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了,有点晕头转向。
“一会先把你的工钱给提一下,好好干,烧烤店只是一个小的锻炼,往后还有许多地方用的到你。”
到最后,夏东只会笑着说好了。
很显然,他的干劲十足,不过才几天,店里的伙计都已经安排好了。
他还拿了个算盘,打着算盘给江舟算里头的投资和开支:“这几个伙计是我蹲了好几天才蹲到的,保证都是干活利索,身家清白的。”
然后他特别小声道:“最重要的是人便宜,一个月工钱才二钱银子。”
江舟点头:“员工福利还是不能少,和火锅店比着来,逢年过节的年节礼,每年的年假都得有。”
他还依据现代的保险给他们每个人做了保,若是自个儿生了病,医药费从江舟那里出一半。
也是江舟这个做法,让外人知道了,都夸他心善,若不是火锅店不招新人了,只怕他们抢破了头也要挤进去。
不过也有比较机灵的,花了钱到江舟这里来吸取经验,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将这个东西给推广出去,江舟便把现代的保险理念讲了一遍,大约不用过多久,镇上的保险铺子就能开起来了。
夏东自然一一应下,末了提出来了一件事,有些不大好意思:“江哥,我想把楼上阁楼改一改,放张床在上面行吗?”
他的意思是想住在阁楼上。
江舟皱眉:“你和家里的关系已经成这样了吗?”
夏东苦笑,何尝不是呢?虽说在镇上的人大多数对哥儿没有什么太大的偏见,但是总有那么几个是异类,夏东的家里就是这样。
自从夏东出来干活以后,他们嘴里不干不净说了不少,让夏东烦不胜烦,只是他们花了夏东的钱,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儿说些什么,但总归伤了夏东的心,所以他想着搬出来住。
反正阁楼也没什么用,不过是放张床,江舟自然应了:“这个没什么问题,只是你晚上睡觉的时候注意一些,把门给锁紧了,白天去阁楼的楼梯口的门也记得锁上。”
“好嘞。”
……
烧烤店装修的很快,不过几日就能开门营业了。
江舟特意把已经酿造好的小麦酒都挪到了店里,用一个高大的立体柜子摆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引得几乎每一个进来的人都要问一句这是什么。
更有那些熟悉的老酒鬼时常蹲在店里买酒喝,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比米酒味浓,又不像烧刀子那样灼胃,又很配合店里的烧烤。
尤其是吃了正热的时候,来上一杯子掺了冰块的小麦酒,很舒服。
有专门为酒来的,也有专门为烧烤来的。
江舟把自己的手艺教给了夏东,他的掌中宝是店里一绝,几乎成了来客必点的东西。
夏东也没辜负他的信任,每日里除了睡觉就是在店里转悠,想一个又一个的办法让店里的生意红火起来,在火锅店里养出来的一点肉很快又消减下去了,不过他也是乐在其中。
除此之外,江舟还把大杀器麻辣小龙虾给推出来了。
细河这一带是有渔民的,只是他们捕捞的大多数都是各种鱼,捞到了龙虾也是重新丢回去,因为不知道怎么吃,也害怕它丑陋的外貌。
这倒是给了江舟可乘之机。
他大批量地问渔民收了小龙虾,又做成了麻辣小龙虾放在店里出售。
本来是没有人吃的,大家都觉得奇形怪状,还是柳不平带着人在这矮窄的店里吃了一顿小龙虾,吃的满嘴满手都是油,即使被辣的吐舌头了,还是忍不住。
“名人效应”过后,店里的人都开始尝试起来了,然后一吃就开始上头。
小麦酒配龙虾再配烧烤,成了这个镇上最风靡的搭配。
人与人之间的日常问候逐渐转变成了“去哪吃?火锅店还是烧烤店啊?”
