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了暴君后我跑路了(78)

作者:亦朝朝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穿书 朝堂之上 主角:苏慕宜;霍珣 ┃ 配角:薛明姝;褚叡;严郁 ┃ 其它: : 落水后,苏慕宜发现自己穿了书,成为阴鸷狠戾漠北王霍珣的皇嫂。 距离霍珣攻入皇城杀她只剩一天,如何自救?当然是主动上交玉玺,佛系苟命! 因为她知道,霍珣会死于三年后御驾亲征,而她的养子,才是龙傲天男主。 新帝患有心疾,暴虐嗜杀,宫人们不敢近身侍奉,便把苏慕宜推了出去。点击展开

不管去哪里,今后都很难摆脱这男人的影响了,苏慕宜没有说话,转身回屋,合上了门。

他静默地在廊下站了良久,直到屋内熄灭烛火,再无声音传出。

此时,月上中天,再不回宫便要迟了。

霍珣顺利避开护卫,翻过最后一堵墙,正要去和褚叡会和,刚转身,恰好对上那岳峙渊渟的背影。

英国公身披氅衣,肩上全是落雪,看起来应该等候多时了。

霍珣旋即有些心虚,倒不怕恩师再揍他几顿,而是担心他一怒之下,严令禁止爱女再与自己来往。

好在英国公语气温和,倒也没有斥责他,而是说:“过了今夜,陛下莫要再来了,方才发生的事,臣就当做什么也不知道。”

望着英国公渐渐远去的背影,霍珣忽然出声:“师傅,那夜您问的问题,我考虑好了。”

“等将来阿慕愿意接纳我,我会立她为后,公布皎皎的身世。我以性命向您起誓,今生今世,只她一人。”

闻言,英国公停下脚步,面露无奈之色,“陛下,退一万步说,即便将来阿慕愿意接纳您,朝臣们也不可能……”

“孤是天子,凭什么受这帮人置喙左右?”霍珣唇角微勾,黑沉的眸中攒起狠厉,“若有不同意者,大可死谏,孤会成全他们的身后忠烈名声。”

第58章 问询 爹爹不喜欢皎皎吗?

英国公走入竹苑, 苏慕宜正教皎皎认字,见父亲突然到来,忙起身相迎, “这么晚了,您怎么还过来了?”

“巡视府里守卫, 顺道来看看皎皎。”他弯腰抱起小孙女,看向苏慕宜,“你母亲说想去云栖寺进香, 问你要不要一块儿去,若是去的话,现在去梅苑与她回个话。”

苏慕宜不疑有他,出门往梅苑去了。

支走女儿后, 英国公抱着皎皎在书案前落座, 笑着问道:“皎皎今天学了什么字?”

“祖父,阿娘今天教了皎皎十个字呢。”说着, 孩子翻开书册, 一个个指认给他看。

英国公颔首, 视线看向了凭空多出的那个锦盒,里头放着一个小兔形状的玉雕镇纸,以及一沓澄心堂纸、一块李廷珪墨和龙尾石砚, 以及上好的紫毫笔。

这几样东西甚是名贵,只有宫中才会常备。

“皎皎,告诉祖父,这个是从哪里来的?”英国公语气温和。

皎皎抿着嘴不说话, 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见状,英国公哄道:“别怕, 祖父没有在责怪你,只是想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

“爷爷。”皎皎把锦盒抱到怀里护着,“我不能说。”

英国公道:“是宫中那位皇帝伯伯送的,对不对?”

撒谎不是好孩子,可如果她说了实话,祖父就会打霍伯伯,皎皎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左右为难之际,小家伙鼻头一红,难过地抹眼睛。

英国公哄了许久,安抚好小孙女,皎皎把今夜的事和盘托出,并说,霍伯伯答应了带她逛夜市。

因为担心身世秘密泄露出去,回到靖安后,他们基本不带皎皎出门,偏偏家中也没有适龄的玩伴。

孩子虽然还小,但成日被拘在府里,心里也不快乐,所以才会对霍珣的承诺生出期待。

英国公帮小孙女擦干泪,“想去哪里玩,祖父带你去。”

孩子仰着小脸,眼中满是欢喜,却又犹豫,“可是奶奶和阿娘不让皎皎出门。”

英国公慈祥地笑了起来,“那就不告诉她们。”

祖孙两人从后门乘车去了朱雀街,因已是晚上,行人寂寥,英国公便没有帮小孙女遮挡面容,牵着孩子一路逛过去。

皎皎看得目不转睛,最后在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前停下。

英国公摸出两枚铜板,给那小贩,请他给小孙女拿个糖葫芦。

偏巧这时来了一对父女,小丫头年岁与皎皎相仿,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指着糖葫芦棍说:“爹爹,我要扎在最高处的那根。”

那年轻郎君腾出手付了钱,宠溺地道:“好好,都听蓁蓁的。”

小丫头心满意足摘下相中的糖葫芦,与父亲有说有笑离开了。

英国公低头看向牵在手里的皎皎,孩子望着远去的那对父女,乌眸中晶晶亮亮的,掩饰不住艳羡。

于是他不顾腿疾在身,弯腰把小孙女抱起来,“皎皎想要哪根,自己挑。”

小家伙拿了离手边最近的那一根,此后回到车上,都没怎么说话了,糖葫芦也只吃了两口。

“怎么不吃了呢?不喜欢吗?”

