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被征兵(10)
之后阮青山也没在东城多待,去之前买靴子的绣楼看了有现成的棉衣,也没怎么挑剔就要了两套,量了尺寸要改一下大小,又把要做坎肩儿的兔皮也交给了她们,加了钱让赶紧做出来。就去药堂的张老大夫那儿拿了补好的药方和答应送他的两副药。
大夫的药方一般人真看不懂,老大夫跟他讲了两遍都还是认不出来,最后只好厚着脸皮拿出炭笔,又掏出一张刚买的宣纸,在老大夫异样的眼神中抄了一遍。
幸好阅历丰富的张老大夫不仅没有像小童生一样露出鄙视的眼神,反而一点儿也没有读书人的清高和顽固,对他用布条裹的自制炭笔夸赞了一番。
哪怕最后老大夫说正经练字还是得用毛笔,还把他缺胳膊少腿的简体字狠狠批评了一番,阮青山心情都还是很不错的。穿越以后变成了文盲,听一句夸赞不容易呀!
从药堂出来,阮青山又溜达去了茶楼,一边听说书,一边叫上干果花生,茶水糕点到处拉人唠嗑。
因为最近城外越发乱了,茶楼里经常有像阮清山这样去打探消息的人,所以靠嘴皮子混吃混喝的小伙子老大爷都不算少。
大户人家都有他们自己的消息渠道,来茶楼里打听消息的基本上都是些惶惶不安又没有靠山庇佑的小富之家,良民百姓。
阮青山跟一个商队的伙计聊了一个多时辰,续了三回茶两回糕饼果子,才总算弄清楚了他穿越的这个架空古代是怎么回事儿。
第8章 架空的历史
这个世界跟他上辈子的记忆对照起来从秦朝那会儿就不对了,在赵国当质子并一统天下的不是公子政而是公子恒,强悍的大秦也坚持了两百多年才被项羽的大楚推翻了,不过项羽太残暴还没死大楚分崩离析了,最后好像宿命一样,仍然被逼到了乌江自刎的下场。
之后改朝换代,又有了刘瑜的大汉,四百年的大汉亡了以后三国争霸让中原大地损耗了元气,曹魏统一了三国以后还是让司马氏篡了位,可魏晋风流,放浪形骸,仕族不仅奢侈糜烂,还内斗不休,没多久就让夷狄打了进来,中原大地损失惨重。
不过这次没有上个世界历史上那么惨,乱了没两年,耀眼的李唐横空出世,战无不胜的黑甲骑军很快就驱除鞑虏,一统了天下。
但大唐的李氏皇族比较奇异,每次英明神武的明君把国家治理好了以后,都会出一两个昏聩无能的君王给败坏掉,最后一任昏君实在太能干,还没等他有当明君潜力的儿子上台,就败掉了老爹留下的大好江山。
虽然最后被气得吐血的太子殿下,用最后的羽林军迁都撤退,壮士断碗丢了大半国土,刁依靠长江天险,勉强保住了一角江山和唐这个国号,可造反的晋国和庆国哪里会承认?都称那是伪唐,极尽抹黑,十分鄙视。
而丢了大半祖宗基业的太子殿下,拿着手里的这仅仅堪比大唐两个州府的国土,也没脸再用大唐这个威威赫赫的国号,在大臣们问他商议国号的时候,心灰意懒的拟了个南唐,却没想到民间接受度还挺高的,等太子殿下继任了这个缩了水的皇位,想要振作起来把国号重新改过去的时候已经无能为力了。
别看大唐驱除了鞑虏,一统中原还出了好几任明君,但老百姓对时好时坏经常抽风的李唐却并不十分留恋,大将军造反改朝换代,对底层老百姓影响不大,所以这次分裂国土,民间过渡的还挺平稳。
三国鼎力总算安稳了几十年。而最近几年被大唐打趴下的夷狄也缓过劲儿来,建了一个大越国,还是被大唐杀的差点灭了种的呼延氏当了国主,靠着早就布置好的内奸渡过了长江,跟现在没落的南唐杠上了,那战火烧起来后就没停过。
而晋国和庆国也都想趁这个机会灭了对方好去一统天下,但两个叛将建立的国家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建国几十年没有励精图治不说,上层却被权力腐蚀已经开始内斗享乐了,根基不稳,民心没有归附,又轻起刀兵,再加上这紧跟着接连不断的水灾旱灾,晋国可不就越来越乱,山匪林立,流民四起。
这样烽烟四起的大局一时半会儿肯定打不完,阮青山也没有了躲个几年就能天下太平的乐观。
他虽然有点儿武力,但在这样的大局势下,想要过安稳日子也是挺困难,到处都在打仗,躲都不知道往哪儿躲。
