了项目,练上几招。

时间再次飞快的溜走,从夏天就到深秋,树木掉光了衣裳,已经换上加厚棉袄的湖庭,寒风吹过还是忍不住打喷嚏。

但相比往年还是好得多,此时,他正在跟汤先生商议,要不要参加明年的乡试。

乡试都在秋天,又称秋闱,算算时间,他还有大半年可以努力。

汤先生在犹豫不决,按理说,他的学生拿下两个第一,他正应该劝他一鼓作气再拿下乡试,这名声传出去至少能引来更多注目。汤先生也知道乡试是个分水岭,比院试还要艰难的多。

乡试之后便是举人,而举人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就能算得上一号人物。

到底是该尽快参加呢?还是等到中举把握更大才参加?汤先生举棋不定,迟迟拿不定主意。

他犹豫着,最后还是叫来湖庭,询问他的意见。

“我的意见是,等。”

“等吗?”汤先生不解其意。

“先生,正是现在我风头正劲,才要等一等。”曾湖庭分析着:“虽然名气很大,提起小食加盟或者起重机,都能听到。更多的人视我做的为奇巧淫,技,上不得大台面。”曾湖庭摇摇头,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农耕社会持续许多年,谁会想到有工业革命的一天?

“如果我现在去乡试,成了当然可喜,如果不成,那些人攻讦就有了目标,看看他,连考试都做不好,更何况做其他?不去参加乡试,固然退一步,也免了掉落悬崖的风险。”他没打算争一口闲气,还是踏踏实实中举最好。

“你这个年纪,能想到这么多,真是不容易。”汤先生感叹:“也罢,我被说服了,咱们就去参加下一次的乡试。”

“到时候可以要考的漂漂亮亮的!”

“当然!”曾湖庭很有信心。

但是为了不过早暴露自己,一直等到乡试报名时间截止,大家才知道曾湖庭不参加乡试,对此,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觉得他胆小如鼠,有人觉得他深谋远虑,还有人觉得他诡计多端。

前两种还能理解,为什么还有第三种?

“他就是故意的!他害怕考不中在我面前丢人!”许久没有登场的曾宣荣,在书房里气的的横扫一地的笔墨,他扫完之后还不解气,又推翻了书架,噼里啪啦倒了一堆。

又不需要他收拾,曾宣荣摔的开心,气愤的倒在椅子上。

送牌匾的事情已经传遍县城,才传到镇上。倒不是为了帮助曾湖庭隐瞒,而是单纯想看曾宣荣的笑话。

你瞧瞧,你曾经弃如敝履的儿子,转眼人家就高高在上,是不是你上辈子作孽带累人家了?这种类似的酸话曾宣荣听过无数次,他也是想不通,他从来没注意过的儿子,怎么刚一过继出去,就各种腾飞呢?

他倒是很想拉下脸子,重修旧好,但是一想到他在众多的族人面前放过狠话,不沾光也不收拾后患,他就觉得十分丢人。

既然他不能主动,那么对方主动也是可以谅解的,曾宣荣写了一封信件过去,最后听说那封信被扔掉。

这下彻底惹火了他,我也是秀才,谁比谁高傲?曾宣荣二话没说,立刻报名参加下一次的乡试,决心要压人一头。

如果陈氏晓得这样能激励曾宣荣上进,肯定恨不得天天拿这事刺激曾宣荣。不过陈氏暂时还不晓得,沉浸在老爷终于上进的喜悦中。

结果......

曾宣荣的一拳头打在棉花上,曾湖庭根本没报名,就算考中了,没人炫耀犹如衣锦夜行!他这才气的在家砸东西。

砸归砸,生气之后曾宣荣还是拿起了书本,开始复习那些佶屈聱牙的文字。他基础不算好不算差,当年也是硬生生考出来的。不过当时有他的父亲强逼,学不会就不给饭吃,总算是考中秀才。

现在缺少了动力,曾宣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知道复习到多少。

第55章

不论如何, 乡试带着无可阻挡的脚步来了,又让诸多考生说不清心中的酸楚。

题目流传开来时,曾湖庭做了一遍, 汤先生十分可惜,题目的难度适中, 如果真的起考,中率十之□□。

曾湖庭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自有打算。

三年后。

三年的时间不长不短,也足够让曾湖庭褪掉少年气, 逐渐朝着青年发展。他个头变高,昔日单薄的身形变得厚重,五官变的坚毅又不失淡定, 只要一照面, 就能让人明白此子不是凡物。

他已经年近弱冠,身边认识的人自然也长大了。

去年,一直勤奋苦读的曾济庭终于考上秀才,他年纪比曾湖庭还大两岁,二十啷当, 终于抵不过曾父的催促,跟一个举人的女儿定亲了。

从前在河边石头上发愁未来媳妇长相的男孩长成了大人。

最初, 刚刚定亲时,曾济庭百般不乐意,他还想再等几年成亲,而且他想找个合心意的姑娘。最后曾湖庭劝他, 总先跟姑娘接触接触再决定。

曾济庭主动写信跟姑娘,从外头回来也给姑娘捎上点东西,慢慢的, 跟那姑娘越来越投契,感情迅速升温。

等的眼睛都绿了,终于等到婚期,曾济庭摩拳擦掌,准备抱得美人归。

新娘子家里只有一个哥哥,却有七八个堂表兄弟,也在等着为难新郎官。

迎亲那天,曾济庭做了十足的准备,通知了书院所有的同窗,外加请的外院,天还没亮就起身了。

起的太早,外援和轿夫们都哈欠连天,相反书生们个个精神十足,对于习惯早起读书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早。

算好吉时,新郎官从家里出发迎接新娘。

曾济庭坐在高头大马上,大马挂着红花,意气风发挥手示意,今天他就是最靓的仔。

快到新娘家的巷子,道路狭窄,马车停下,只让轿子挤了进去。

作为亲友团,曾湖庭随身带着红封,笑容满面见人就发。毕竟他们吹吹打打,又是车又是马一路打扰,周边的住户虽然不站出来说什么,礼节也要到位。

站在大门口,曾济庭有些紧张,他整理自己大红的新郎服,小声问:“我看起来没问题吧?”

“无与伦比的英俊,保证迷晕了新娘,让未来岳丈觉得你可靠无比。”曾湖庭调动细胞夸奖他。

济庭满意点头,突然又问,“东西准备好了吧?”

曾湖庭露出袖子,“藏好了!”他特意穿了宽大的儒衫,掩盖他拿着两转壶的事实。向新郎官灌酒是习俗,虽然准备很多外援,免不了也要喝酒。济庭于是费了功夫拿到两转壶以防万一。

一切准备就绪,他抬头敲门,“曹伯父,晚辈曾济庭上门了!”他话音刚落,门内传来一阵硬憋出来的嗓音,“新郎官,听说你会读书,做首催妆诗来!”

济庭早有准备,信口拈来:“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妆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支开。”

他做完诗,大门吱呀一声开了,背后躲着的人笑着伸手:“红封呢?”

“在这里!”曾湖庭随手把红封往门口一扔,原来抵住门的人纷纷伸手朝红封抢去,曾湖庭大喝一声,“挤!”外援就一哄而上,挤开了大门,朝着后院走去。

“失策失策!”大门口的人跺脚,他忘记守门的不是他兄弟,一群看热闹的被引开注意力。

二门可没那么好进。

在姑娘的小屋外,又是一群娘子军,她们打扮的娇艳欲滴,手拉着手排成一排。外援和同窗们只能暂时避开,毕竟男女有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