皎皎很小声地说:“酸。”

英国公拿过来尝了一颗,甜中带酸,并不难吃。

忽然,皎皎捧着小脸,不解地问:“爷爷,爹爹死了,就和衔蝉奴一样,再也不能回来。可我会在梦里见到衔蝉奴,却从没有见过爹爹,是因为爹爹不喜欢皎皎,所以不肯来找皎皎吗?”

这个问题,英国公无从回答,把小孙女抱到怀里,轻轻拍那温软的小身子。

--

腊月十四,雪霁,苏慕宜陪沈氏去云栖寺进香祈福。

临近年关,往来香客很多,苏慕宜留在车中等候,过了许久,才见母亲登上马车,交给她一个平安符。

“从寺里求来的,很灵验,你拿去送给明姝,佛祖定会庇佑她平平安安。”沈氏叮嘱她,“还有,她府里若是缺什么药材,你记得告诉我,我来帮忙搜罗。”

“阿娘,我记住啦。”苏慕宜含笑打趣道,“当初我怀皎皎时,也没见阿娘这般紧张呢。”

“有你江姨母照看,我放心得很。”沈氏轻点她的眉心,顿了顿,问她,“打算何时带着皎皎去灵州?我前两日收到你姨母的信,过不久,你阿琎弟弟也要成亲了,你早点儿去,还能赶上喜酒。”

苏慕宜静默片刻,才说:“阿姊刚带小熠回浔阳老家,我若是也走了,爹爹阿娘膝下无人陪伴,难免寂寥。所以,还是让我多陪您和爹爹一段时间。”

听她这样说,沈氏面露惊诧,旋即压低声音,“当真只是如此吗?”

其实不单单是这个原因。

沈氏又道:“你父亲和我说了,前些天他带皎皎出门逛夜市,孩子看见别的小朋友是父亲带着的,心里羡慕得很,她一直不知道,陛下就是她的亲生父亲吧?”

“在漠北那时,我与他约定好了,今生今世,他不能透露皎皎的身世秘密。”苏慕宜垂眸,“他虽然屡次出尔反尔,还好在这一点上,没有违诺。”

“阿慕,其实这段时间,母亲经常在想。”沈氏握住她的手,叹息一声,“当时要是没让你留下皎皎,是不是现在就能少许多烦心事?”

苏慕宜明白母亲心疼自己的两难处境,低声道:“阿娘,皎皎是我的骨血,我从来不后悔生下她。”

从孩子第一次含糊不清唤她开始,这种血脉之间的牵绊,就无论如何斩不断了。

翌日,苏慕宜带皎皎去县主府送平安符和补品。

听说姑姑有了小宝宝,皎皎很是好奇,盯着薛明姝看了好一会儿,懵懵懂懂地道:“可是,宝宝看起来好小呢。”

“小宝宝会慢慢长大的。”薛明姝温柔地笑着,“皎皎最近在家里做什么呢?”

“姑姑,我在和阿娘学写字。”皎皎从袖子里摸出一个东西,如珍宝般捧到薛明姝面前,“这是伯伯送我的,好看吗?”

是霍珣送的玉雕小兔镇纸。

苏慕宜惊讶,“皎皎,你怎么还带出来了?”

……

回到国公府,是夜,皎皎明显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往窗外偷瞄。

苏慕宜索性放下书卷,“在看什么?”

皎皎连忙收回心神,端端正正坐好,对着字帖一笔一画临摹。

“是不是在等伯伯过来找你玩?”

孩子没有否认,过了片刻,小声开口:“伯伯说了,今夜十五,靖安有花灯看,还有百戏。”

苏慕宜失笑,在雁城住了这么些年,莫说女儿,便连她自己都看腻了胡人表演的百戏,现如今小家伙居然说想去看百戏。

分明就是想见霍珣而已。

她没有拆穿这个拙劣借口,思索一阵,道:“那你要快点把字写完。”

未多时,女儿便将临摹好的字交给她过目,笔画稚嫩端正,苏慕宜纠正了几个错误地方,便让孩子去和狸奴玩耍了。

她一边收拾纸墨笔砚,一边心想,待会儿等霍珣过来,定要义正言辞和他说,今后少来府中,总是这样与他见面,终归不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