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儿金子银子绸子缎子——十分合他的心意,他要开火锅店,这会儿缺的不就是钱吗!
这赏赐简直送到了江舟的心坎坎上!忍不住想热泪盈眶了!
卓邦摸了摸胡子,笑的很是和蔼:“原先皇上还准备送些什么东海珍珠的,我替你给拒了,料想你也不爱那些玩意儿,还是这样的值钱东西好,是不是?”
江舟长揖:“多谢老大人。”
卓邦眯眯眼睛:“不谢不谢,我有个儿子,比你还小上几岁,镇日里胡玩瞎闹的,若是能和你学上那么一星半点便好了,也不至于让我操心。”
提起自己那个儿子,卓邦简直猛叹口气,原先那小子追鸡撵狗就算了,最近天天呆在家里不动弹,他都以为他出什么毛病了,结果一问是不想念书。
气的卓邦差点追着他打上三天两夜。
于是此刻他看江舟的表情简直要多慈祥就有多慈祥,仿佛在看十分得意的后辈:“另外还有一个消息,我如今升任了这一州的督查,你以后若是有什么事儿,尽可来找我。”
他这一路的差事办的都不错,又靠着进献水泥的功劳成功跳了一级,可以说是升官发财两得意了,自然对这个帮了自己的后辈十分喜欢。
来之前他托人查了他的事儿,自然知道江舟和柳家的恩怨,所以才会故意当着柳城风的话这么说,有警示的意思。
有个督查罩着,江舟自然开心:“多谢大人。”
他喜滋滋地带着一堆奖赏回去,路上碰到熟人。小城镇里头一有个风吹草动人人都知道了,那人估计也听说了钦差找他的事儿,这会儿见他大包小包的有些好奇:“江大,这是什么情况啊?”
江舟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指不定明日你就知道了,钦差来宣圣旨了,说是奖赏水泥的。”
“水泥?”
江舟最近造房子弄得轰轰烈烈的,一大堆的人都围过去,自然也知道他发明了个水泥,不少人看风向呢,结果这会儿居然就有圣旨下来了!
他们这城镇里的人一辈子也不出去,见过的最大的官儿也就柳员外,还不一定见得着,这回有了个圣旨,简直把人吓了一跳。
其实江舟没有炫耀的意思,但是转头一想,这不是最好的宣传水泥的渠道吗?有圣旨打底,难道还怕没人买?
除此以外,他接了圣旨,就是个活招牌,不论是江家食肆,还是卢江楼火锅店,都会迎来更加火爆的人气!
因此有人问他也不吝分享这个消息,甚至在心里暗暗想着,最好这消息能越传越广才好!
事实上,消息传的确实很快。
在江舟回家吃饭的那段时间里,已经陆陆续续有一堆人过来打探消息了。
最先到的是卢大郎、鲁大娘、鲁项西这一波人,他们是听见钦差找江舟的时候就已经出发过来了,到的时候江舟还没回来,便坐着等,都有些担忧。
温言在门口张望了好久,实在是坐不住,生怕是出了什么事儿,他还以为是柳林那事还有什么后续呢。
他心里着急,别人再如何慌也只能安慰他了。
一群人焦急地等,就见江舟喜气洋洋回来了。
再把事情一说,有点头脑的眼睛都亮了——实在是大喜事!
卢大郎想的更多,听他说自己已经将消息散播出去以后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出了个主意:“往后咱们火锅店开起来以后,若是火红起来,难免会碍着别人的眼,不如干脆请个香案贡在店里?是震慑也是一份吸引人的心思。”
所有人都觉得这主意不错。
鲁项西道:“可是若是有窃贼了可怎么办?这圣旨若是丢了,我们只怕赔不起。”
何止赔不起,简直要人命。
江舟摸了摸鼻子:“这事再说吧,咱们先把火锅店筹备起来,趁着这股热劲儿,先把店开起来才好。”
这句话说的在理,先把开店的准备做好再说。
他们准备的过程中,外头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镇上,十里八乡都知道了,小河村里头,有人接圣旨了!
有那好事的人便去打听了江舟,才晓得,原来这人曾经有段时间混球的很,只是后来突然间就清醒了,先是鸡蛋糕,完事了又忽然不卖了,改成了关东煮,两样都赚钱不说,后来又开起来了江家食肆,如今接了圣旨,听说接下来要开什么火锅店呢!
