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想我成佛[快穿](31)

“兵部之前给我推举了一个人,说此人虽然青涩,但往往能提出常人所想不到的点子,说不定有奇效。”

“是谁?”宋常茵倒是从未听说,这一代有什么较好的年轻的将军。

“允王的嫡孙,宋常枫,今年才十七岁。”

这人宋常茵倒是有印象,她同他打过几次照面儿,是个年轻俊朗的。

不过这人在京城的各位贵公子里并不出名,允王府家教森严,不许他跟别人鬼混,但宋常枫在文学上并没有体现出什么造诣来,往年的诗会上他基本就是镶边。

她倒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还生出了为将之才。

“常枫弟弟为人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确实是青涩,又有些腼腆,想来或许不太适合领兵打仗。”

“兵部尚书也是这么说的,但是他也说宋常枫虽然为人温和腼腆,但并不怯懦。在兵法上的造诣虽然不深,可点子多,倒适合出其不意。”林诃是不太懂那些兵不厌诈的,宋常茵也不怎么懂,这两人在一起就是盲人摸瞎,能不能行,那也只能全凭运气了。

“不可,若是只丢了一两座,倒是可以放他一试,可如今边线告破,实在是紧迫,没有时间给他试错了。”

宋常茵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但是那日林诃也与兵部尚书谈过了。

这些年虽然献帝昏庸,但总归还算太平,没什么仗大,如今朝中的武官,大多都是家门余荫,并没有真正从战场上厮杀下来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推举宋常枫一个新人。

虽然嫩了些,总归是个有勇有谋的。

“你对京城里的王公贵族熟悉些,有没有哪位武侯家的儿子孙子的还算可以?”

宋常茵低头想了想,末了还只能摇摇头:“功夫好的倒是不少,但是要说带兵上倒是没有出彩的,有那么两个死读书的,怕是没有奇效。”

林诃没辙,只好遣了人叫兵部尚书过来,三人对着沙盘地图叹了又叹:“不如……把江南总兵调过来候着,主要如今北边的局势并不明朗,也不清楚北疆究竟有我们多少信息,臣不推荐几位武侯之子,主要还是在于他们打法都承袭自家,太出名了,怕是难以招架如今势头正盛的北疆。”

兵部尚书说的有理,几位武侯之子都是几个武将手把手教出来的,无公无过,学着祖辈的打法,对面一打听谁家出来的,怕是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宋常枫不一样,允王是文臣,当年也是主动退出的夺嫡之争,老老实实的做着先帝的纯臣。

“你可有意,推宋常枫做储君?”林诃突然问出一句话,给兵部尚书吓了一跳。

他连忙跪下,冷汗都流下来了:“臣无意参和立储之事,推举允王嫡孙也只是觉得他确实在这方面,是个可塑之才,但允王府是文臣之府,还是希望他在文学政事上能有所作为,并不希望他做武将。但武将是立国之根啊娘娘,有了好苗子,臣是希望太后能给他一个机会。”

“起来,哀家还没说什么呢。”

林诃实在是头疼,她不太受得了这些人动不动就跪的,礼数繁杂,她是个逍遥自在的,习惯不来这些作派。

“我不是说你掺和,是你到底觉得他有没有这个可能。”

兵部尚书到底存没存了别的心思,林诃一看便知。

她对那些宗师不了解,实在是不想掺和立储的事情,还是打算把这些留给老太太自己来斟酌。

她只是怕万一献帝撑不住先去了,她这头事情还没处理完,来不及等到老太太亲自来决定,总要先做着准备。

兵部尚书可不知道这位太后怎么想的,生怕自己说错了话,让太后觉得他有二心,掺和王储之事,怕是乌纱帽要不保了:“臣……臣也不清楚,臣只知道为军为将,如何保国泰民安,如何保皇城不倒,立储之事,实在是不敢妄自评判。”

林诃知道他怕,胆子明明这么小,派兵上到底胆大的很,也算是个武痴了。

“算了,不问你了。去给江南总兵送份诏书,让他直接北上,先把丞相家的那个小孙子替回来,至于你提的宋常枫……等我传召吧。”

