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被征兵(87)
位置好,跟谁都没有牵扯省事儿不说,还基础完好,人员齐备。阮青山反应过来自己犯了傻,立马就把手里的事儿交给了历练出来对这些庶物格外精通的小舅子。一顶一顶高帽带上去,留下几个人帮忙说明情况,就非常有眼色的自己带着人帮忙疏通运河去了。
留下一个傻眼儿的小舅子,认命的接过这繁琐的差事,反正汴梁这周围他是基本上走遍了的,地产卷宗他也早翻烂了,心里有数,这事儿交给他能省大半精力,谁让这是他亲姐夫呢?
一个个的都跑到汴梁来买地置产,又大张旗鼓的修路,疏通运河,看来一统天下的大宋应该是要迁都了。上面对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有点儿忌惮,把消息传回去,家族也不能有大动作,不过他在这儿为官,买个房子,买个庄子,置办点儿私产,还是没问题的。
以前他没在意过这些俗物钱财,不过现在他有了娶妻的念头,经济庶务就得上心操持了,不然以后给媳妇儿买个金钗玉镯,还要找家里要钱挂账,那不是大家都知道了吗?闹出点儿酸言风语,哪还有半点意趣在?
他现在也重新站起来,走出了自己的路,萧家妹妹也还没有定亲,或许可以给爹娘寄一封信提一提亲事?
现在他对自己的瘸腿也习惯了,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见识了这么多生离死别,安置了战乱的百姓,那些崇敬爱戴的目光,让他重拾了自信,哪怕一瘸一拐他也不觉得会影响自己的风仪了。
那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好像是上辈子的事儿,朦胧悠远,想不真切。可那一丝偶然心动的绮思,却越来越清晰,怎么都放不下,想要试一试。
两年多了,萧家妹妹也没有定亲,看来他们还是有缘分的,不是吗?
因为小舅子别扭的捏着一封信,红着脸郑重的拜托,阮青山提前办完了事儿回程的时候,总是心痒痒,想要拆开信看一看。可想到那个风光齐月又那么够义气的小舅子,怎么都没法下定决心昧着良心偷窥人家隐私。
阮青山也没想到在末世什么缺德事儿都干过,自认为心早黑透了的自己,也有重新捡回操守这么君子的一天。
最后叹了口气,还是把信重新锁进了盒子里。
唉,算了!反正就是一点儿女情长的小事儿,把信送过去就知道了,没有偷看的必要。
去汴梁的时候,心里挂着事儿,从玉峡关过都没有绕道去齐云山祭祖,回程的时候无事一身轻,也有时间真正衣锦还乡,风光一把了。
宋家村当初赶上皇上征兵,虽然当时愁云惨淡,哭的满脸绝望,但现在也出了两个人物,带着整个村今非昔比了。
宋大仁宋大义这对双胞胎兄弟,因为后娘刻薄,逼不得已都报名参了军,虽然宋大仁死在了战场上,但宋大义却是伤了一只手,立了功劳,从校尉退伍回来的。
不仅发了一笔战争财,还在云山县担任从九品的巡检,现在也是有家有业的官老爷了。
因为被逼上战场,死了哥哥,所以他对亲爹后娘,同父异母的弟弟意见很大,为了不被父母兄弟占便宜,他把钱捐给了族里,买祭田修祠堂,强硬的分了家。
而宋丰收现在更是凭军功爬上了从五品的游击将军,别看是个杂牌将军,在云山县这样的小地方也是个人物,分量不低了。
而他出征在外,妻儿老小得到族里不少照顾,现在出息了自然少不了买祭田修学堂回馈乡里。
所以阮青山回来以后看到的就是现在大变样的宋家村。
连接官道的那条小土路拓宽平整过,远远的就能听到小娃娃清脆朗朗的读书声,走近了还能看到一座焕然一新,很是气派的祠堂。
牵着马走进村里,阮青山有点儿恍惚,想起了刚穿过来的时候,孑然一身的茫然和兴奋。
宋家村的老村长早在阮青山一行人骑着高头大马过来,还没进村的时候就听到动静迎了上来。
阮青山虽然好几年没有回来了,整个人的气质威势变化不小,但他的相貌五官却没多大变化,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刻意隐瞒过自己的出身,在军中有人的宋家村还是知道他的消息的。
所以白完了头越加苍老却更加精神的老村长一眼就认出了他。顿时激动的脸都红了。
