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林诃这觉还是没睡个踏实。
等宋常茵趴在院子里的石桌上都快睡着了,被门口太监的通报声给弄醒了。
“太后娘娘……”
“嘘——”宋常茵揉揉眼睛,小布跑过去,“祖母睡下了,先别吵醒她,有什么事儿先跟我说。”
“回六公主的话,要是方便的话进去给娘娘通报一声,右相和几位尚书正在御书房,求见太后娘娘。”
宋常茵皱了皱眉:“他们找祖母做什么?”
“这……老奴也不清楚。”
“扯吧你就,没事儿能随便叫祖母么?要是随便来个人叫一趟祖母就得去,那还算什么太后娘娘。”
“六公主,您难为奴才,奴才也是真的不清楚啊。反正几位大人说了,要是太后娘娘不见,就在御书房跪着,跪倒太后见为止。”
那几位大人也都上了年纪了,宋常茵肯定不能真让他们就那么跪着。
本来父皇就不得民心,几位大人再因为这个跪出什么毛病来,那就真的失了威信了。
“知道了,我去叫祖母,你先叫他们等着,别跪着了。祖母好不容易才睡下,能叫的起来,我就叫着。”
“多谢六公主了。”
等老太监走了,宋常茵又开始在院子里兜圈圈,不仅觉得自己最近脑子越发不好使是不是圈儿转的多了,脑子里都转成了一堆浆糊。
但是那几位大人,怕是不会听她的就不跪了。
宋常茵狠狠心,还是只能先叫祖母起来。
她轻轻的推开了门,见这次没能吵醒祖母,她还在床上合着眼睛。
宋常茵不忍心叫起祖母,但如今一堆事堆在一起,她确实是处理不来。
“祖母,醒醒。”
林诃隐约听着些声儿,但是身体上的疲惫让她不想起,只是挥了挥手,翻了身子继续。
“祖母,快醒醒,几位大臣在御书房跪着呢,非要见您。”
“让他们跪去。跪我作甚。”
“祖母,不能跪着,都是老骨头,要跪出毛病的。孙女猜,这个时候找祖母,多半是想要祖母出面。前朝堆着一堆事儿没处理,如今朝中没有主心骨,大家都不听姐姐的。”
林诃被她翻的没招儿,一个翻身起来,结果起的太猛,两眼一抹黑。
她扶着脑袋歇了好一会儿,宋常茵心疼的给她倒了杯水缓缓:“祖母,孙女也不想来吵你,但是想想祖母若是不起,他们定要一直跪下去,这样下去,难免叫我宋家彻底失了民心啊。”
“行了,知道了,你去叫他们到宫里来,我就不动了,叫人来伺候换件衣裳。”
“知道了祖母。”
女子不能入前朝,祖母真去了御书房也不是这么个事儿,只能叫人把几位老臣请过来。
都是上了年岁的,走个道都看磕磕绊绊走不顺当,被老太监带着脚步虚晃着进来的,还差点在门栏上摔个跟头。
这些人一进太后宫里,连安都还没来得及请,直接“扑通”跪在了院子里,大喊了一句:“臣等,肯请太后娘娘垂帘听政,处理朝政,择立储君!”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阅读,喜欢的话先个收藏,爱你们,啾咪。
第24章 太后她有话要讲(8)
林诃并没有着急回话。
她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地上跪着的群臣,也没做出任何动作。
大家都紧绷了一口气。
按理说他们确实是在逼迫太后出面,有失德行。
可他们听太医院说若想要皇上醒过来,基本上是回天乏术了,那大公主确实是一心想要做女帝,但终究年纪太浅,缺乏大局观。
太后娘娘虽是女子,但年轻的时候也是杀伐果断,名门望族出身的大家闺秀,总比那一天天作妖的公主强了不少。
献帝虽然昏庸,可并非完全无能,只是日夜欢歌终究是弄废了他。
宫中也有相传,太后常常叹息是自己教错了孩子,只教了能力,却忽略了品性。
“都先起来吧。”
空气凝固了半晌,林诃总不好叫他们一直跪着。
她知道事态严峻,但是她也清楚,自己绝不是治国理政的料。
她连官制都捋不明白,更别说做出什么重大决策了。
“哀家知道你们什么意思,但是献帝你们也看到了,哀家没那个本事,都请回吧。”
“太后娘娘,臣等知道娘娘是寒了心,但是国家大事,真的不能交给一个姑娘啊娘娘!”
