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长孙+番外(104)
“坐啊。”两人分宾主落座后,曾湖庭先问,“圣上的意思,是派谁来接任?”不论是谁来接任,都是妥妥的政绩,只要按照他留下的方针继续走,三年后肯定吏部能评优。但问题是,能抢到这样政绩更有主见,他就怕来了个想显摆的,反而把他留下的大好局面弄的乱糟糟。
所以,他最关心的就是继任者。
“怎么承渊兄都不关心自己能升任什么官职吗?”叶仲昌慢悠悠的问。
“调到哪个部门都不怕啊,该做什么就做。”曾湖庭疑惑。
“那我先来一件一件讲,首先,我听圣上临走的意思,是让你找个能接任的人,然后再有吏部下任命。”
“太好了!”他喜的一拍桌子,“那我安排,我已经有人选了!”他从文书匣子里翻出两份早就准备好的奏折,就等着上奏。
“准备的真充分。”叶仲昌好奇,“你早知道会这么安排?”
“不,这叫有备无患。我提前写好两份,一份是陶兴,一份是现在的朱县丞。如果人选上抢的厉害,就让陶兴来,他的资历做个知县绰绰有余。如果能活动,就让朱县丞来,他是本地人,了解风土人情,比谁都希望塔林能越来越好。”现在看,还是让朱县丞来接任更合适,他还是回去跟陶兴并肩作战吧!
“就不知道你的有备无患能不能自己用上。”叶仲昌叹着气,“知道为什么没有当场安排你新官职吗?”
“难道是不知道该给我升什么官职?知县是七品,升六品不是正适合吗?”还抢什么抢?
“问题是,户部的贾大人和工部的卢大人,为了抢你去户部工部,差点打起来,贾大人薅了卢大人的头发,卢大人扯了贾大人的胡子,最后还是圣上紧急叫停,说是暂停议事。”叶仲昌一想到那画面就好笑,两白胡子老头打架可真不好看,连忙抬起袖子遮脸。
“贾大人我倒是明白,这些年贾大人也常常跟我通信,我跟贾大人也算有默契,卢大人是什么回事?”
“你忘了前些年送上去的自行车?还有你早年的齿轮和水泵?当时卢大人抢到一辆自行车,连呼天才,后来又知道你造的水泵,开心的差点没蹦起来,发誓要抢人回工部。”
两大佬同时拍着你的肩膀,小伙子我们都很看好你,来户部/工部吧!要是普通人可能受宠若惊,换成他,还真的烦恼起来。
“不过,如果你有哪方的意向,告诉圣上,他也会同意吧?”毕竟在哪里都是为国效力。
“算了,这个问题还是留着回去想,你这次待几天?”
“当然是尽快赶回去啊!御史台可是很忙的。”叶仲昌耸肩,“御史台上察百官,下审百姓,每天要参的人多的数不清。”
“看的我都怕了,还是希望能找个清闲点的差事啊!”曾湖庭感叹着,殊不知同一时刻,元康帝在两部尚书的纠缠下,发出了金桔。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
第100章
离任的那天, 他是悄悄走的。并不是不想道别,而是不想让众人提前感受离别的酸楚。
天色未亮,车队前方带着灯笼, 刚刚走到驿站处,朱县丞还是从阴影里冒了出来, 他咧着嘴笑:“我就猜到大人会悄悄离开。”
“都猜到了,你不还是来送行吗?”曾湖庭无奈的下车,“别这样,以后整个塔林的未来可是放在你身上了。”
朱县丞吓的把鼻涕泡吞了回去, “啥意思?”他还在担心以后的长官不好相处,为什么他要升职了?
“就是你理解的意思,我向上头申请你接任知县, 应该没多久, 调令就会下来吧?”算算朝廷的速度,差不多。
“我,我不行!”朱县丞即刻没有哭的心思,他做事情可以,掌控大局不行啊!要不然他也不会安心当了那么久县丞, 有人在前头顶着多好!
“放外人进来,然后糟蹋所有人的心血吗?”曾湖庭反问, “想想做到一半的政策被颠覆,所有人都要回到过去那种情况.......”
