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36)

陛下冷冷道,“这些没用的就不用打听了。”

底下跪着的太监一悚,立刻道,“那位究竟家住哪一户,周围的街坊们从未注意过,大约距离西市不太远,奴才已经派人往西市周围几个坊排查,想必明日就有消息。”

陛下闭上眼,握着荷包,摆摆手。

太监满头大汗的出了来。

汉王护送陛下回宫之后,掉头就往西市纵马而去。

那小吃店早也没有了叶氏踪迹。

他稳住心,勒着马头原地转了两圈,再次加紧马腹,回辅兴坊。

辅兴坊灯火通明,除了节庆气氛浓厚之外,一切一如往常,几辆马车在宅子大门旁的小门停下,一辆一辆被人拉着往里走。

李陵的心忽然就落地了。

等这些马车都进去,他骑着马也缓缓踢踏着进来。

小安子正要侍候叶主子换乘小轿进内院,忽然瞧见汉王骑马从后面跟上来,立刻给汉王请安,然后慌里慌张想要对汉王说什么。

叶玉盘在马车进来时,便听见有熟悉的马蹄声,算着应当是他。

小安子请安声音传来,她立刻掀开马车帘子。

于是一边下来一边回头去看,看见那里俊俏的男子身骑高大骏马,身穿甲胄,头戴金冠,身形□□面容冷峻,目光不离她一直看着她。

果真是一副好相貌。

她一时看得入迷,脸上带出姨母笑,朝他招手,“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不是说今晚都很忙么?”

李陵跳下马,走过来。

抱住她。

34

34

惠贵妃宫中。

宫女行色匆匆而来,对守着惠贵妃宫门的人急道,“叶美人产后病重,昨夜五更左右没了。快禀报娘娘。”

叶美人之死,六宫震动。

好好的一个人,白日里还同王贵嫔一处说话,怎么突然就不行了?

没人知道什么原因。

宫里各个自危。

陛下这几天心情尤为烦躁,惠贵妃不敢拿叶美人身后事来邀宠,辛辛苦苦忙了一通,除了九皇子到底成了她的孩子之外,什么好处都没落下。

惠贵妃女儿三元公主进宫,同母亲说话,闻言安抚母亲,“不是宫里的事儿,咱们同戎人和谈有近十年的好日子。结果不知何人阻挠,那戎人使团离京后几天,听说被贼人在金锁关外围剿,虽热有关隘的官兵即使援救,但到对朝廷来兹事体大,父皇那里必然恼怒。”

的确是该陛下不痛快。

陛下一面恼火伊人难寻,一面震怒,距离京城仅仅两日路程的金锁关外,竟然有敢袭击戎人的贼寇!

若不是金锁关长官反应迅速,这次定是要掉脑袋的。

陛下按下暂时没找到伊人的烦恼,环视左右,最后派汉王前往金锁关彻查。

汉王在上元灯节后病了几日,此番没有任何推辞,在王府接了圣旨,当日就更换戎装前往金锁关。

这次带的全都是他自己王府的亲兵。

汉王带病出行,不能长久骑马,于是带着两辆坐卧的马车一同出城。

出了京城十里路,叶玉盘便叫李陵把马车外厚厚的帘子去掉,她兴奋地隔着薄纱窗看外面风景,兴奋又欢喜。

兴奋的是终于能出城了。

欢喜的是,不晓得怎么回事儿,这位六少爷终于开窍了,那晚上元灯节回来,他如同盖世英雄一样出场,狠狠地抱住了她,半晌都不肯松手。

别说是她自己,就是小安子都吓得惊掉了下巴,慌忙叫下人都低头避开。

谁知道千年顽石的汉王竟这时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她那样子热情,……不过那晚,他穿的铠甲特别冰冷,应把她的头按在他怀里,滋味十分难以忘怀。

尽管之后他还要去外面当差,叶玉盘一人在屋子里都觉得乐呵呵。

当晚一直兴奋到深夜,汉王回了辅兴坊,什么也没叫人收拾,就带她出门,去了汉王府里小住。

汉王妃不在府里。

李陵将叶氏安排在王府的外书房。

两天里他不知忙些什么,人都见不到,直到今日早晨,忽然说带她出门游赏,然后她就上了马车,被拉出了城。

出了城!

