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他不渣了(快穿)(42)
只是宁朝自建国起对海事的重视程度就不够,发展起来也有些缓慢。
苏泽适有很多办法加速这个时代的进程,他却从来没有尝试过,甚至在陈茳隐约透露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还劝阻了。
有利民生的事业的确可以被提前拿出来,但更多的还是要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哪个朝代都有兴衰繁盛的过程,过度的介入反而不好。
出发的时候苏家全员动身,并没有出现他想象的那样要留妻子在家。
那是他做的最坏的打算,不过也是在不是他的本意。
所幸南方虽远,他们却可以全程走海路,因为苏家人都不晕船,少了许多折腾,唯一担心的就是年纪尚小的苏谦。
按照苏父苏母的意思是想顺道直接回老家住着,苏泽适思索一番没有拒绝。
父母年事已高,他也早就看出来他们有回归故土的意愿,只是担心他们操心不过来,又舍不得小孙子才一直留在京城。
既然现在有机会了,他们狠狠心还是决定回老家。
实际上,苏父苏母也不仅仅是因为故土难离,更多的是觉得路途太过遥远,他们两个后面极有可能会拖了儿子的后腿,还不如一开始就少让他担心。
苏泽适没有拒绝,实在是出于南方的局势他自己也不能确定,带上妻儿就已经是冒险之举。
父母回到老家儿孙绕膝,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想到以后,苏泽适又有了新的筹划……
第35章 科举文的渣秀才(19)
到了福建上任后, 苏泽适在任期间,开放港口, 大力发展商业。
在他的主持下,内地的商品通过商船运到沿海,又与远道而来的海外商人进行交易,让这里逐渐呈现了繁华的态势。
也因为商业的发展,渔民们的海产能卖出去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靠海渔民的生活。
仅三年时间,苏泽适的名声便在百姓之中流传开来。
实际上,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却已经比许多连基本职责都不会履行的人好很多。
这三年中,苏泽适也不只是注重发展民生,更没有忘记离京之前皇上交代他的“关注海事”。
他只是一名知州,本是无权插手军中事务的,更何况这里由大名鼎鼎的覃将军主持军务,更是没有他插手的余地。
但苏泽适也有他自己的办法。金将军看不起文人, 却欣赏愿意为百姓谋利的文人, 所以在见识到苏泽适一系列的行动后就对其改观了。也就为苏泽适与他的进一步接触开了个好头。
在一次倭寇挑衅时, 苏泽适抓住机会拿出了再一次改进的图纸。不是他不想做出来, 实在是他还没有靠着做官发财, 前期投入太大, 他负荷不了。
好在覃将军也不在意他来得晚了。在确定战船是真的能用后立刻投入生产。
覃家世代武将,忠心耿耿,与皇室的关系一直保持得不错,尚没有出现兔死狗烹的场面。
基于此,他自苏泽适来的时候便收到消息说朝中派出的战船便出自他之手。只是他掌权多年,一贯瞧不上只会打嘴炮的文人, 一直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倒是给了他一个惊喜。
那次之后,苏泽适与覃将军的联系渐渐多了起来,后来还成为了很是要好的朋友。
苏泽适此人,表面谦谦君子,实际上却不是个拘泥的人。他可以成为人们眼中的礼仪标杆,也可以是那个大碗喝着烧刀子陪着大汉们瞎侃的人,这样的性格,很少会为人所排斥。
有了联系,再加上皇帝的支持,苏泽适在南方推动海军战力加强的道路越来越顺。
他的脑海中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每每在大家陷入困境的时候提出多种想法,似乎他亲身经历过一般。
大家当然不会知道,苏泽适还真的经历过。
在后世司空见惯的理论,拿到此时便是一个新的重大发现。好在苏泽适一直都掌控着一个度,没有将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地拿出来。
他很清楚,此时的宁朝正处于盛世,适当发展自然是合情合理的。