“怎么不能交给姑娘了,你倒是说说。”
“这……并不是臣等歧视女子,如今这情况,也应当事急从权。但是恕老臣直言,太后娘娘应该比老臣更明白,大公主虽说能力确有,但太执着于称帝,缺乏大局观,实在是不适合。”
这人说的倒是不错。
那宋常静有点像她,因为仗着自己聪明,狂的自己叫什么都快不知道了,其实不了解的实情还多的很,迟早有她后悔的时候。
林诃刚这么想完,倒是先被自己吓了一跳。
原来她也会有这么想的一天。
她是在为自己吞佛的事情而后悔么?
林诃不太明白,或许有一天她会给自己一个答案,但就现在来看她是不后悔的。
如果她没有做那件事,她就不可能经历如今的事情,也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这就是佛说的因果。
“可哀家也不过是个女人,连儿子都教不好,也没什么大局观。”
“这……陛下未登基之前的才能,臣等都记着呢。如今……也只是造化弄人,但太后的能力,臣等是有目共睹。”
林诃笑了:“你们倒是不怕得罪我。茵儿,你怎么想。”
猝不及防被叫到的六公主吓了一跳:“这……祖母您想让我怎么想啊。”
“该怎么想就怎么说,问我做什么。”
“祖母,孙女觉得,不日必有大祸,确实需要一个主心骨。”
看来是没的推辞了。
“玲子。”
“小的在,大人有何吩咐!”
玲子现在不能出现在众人面前,只能通过识海传音来和她沟通。
“想个办法啊,我哪儿会治国理政啊,秦平之把我扔过来之前没看过剧本么?”林诃咬牙切齿的,提到秦平之就恨不得把他骨头都咬碎了吞进去。
不过玲子也没有办法:“您接手的都是求佛之人的劫难,没有生死簿可以看的。”
“那让我怎么办啊,我这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不能让我祸祸别人吧?”
这下叫玲子也犯了难。
“这样,您先应着,等看见什么事儿了,我给您拿回去问秦大人怎么办?”
“就你那办事儿的速度,黄花菜都凉了。”林诃也是服了如今这个情况,可是她确实不能撒手不管。
人已经被架在这儿了,逃跑是来不及了。
“行了,你回去问问秦平之,我自己也想想办法。”
林诃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赶鸭子上架了。
“哀家知道了,哀家就答应你们,但是哀家有个要求。”
“娘娘请讲。”
“若有大事,群臣商议,不能由我老婆子一个人做主。哀家只负责决断你们提上来的折子,在提上来之前,你们几个老臣可要好好的审议,给我几个可行的方案。”
拿着别人弄好方子选,或许她还能撑一阵子。
也不知道那老婆子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她要做到什么程度才会被放回去。
几个老臣互相看了看,觉得也只能这样了。
“那都听太后娘娘的,臣等也下去做准备了。”
“下去吧。”林诃挥挥手,可算是解决了这个大麻烦。
但是她不知道的,还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她。
把人都送走了,宋常茵才过来给祖母敲敲腿:“祖母受苦了,还要为这些事情劳心。”
“你要是觉得我劳心,不如替我去做了这些事情,让我能省省心。”
宋常茵知道,祖母这是怨自己不出头。
之前太傅院也有差人来问过她,愿不愿意出面把事情承下来。
但那会儿父皇还没出事,也还没发现姐姐这档子事情,自然是直接拒绝掉了。
如果早些知道这些,她会不会答应下来呢?
可是她真的不想做这些……
“只要孙女能做的,一定帮祖母做。不过祖母确实要思考立储的事情,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姐姐的事情一旦东窗事发,就必然不可能再有机会坐上皇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