江南总兵这个人从未出现在宋常静的记忆中,连提及都没有过,而从兵部尚书的记忆里,这位总兵似乎还跟丞相家的小孙子结过梁子。

看起来应当与宋常静无关,可以先顶上。

只是总不能叫江南一直空着,还是要留后手的。

“茵儿啊,去抓你姐姐过来。”

虽然证据不多,但是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给她搜寻证据咬死宋常静了。

宋常茵听了祖母的嘱咐,也终于反应过来,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我怎么把她给忘了,瞧我这脑子,早该提醒祖母,您等着我已经派人把她宫门封了我这就给您抓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这段有点烧脑,零点之前没写完,抱歉。虽然好像出现了很多新角色,但是这个篇章其实要完结啦,希望下个世界你们也能喜欢。

感谢阅读,喜欢的话点个收藏,爱你们,啾咪。

第27章 太后她有话要讲(11)

宋常静是被六公主叫了人一路给拖上来的。

她疯了一般的撕打着扯她上来的下人:“做什么?你们什么身份敢这样对我?”

宫人是听从宋常茵派遣的, 便是任凭她怎么打骂也不松手。

宋常茵也是被她这个姐姐气急了,也不再遮掩,直接把那牌子扔在宋常静的面前:“我的好姐姐,你是不是该跟我解释解释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妹妹从哪儿弄来的, 姐姐不认得。”宋常静到底是在朝堂之上也算是翻云覆雨过, 此时倒是一点都不慌张。

宋常茵气的掐着腰原地饶, 抬着头缓了好一会儿的气,才又重新低头问:“姐姐当真不知道?都什么时候了, 你多聪明一个人啊,怎么能信了他这种鬼话。”

然而大公主依然死鸭子嘴硬, 咬死了就三个字:“不知道。”

她赌她这个六妹妹手里没什么能锤死她的证据, 不然她也没有必要等到今天再把这底牌亮出来。

宋常茵看着围帐后面的老太太,袖子里的拳头紧了紧。

但她摸不清楚,老太太到底掌握了多少。

如今的后宫是老太太一手遮天, 想要在她的耳目下面偷偷做些什么并不容易, 她第一次偷偷和外祖父联系的时候, 祖母就曾经暗指过叫她不要太狂气了。

当时她当耳旁风就过去了, 后来才知道她做什么,祖母都一清二楚。

林诃手里捧着茶碗,之前她总看纪兰笙喝着玩意儿, 如今总算是亲自尝了个味儿,可惜老人家嘴巴寡淡,再加上她天性好生食, 更是喝不出什么味道来,倒不如那小贩的糖葫芦好吃。

这么一想,倒是想糖葫芦吃了。

她拿杯盖子装模作样的舀了舀,轻轻吹了一口:“他许诺给你兵马, 扩大你的兵权,给你逼宫的筹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凭什么把北疆的兵马给你使用?”

“孙女不懂祖母在说什么。”

林诃瞧着那茶汤色,脑子里过了遍儿,竟然得出一个不怎样的答案来,嫌弃的瘪了瘪嘴:“哀家说的是,你们之间做的交易,是你给他十四座城,他给你兵马,直接打进宫城,祝你称王对吧?”

她直勾勾的看向下面跪着的姑娘,目光透过围帐依然锐利。

宋常静莫名的打了个寒颤。

她从未见过祖母这样。

那就像一只等待捕猎的鹰隼。

可她这样描述自己的祖母好像不对,那一眼就像是个幻觉似的,不过是眨眼间,祖母就又低下头研究她那碗茶了。

但她已经失去了最好的狡辩的机会。

“没话说了?那让茵儿替你说,哀家累了。”

猝不及防被扣了一口锅,宋常茵闭上眼睛“啧”了一声,然后疏离了一下脉络,替祖母当传话的:“我的好姐姐,你都给了他十四座城了,他凭什么还要履行承诺把兵马借给你。北境防线一破,中原四面楚歌,如今已是强弩之末,祝你称王简直是多此一举。”

“如今距离打进京中只剩华北最后一道防线,若是华北失陷,你以为你就能在这场战争里活下来么?他根本就没有履行承诺的必要了,你现在还在替他说话?姐姐倒也不必再替他遮掩了,别以为我和祖母真的没有人证,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跟宫中各个人都对上了,从你宫中出去个宫女再也没回来过,姐姐总该认吧,那个宫女还是那天到父皇哪儿伺候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