可当今圣上和太子爷都是野心勃勃的人,对军事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科举。如果宁朝的战力大大超出周围国家,苏泽适相信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战争。
战争,是苏泽适不愿意看到的。
他促进宁朝的发展,只是为了能有更多的人获利,过上安宁祥和的生活,而不是满足上位者一统天下的野心。
很多时候,征战沙场是一种荣誉,可安心生活却是为更多人所期待的。
除了在庙堂中有所建树,苏泽适的家庭生活也很和谐。
三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当初那个路都走不太稳的孩童变成一个能跟他吵架的小豆丁了。林秀秀还在这里生下了二儿子。
苏泽适很重视孩子的教养,“子不教,父之过”在他看来从来不是一个笑话,一个不合格的父亲给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一生的。
能不能念书并不是他评判自己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他更重视孩子的判断力。
在大儿子苏谦四岁时,苏泽适自己给他开了蒙。可能是因为林秀秀平常在家给他念的小故事很有趣,苏谦对读书很感兴趣。小小的一个人就学会往父亲的书房钻了,还会张着小嘴整天由问不完的问题。
苏泽适后来见他是真的有探索欲,每逢休沐便带着他感受百姓们的生活。
他们遇到过“卖身葬父”的姑娘,也见过强抢民女的流氓,甚至还有毒打父母的不孝子。
刚开始的时候苏谦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苏泽适没有阻止,只是在他遇到危险时才会站出来。
后来,见得多了,小小的孩子就学会了判断。尽管遇到事情的时候他还是会哭,却学会了观察事情的真假。
苏泽适觉得这就够了,他并不是逼着孩子长大,而是让他在自然长大的过程中融入更多名为“父亲”的痕迹。
妻子林秀秀是个温和善良的人,她教会孩子爱与温暖,那么,作为父亲的他就要让孩子看到丑恶,学会冷静思索。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光明满天,却也没有一味否定的黑暗永存。
事物往往都存在着两面性,苏泽适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看到这样的两面性,在保持善良的同时,学会精明。
二儿子刚刚学走路,什么都看不出来,苏泽适准备让他像大儿子一样,先天真烂漫几年,之后再来教他学会道理。
有时候苏泽适也不得不承认,因为大儿子大一些,他更多地担心他长歪了,投注于他身上的目光也更多一些,不过他也做出了改变。
三年任期将满,苏泽适接到了陈茳的来信。
信上言他已经确定了要去户部,问他之后打算。
尽管远隔千里,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谈的不仅仅是朝中事,有时就是简简单单地炫耀孩子和见闻也能写上几页纸张。
苏泽适从最开始的试探,到现在将陈茳视为知己,不过是缘分罢了。
想到这个,苏泽适还真感谢陈茳。
他已经确定了,陈茳是穿越者,儿子所用的插画读本和寓言故事就是他弄出来的,省了苏泽适不少功夫。
这几年他致力于报刊的发展,皇帝也很重视他,前途一片光明。
苏泽适完全没有嫉妒他的感觉,随着父母年龄渐长,苏泽适打算等儿子能接班后便辞官归家守着父母,希望他们等等啊。
思及老家的情况,苏泽适“慈爱”地看了一眼蹲在地上玩泥巴的大儿子。
苏谦感觉到爹拍了拍自己的头,疑惑地看他,“爹?”
“儿子啊,你快点长大,咱家以后就靠你了”,苏泽适毫无心理压力地甩包袱。
二儿子还流着哈喇子呢,可不就靠他吗?
年岁尚小的苏谦也很单纯,挺挺微微鼓起的小肚子,“爹您放心吧,以后我好好念书,当了大官让你住大房子。”
现在他们住的也只是一个小院子,苏谦见过覃将军的大宅子,一直觉得自己的爹挣不来大院子。
语毕,眷恋地看了一眼自己刚刚搓好的泥巴娃娃,声音迟疑,“我以后少玩泥巴,花更多时间念书”,只是半晌舍不得移开的目光暴露了他的小心思。
苏泽适恶趣味,“嗯,爹等着你呢”,还弯腰帮着儿子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