“我干!我一定接任!”朱县丞毅然决然的说,“一定不能让人破坏所有人的成果!”刚刚有点起色的地方最是脆弱,还需要稳固的时间。
“你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曾湖庭拍拍他, “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我在正厅留下三年计划书,未来就照着做, 这几年你不是做的很好吗?”
“可是一直有大人看着啊!万一出了问题我能问,现在只能自己想.....”朱县丞小声逼逼。
曾湖庭假装没听到,“我留了京城的地址,如果实在有问题解决不了,来信。”
“等你回京城述职那天再会!”曾湖庭挥挥手,告别了朱县丞。
“祝大人此去,前程似锦!”朱县丞深深鞠躬,送上最诚心的祝福。
曾湖庭人探回来,低声跟叶仲昌介绍官道边的植物,刚刚种下去两年,树木才长出一米多高,看上起不堪一击,但等他们连成一片时,会形成最坚固的防御线。
“看得出湖庭用了很大心思。”叶仲昌道,“连这些小事都能记住。”
“这可是我第一次大显身手的地方,没有掣肘,没有钳制,有什么想法就去做。”真是,待久了还真是不愿意离开。
一回到京城,个个官都比他大,做任何事都要前思后想,想想真是不自在。
他又跟叶仲昌聊起御史台的见闻,叶仲昌道:“也就是那样,监察百官,捉他们的痛处,闹到最后,几乎我一出现在其他场合,人人当面对我笑,背后议论纷纷。有次我去宴会,刚刚被引过去,请客的主人被吓的呛住,又是拍又是灌,好半天人才抢救过来。”提起这个,叶仲昌很是无奈。他有那么吓人吗?
“哈哈哈?为什么这么好笑?”曾湖庭几乎笑的岔气,“别的御史也这样吗?”
“差不多吧,我也弄不懂。”叶仲昌耸肩,做个无奈的姿态。
其实叶仲昌晓得,背后他被人叫做御史台的“疯狗”,别的御史上奏之前跟人互有默契,往往就是做个样子。只有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是雷霆万钧,已经搞下来三个六部郎中,做了亏心事的人自然视他为灾星。他们怎么不想想,自己先做了丑事,倒要怪罪到揭露丑事的人身上吗?
“弄不懂就算了,又不是人人都可交。”曾湖庭想起他临行前,被翰林院的小人误会得罪圣驾,于是背后排挤他的事,叹道:“果然许学士诚不我欺,在官场上只有同僚,没有朋友啊。”
“那些人,得势时过来亲近,失势跑的比谁都快,想想也是没意思。”叶仲昌也叹息道。
“别提不开心的,反正日后回到京城,咱们还是能聚一聚的。对了,陶兴准备把母亲接近京城吗?”
“已经在路上。”
“我也听小四说,她安顿好店铺的事,就准备去京城开分店。”小四为了能安心成亲无后顾之忧,花了好大力气培养店长,总算也拉拔起一対姐妹,能接替她的工作。
“那湖庭打算什么时候成亲?”叶仲昌伸手一指外面,马蹄声哒哒,祁月明正骑着马。她不喜欢闷在车中。
“倒是替我先操心起来!我还没催你呢。”曾湖庭笑过之后,“准备的差不多了。”他原先是打算求得证据洗刷冤屈后再成亲,现在想想,一直拖着,外人还以为他打算反悔,那不如早点成亲。
他碰了碰荷包,里边有两枚素圈指环,光滑的内侧刻了彼此名字中的一个字。当时石刻的老师傅差点被他烦死。在那么窄的指环上刻字,太考验工艺。
总要有个仪式。
这一走就在路上走了一个月,天色逐渐变热时,刚好走到京城。
这里跟他三年前离开时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热闹。而意想不到的人,已经帮忙打扫好宅院。
“大哥!”小四从大门炮弹一样冲过来,扎进堆里,“可算等到你们回来了!”
“再不回来,小四就能把门槛磨破了,来来回回好几趟。”陶兴无奈的跟在后头,“我早说时间一到湖庭人就回来了,她不信。”
“我心急嘛!”小四语调带着撒娇,牵住祁月明的手,“月姐姐怎么带着面纱?”
曾湖庭对她摆手,示意她别追问。小四即刻乖巧转移话题,“去看看我打扫的院子。”她来的早,三年前虽然整修过,又有不少地方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