火锅是什么,他们没听过,但能和锅搭边的,多半也是吃的,那些个羡慕的、馋嘴的、好奇的,都在等着火锅店的开业。
至于那圣旨里头说的水泥,他们也听人说了,是好东西,能造房子,比他们现在修的都漂亮,主要是结实,见了江舟的房子都有点心动,于是就被科普了,镇上已经开了一家水泥厂,要水泥的得提前预约,排单子都快到入秋了,得赶紧!
镇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修房子的热潮,更多的人拥向了江家食肆,让本来生意就不错的小铺子更进一步爆红——后来江舟想了想,这大概就是穿越者记忆中的那什么,网红店?
在万众瞩目的时候,江舟的火锅店,开业了。
比起小食肆,这样一个占地面积更大,空间更广,名头更大的店,显然更加吸睛一些。
尤其在江舟有意无意的宣传之中,几乎人人都知道了这样一个新奇的,从未有人见过的店。
开业当天,一整条街都挤满了。
江舟特意邀请了卓邦过来震场子,主持剪彩。
大红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红色的炮纸飘得到处都是,特意请来的舞狮队舞了大半个时辰,有了皇帝赞助的江舟一点都没吝啬,把场面搞的热热闹闹的,吸引了这一大群没什么娱乐活动的人。
开业头一天,火锅店搞活动,除锅底以外,菜品八九折,吸引了不少人进去。
甫一进去,一群人就感觉到了不一样。
木雕花的窗棱,半镂空的屏风把大堂隔成了两半,还来不及细看,一股热风混着莫名的香气席卷而来,身上的冷意顿时被驱散了。
上来一个跑堂的就把人迎了进去,口中问着:“您几位?”
“两位。”
“得了,两位里面请!”
年轻利索的跑堂拿了菜单把人迎进去,等人坐下了收拾了碗筷,询问:“吃什么您看着点,这有炭笔,照着划就是了,若是不认字您说一声,我给您报菜名!”
正巧这人就是个不大认字的,于是跑堂便朝同伴招招手,示意他送上了茶水和小点。
“哟,这是江家食肆的水煮花生啊?”这人眼尖,立马认出来了。
跑堂的就笑:“好眼力劲儿,这是免费送的,您尝尝。”
前些日子食肆那边的花生供应停了,有些好那口的还有些不适应,谁知道就送这儿来了。况且花生虽不值钱,却也能填肚子,这一听免费送,立马就觉得心里舒坦。
这人捻了一粒花生米仔细剥着花生衣,边听跑堂介绍:“这锅底好几种,烧鸡公、油爆虾、大骨头……你要哪种?”
“这大骨头里面,都有些什么?”
跑堂的机灵道:“里头一共三根大骨头,都是挑的最新鲜的大腿骨,有肉有骨髓,既能吃肉,还能吸骨髓,配菜是木耳和新笋,您要是嫌不够,还能自己点菜,都在菜单后头呢。”
这人于是点了个大骨头的,又加了两样小菜。
锅底上的很快,出乎意料的快,不过十分钟,跑堂就端了锅底上来了,以这位客人的速度也只够看见门口一波一波地进人,楼下坐不上了就往上头带,等他吃了一半的时候就看着外头又排起队了。
又过一会儿,旁边有吃的快的结账走人,他眼看着跑堂的迅速提了个空盆水桶把那一桌收拾了,锅碗瓢盆都收回后面,抹布把桌面擦的干干净净不带一点油腥,重新摆上碗筷以后就立刻由人又带了一桌进来。
动作迅速,翻桌速度也快。
有人细心估算了一下,就这一天下来,楼上楼下至少能有近百桌的生意。
这赚钱能力实在让人眼红。
门关久了,空气里头便充斥着浓烈的火锅的味道,把最初刚进来那会儿的一点儿香气都盖住了。一个镇上多数是认识的,有那认识的隔桌敬个酒,一片热热闹闹的气氛。
点了大骨头的客人吃完跟着去结账,才发现原来这店里头四个角都点了炭盆,不过也就四个,怕吃了太热,他仔细看了自己的账单,虽不认识字,但看着也大差不离,于是付了钱,刚抬头就吓了一跳——正对他的,顶上头那里嵌了个透明的盒子,里头摆了明黄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