“我们宋家村的阮侯爷回来了!放下手里的事儿都快点儿来迎接拜见。”中气,十足的一声大吼,把全村的人都招呼了出来,挤挤挨挨的跪了一地迎接他。
阮青山哭笑不得的扶起了这个人老成精老村长。他这个猎户山民以前其实是没有户籍的,可他当初参军,生死不定,却必须有个户籍祖地,他除了宋家村这么有什么熟人,所以上报的时候登记的是宋家村,不说别的,万一战死了,总得有个报丧的地儿吧。
现在功成名就,他也没有撇清关系,不让这些老熟人沾光的意思。
所以听到老村长攀关系的话,笑了笑,没有多计较,弯腰扶起了这个算计颇多却让人反感不起来的老村长。
一番寒暄之后,上山看到被打理的干干净净,还有人经常祭拜的几座坟墓,心里那点儿不愉也烟消云散了。
他孤家寡人的好几年没有回来,上次回来还是两年前,可那时候战事紧张,他根本腾不出空关心这些琐事,有这么一族邻居照料着其实也不错。
哪怕他以后留下下人照料祖宅,祭扫先人,有宋家村这么一族需要依靠他的热心人,经常看一看,监督一下,多个保险也无不可。
于是阮青山又给宋家村捐了一百亩学田。把给猎户一家和他上一辈子的父母修坟修祠堂的事,拜托给了老村长,留下一个监工小兵负责给钱,顺便还要修一修半山腰的老宅,就近买了祭田,也修个田庄,以后回家祭祖也有吃有喝有地方住。
猎户小屋的地里位置,山水风景其实都不错。他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该讲究的不能马虎,什么排场都得跟上来才行。
而且他在老家也有不少产业,不管是云山县,还是玉峡关,他都是有宅子,有铺子的,把这些家业都一并拜托给了留下来修建祠堂祖宅的亲卫小兵。
这又是祖坟祠堂又是祖宅祭田,还要打理以前留下的那点儿家业,一大摊子事儿,没一两个月是弄不妥当的,阮青山肯定是没时间亲自来的,在建邺不仅有个大的肚子翘首等待的小媳妇儿,还有五万护卫军等着他操练呢!
猎户爹娘,小猎户,还有他你上辈子父母立的衣冠冢,一个个坟堆儿认真祭拜磕头,把他娶媳妇跟阮家传宗接代的事儿挨个唠叨了一遍又一遍,点香烧纸,半点没马虎。
经过一场穿越的阮青山也不敢肯定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不过入乡随俗嘛,古人都信这个,他也一直都是宁可信其有。
反正他现在手底下有人,办起来也不是多麻烦,所以把这身后之事办得隆重周到。
把事情一样一样吩咐下去了,再三确定没什么遗漏,阮青山又带着人风风火火的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16 12:34:55~2020-07-17 11:11: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hasha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孕期琐事
虽然这次出门儿事情办的一切都很顺利, 没怎么耽误时间,但古代交通不便,光是赶路就花了一两个月, 所以阮青山紧赶慢赶回到家的时侯谢灵蕴有怀孕将近四个月,肚子有了起伏,坐卧行走也更加小心, 巾帼舍虽然也还去,但丫环仆妇从不离身, 课业少了, 早起点卯也不强求了,以前还火热的事业心,现在也因为怀孕直接消了一大半。
一直致力于女性崛起的女权先锋岑惠清大人看到这样的情况, 虽然真心为谢灵蕴这个有学识, 有品格的属下高兴,在巾帼舍也对她照顾有加,但回过头也难免可惜。长叹一声,忧心着得力属下生孩子去了, 她上哪儿再找一个如此省心省力, 有地位,有能力的帮手。
谢灵蕴虽然从岑惠清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了她的忧虑, 但在这件事情上她也无能为力,肚子里的孩子可是她期盼了两年, 好不容易盼来的小宝贝, 怎么小心都不为过,现在身子越来越重,哪怕一天就两节课,也难免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