虽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阮青山并不觉得自己穿越了就有多么了不起,绝不认为自己有那能耐,能挽救天下救国救民。
在末世活下来冷血自私的他既没有救万民于水火的伟大理想,也没有小说主角龙傲天一样建后宫享受华服美食的欲望野心,他一个没钱没势胆子还小的小猎户,只想娶个媳妇儿生个孩子,过上末世前爸妈还在世时,一家三口相亲相爱的那种平淡幸福的日子。
所以阮青山虽然有点儿忧虑,却也没想要改变,不过回家路上跟宋家村商量着打野猪的时候,也郑重的跟老村长提了个醒儿。
晋国的局势现在这么乱,肯定抽不出钱粮,也顾不上赈灾的事儿,城外的流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变成流寇四下劫掠。不影响自己的前提下几句话的事儿,阮青山还是愿意当个好人的。
而宋家村的老村长也是个有阅历有见识的老头,听了阮青山的提醒,当机立断的安排人去山上打理躲灾的山洞,通知老弱妇孺准备撤离,还准备先搬一部分粮食上山去藏起来。
看到已经开始忙的热火朝天的宋家村,阮青山也放下心来,趁着天还没黑急忙往家赶去。
冬天的粮食衣服都准备好了,还储备了些风寒止血的药材,今天还买了认字练书法的笔墨纸砚,阮青山觉得这个冬天已经没有进城的必要了,这次回到家里总算没有了储备物资的紧迫压力。
吃饱喝足洗漱完,还提着灯笼检查了一遍陷阱铃铛,在屋门口窗户下面放了几个捕兽夹,才安心躺回去睡觉。
这个冬天阮青山虽然准备充足,但大雪封山之前还是跟隔壁山头躲着的宋家村的青壮一起进了几次深山,猎了野猪,山羊又储备了不少肉食。
等到开始下雪以后才想起来没有储备多少柴火,又着急忙慌的,趁着雪还没有封路之前,满山遍野的找倒掉干枯的大树,幸好刚开始那几天雪下的不大,要不然进不了深山,上哪儿找这么多干枯还耐烧的大树去?
本以为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却没想到还是漏掉了砍柴这么重要的事儿。
唉!今年第一次在古代过冬没有经验,啥都是到了眼跟前才想起来,整得他慌手慌脚的,明年过冬之前一定要列个单子,免得又漏了啥。
大雪封山以后,连宋家村那个山头都过不去了,阮青山也总算不用担心猎户小屋的安全问题了。
一个人住在山里头,一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是白茫茫的大雪,孤孤单单一个猎户小屋里头,住着一个孤孤单单的小猎户。虽然孤单寂寞了点,但不用担心流民土匪阮青山还是很满意的。
天天早上打拳练字,隔三差五去附近的陷阱里看看有没有山鸡野兔,琢磨琢磨吃食,磨练磨练厨艺,下午再看一会儿医书,又写几遍不熟悉的繁体字,晚上再打一遍拳,泡一个药浴,这个冬天阮青山过的舒心又充实。
春天来了开始化雪还挺舍不得,自从上辈子遭遇了末世以后这样的日子成了他心里最期待的美梦,想着要是没有战乱一直都过这样的日子就好了。
春天不是打猎的季节,不到万不得已,阮青山也不想破坏山里的山民猎户祖祖辈辈自觉遵守的规矩。
反正家里的粮食就算敞开了吃也还能吃一两个月,所以阮青山老老实实的采药挖野菜捡蘑菇,一边实践他这个冬天学到的草药知识,一边给自己找点儿新鲜菜换换口味。
他在家里待的挺悠哉,宋家村的村民们却早就焦急的不行了。
跟没有田地不需要交税靠打猎为生的小猎户比起来他们都是记录在案有田有地的良民,世道越乱,压在他们身上的苛捐杂税就越多。
别说现在晋国官府还在,就算庆国的军队打过来占了县城,他们该交的税也绝对少不了一个子儿,所以哪怕知道外面有土匪流寇,也不敢继续躲下去,到时候耽误了农时不仅交不出税收,他们自己的口粮也没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