叶玉盘隔着窗纱问他,“不是去寿山?”

看着太阳,仿佛大家一路往北走了。

李陵道,“寿山山小,没什么好看的,我要去北边公干,顺便带你一同去北边的山里打猎。”

马车很快就走完京城外精心铺就的好路,再走到二十里外,大路就变得颠簸,两人没法隔着窗纱说话,叶玉盘索性歪在马车里晃晃悠悠地补觉。

走了两天半,到达金锁关。

这里的山形非常陡峭,若不是叶玉盘亲眼所见,只当他们到了西南桂林那一带,放眼望去,那种“且”字形的小山一座连着一座密密麻麻,天然的易守难攻。

果然是京城北部的第一座屏障。

可是,这样地形险峻的山势,会有贼寇?

李陵带着叶氏就驻扎在金锁关外,所有能藏人的地方,地毯式搜捕,……搜捕了十来天,一个人影都找不到,而肥美的猎物越猎越多。

在汉王离开后的第三天,朝中原本就因戎人在本国境内遇刺震荡不休,七皇子此时奉命暗中查访戎人使者在京的一切动向。

查出了戎人使者首领来往最多的权贵,——二皇子。

二皇子长长久久跪在太极殿前大哭喊冤。

心里恨死七皇子。

而就在此时,地动山摇,太极殿中的精美瓷器震落一地,陛下惊慌失措被马太监等护着跑出来避难,整个太极殿外的大广场,竟站了无数慌乱跑出来避灾的太监宫女。

天谴!

这是天谴!

有人喊出这一句后,太极殿广场立刻哭喊成一片,纷纷跪地大哭。

陛下好容易逃出一劫,再受到这样的冲击,当即就气得怒发冲冠,晕了过去。

二皇子吓坏了,连滚带爬扑过去抱着陛下大呼太医,哭得要死要活。

几日后,西南来报,百山族聚居的万里大山地动,死亡无数。

而在外陪着李陵打猎的叶玉盘稍稍感觉到一阵头晕,片刻之后就过去了,只当是自己的问题。

山里面,地动感觉本来就很微小。

一天后,李陵才收到京中来讯,地动,陛下身体有恙。

他烧了密信。

这只是小事。

大事是在百山族地动传入京中,需要京中赈灾的时候爆发出来,——去年江南粮食歉收,收上来的米粮不及前年的三分之二,能分出去给百山族赈灾的,竟只有两万石。

去年风调雨顺,前年江南有几处小范围的涝灾。

身体稍好一些的洪德帝当场摔了奏折,被户部报上来的数字气得发抖,指着户部尚书大骂,“给朕查!彻查!去年既没有天灾也无人祸,到底谁在里面侵吞国库!查不出来,你提着脑袋来见朕!”

大发一通脾气后,陛下发下,竟没有人能挑起彻查户部的大梁。

去年他暗中让小六查账,查了到最后他叫停了最后的部分,没有大肆渲染恐怖气氛,让大家过了个好年。

到底去年老二从江南抄了几家,带回来不少财务。

谁想这才两三个月,国库就又见底了?!

陛下几天之内苍老了许多,……最后派出五皇子去查户部。

金锁关的长官随即收到陛下调函,密令汉王迅速回京,金锁关剿匪交给当地官去做。

长官苦恼地给陛下上奏表:汉王两日前在长胜郡与金锁关交接地带,查出了非戎族使团的戎人骑兵劫掠痕迹,已带人北上,尚未有归期。

陛下密令发出之后不久,汉王的密信送到了陛下案头,言简意赅说北境有戎人骑兵深入长胜关的异动。

信中说他已带着王府亲兵暗中循着踪迹,摸到了金锁关最北的地方,隔一条河是长胜郡。待明日暗访长胜郡看情况如何。

看了这一封密信,陛下感觉后背一凉。

难不成戎人和谈是明修栈道?!

不论如何,二月底三月初,汉王密信一封接一封,汉王等人在密林行动之苦,着实叫陛下欣慰不少,于是把重心放在了朝堂之内。

三月三春祭,太子与二皇子一同前往天坛代陛下祭祀。

当日风和日丽,祭祀顺利,显示今年春耕无虞。

陛下心弦稍微放松,便带着人再次微服出访西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