江舟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店铺也成了人人称道的事儿。
随着这一个小小的烧烤店的爆火,镇上也开启了无数家模仿者,只是大多都没有江舟的小麦酒,配的是米酒,总归不那么得劲儿,所以还是来江舟这里的人多一些。
更奇怪的一点是,有不少单身汉子就喜欢往店里去,据说大多都是为了夏东去的,只不过他们也不敢怎么样,只是为了想和他多说两句话。
结果夏东一心扑在了店铺上,愣是没给他们一点眼神,让不少人都扼腕叹息。
夏东后来还衍生出来了自助烧烤,不过这是后话了。
后来镇上又多开了一家烧烤店,听说也酿出了小麦酒,有人去尝过,觉得味道和江舟的也差不多,价钱还便宜一些,便陆陆续续有人往那边去。
夏东说起这事的时候气的眼睛发红:“他们就是恶意竞争!我尝过了,那酒还不如咱家的好呢!他们哪来的脸说和我们差不多?”
江舟哭笑不得:“没事,做生意嘛,被模仿太多了,那一家我心里有数,你不用管别的,把咱们自己的店经营好就行。”
不就是柳林故意恶心他么,以后收拾他的时候还多着呢!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更~大概11.30左右
第67章 海底捞(1)
大约是好事容易成双,烧烤店走上正轨以后,新火锅店的店铺也有了消息。
那是两家连在一起的铺子,主人家也是烧烤店原来主人的朋友,两个人偶尔闲聊的时候说了一嘴,他就动了心思。
他这地方原来就没人用,是给人出租的,结果最近闹了点不愉快,他不想租了,准备换别人,结果听好友说起他那个小铺子一年都有五两银子的租金,立刻有点心动。
他这地方有点像是开放的仓库,两边并在一起就是一个长条形的铺面,也是一共两层,上面和下面一样大,由一条靠墙的梯子上去。
铺面挺大,但是位置离江舟预想的有点远,而且若是要开火锅店,还得在后面重新建一个厨房。
但是这镇上这会儿出租的铺面太少了,不是太小就是主人家坐地起价,相比一下这已经是很适合的了。
江舟和卢大郎商量了一下,用一年二十两的价格把这地方给租下了。
由于铺面够大,原先江舟准备做普通的汤底的火锅店的,临时改了,把海底捞给加了进去。
锅子也是约的熟悉的铁匠打造的,他这开店大大小小也在他们家做了不少“奇形怪状”的锅子了。
他这回弄的锅子是四边都是方形,中间一个圆形的锅,用来放菌菇汤,其余四个锅就是和海底捞一样,让客人自己选了。
由于是模仿的海底捞,服务就很重要,江舟特意自己去了牙行亲自挑选跑堂的。
他本意是找些机灵点儿的,做事勤快的,奈何一个个看过去,颇有些不满意,总觉得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海底捞服务员”。
他把这个烦恼和身边的朋友抱怨了一下,请他们帮忙留意一下。
结果卓邦跟他说了一件事。
说是州府有个官员被抄家了,家里头的那些个奴仆都是签了卖身契的,都没入官奴了。
一般若是没有人去接手,他们就得被送进宫去做最下等的活。
大户人家调教出来的家奴,都是最懂规矩会伺候人的,只是若是要把他们买下来,花的钱可不少,而且买下来了,他们的身契就得捏在江舟手里了。
这事儿还挺大的,江舟有点犹豫。
他不是出不起这个钱,而是若是买回来了,就相当于他家里忽然平白多了许多人。
他想了想,这事儿还是想跟温言商量一下。
温言这些日子在学堂过的显然很快乐,江舟每天回去接他的时候,他脸上都是显而易见的笑容,会絮絮叨叨和他聊学堂里的学生,哪一个今天课上不听讲,哪一个又调皮捣蛋了,但是很显然,温言在学堂里还是很受欢迎的。
等温言说完学堂里的事,江舟才把自己的和他说了一下。
“你是说想买一些仆人?”温言诧异:“咱们不需要啊。”
江舟牵着他的手走在路上,解释道:“不是咱们用,是挪店铺里用。”
“哦。”温言对他店铺里的事其实不大关注,不是说不关注,而且很多事情他懂,但是不太插手,他觉得江舟一直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显而易见的是正确的,他也就从不过问。
难得能听到他来问自己的意见,他就上了心:“那……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