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叫妈也没用(278)

不管一个月干的活儿是多是少,全都按等级领工资,一个月做十套衣服领五十块钱工资,一个月做一百套衣服还是领五十块钱的工资,这样的薪酬制度,除了那些一心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热血分子,其余绝大多数人都开始了磨洋工,一天天的按时上班不过是应付差事罢了,至于工作量,按能交代过去的最低标准来吧。

裁缝师傅们一磨洋工,就导致了订单大排长龙,本来裁剪做衣就很耗时间,这一弄,更是让上门来做衣服的顾客们头疼不已,随随便便一件衣服,都得排两三个月的队。

像赵小燕一样等不及排队的人绝对还有,王青青打的就是这些人的主意,她若是能把自己的技术展示出去,收费再比裁缝铺里便宜上那么些许,绝对不愁没有生意做。

赵小燕说她的那桩活儿裁缝铺里要收八块钱,跟她接触了这么几次,王青青感觉赵小燕也不是那种只会占便宜的人,自己给她改好了衣服,哪怕她不给自己八块钱,也应该有些表示才对。

王青青所料没错,赵小燕中午就提着东西找上门来了。

“苗姐,你看。”赵小燕是穿着王青青给她改好的那套列宁装来的,她本就是剪发头,穿上列宁装,再配上她那飒爽的风姿气质,真真活脱脱一个“女干部”。

赵小燕在王青青面前转了个圈站定了之后抬抬胳膊踢踢腿儿开始玩命儿地夸奖王青青:“苗姐,这衣服你改得是真好!没一处不妥帖,没一处不合适,我长这么大,就没穿过这么合身的衣服。”

“那就好,那就好。”王青青做出松了口气的样子:“合适就好,攒这么多票不容易,我还真担心给你改坏了。”

“再没有这么合适了。”赵小燕说着话打开提兜拿出了里面的东西:“你帮了我这么大忙,我也没什么好感谢你的,这块儿布还是当初我怀孕的时候娘家妈拿来给我的,说是好给娃儿做衣裳,我看这颜色也不太适合男娃穿,你拿去给妞做开春穿的单褂好了。”

赵小燕拎着的是一块儿浅青色的细棉布,这种颜色无所谓男女老少,谁都能穿,她推说自家娃儿不合适穿这颜色都是借口,这其实就是她给王青青的劳务费。

王青青打眼扫了一下这块儿料子,这尺寸别说给孩子做单褂了,给大人做也足够用还得有富余,要想买一块儿这么大的细棉布,连钱带票的,没有个十块钱也休想拿下来,这赵小燕够实在。

“这我不能收。”王青青推脱:“都在你家吃过饭了,还怎么好意思再收你的东西。”

“苗姐你这就不对了。”赵小燕把布叠好装进提兜放到桌上:“我去裁缝铺人家要收我八块钱呢,为了我这衣裳,你满满儿地干了两天活儿,我是不好给你这八块钱,给块儿布感谢一下这不是应当的吗?你快收下吧。”

不等王青青再推脱,赵小燕赶紧又开口了:“苗姐,你会裁剪不?”

“会呀,你要裁什么衣服?只管拿来给我。”王青青一边儿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把这块儿布变成粮食,一边儿对赵小燕到:“不管是大人小孩儿衣裳,我都能行,保证给你剪得妥妥帖帖。”

“不是我,是我一个单位的。”赵小燕眉头一皱:“她是要赶着过年结婚穿,排队排到出了正月,在裁缝铺好话说尽不顶用,今儿一看你给我改的衣裳挺合身,她就心动了,你要是愿意给她帮这个忙,我下午就带着她过来认认门。”

“那行,你带她来吧。”王青青笑:“你放心,就算是给你长脸,我也得给她剪好了,保证妥帖。”

商量好了这件事儿,赵小燕上班儿去了,王青青拎着那块儿布出了门,溜溜达达来到卖杠子馍的老徐头那里:“徐大叔。”

“是小苗啊。”老徐头做在人高的蒸笼旁边抽旱烟:“买馍?”

“我不买馍,我没钱没票的,拿啥买?”王青青并不避讳自己的经济状况:“我上次听说你要给你家小儿子做衣裳,找人拿粮票倒腾布票,你换好了吗?”

“换了十二尺,光够做个罩棉袄的外褂。”徐师傅愁眉苦脸把烟袋锅子在放笼屉的长案上磕了磕,他们家不缺粮食吃,孩子长得快,不过一年,孩子的衣服就短了一大截。

内里穿的棉袄棉裤还能接个边儿,可这外褂外裤接边儿难看的,孩子不愿穿,非要做新的,娃儿的那衣服是去年才做的,为了给他做那套衣服,徐师傅去年把亲朋好友家的布票借了个遍,结果才一年,那套衣服就小得不能穿了,今年还得给人还布票,还得给孩子做新衣,这下可上哪儿再捣腾那么多的布票去?

“那你看看我这块儿布你能不能看得中。”王青青掏出了提兜里的那块儿细棉布:“你们家小子我见过,这块儿布的尺寸是足够了。”

徐师傅打眼一看,就瞧上了,现在人们的衣服多半都是灰、黑、青、蓝、军绿这几种颜色,在颜色上,也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主要是这布,够细密,质量不错。

“你想要把这块儿布捣腾给我?”徐师傅摸了摸这布,迟迟疑疑地道:“先说好,我可没那么多布票。”

“这块儿布是二十一尺。”王青青笑眯眯地:“你有多少布票就给我多少好了,其余的你拿粮票补也行。”

※※※※※※※※※※※※※※※※※※※※

第231章 廉价的劳动力7

徐师傅一听王青青说可以拿粮票补布票, 眼睛瞬间就亮了,布票难得, 站着一个卖馍的窗口,粮票对他来说真心不是问题。

“那可太好了。”徐师傅这阵子长跑供销社看布料,对各样布料的价格门清:“这细棉布供销社卖三毛三一尺,这二十一尺是六块九毛三, 布票比粮票难得,我给你12尺布票再给你九斤,算了,我再给你十斤粮票,你看咋样?”

“行啊, 叔你大方, 我也不占你便宜,我这裁剪的手上功夫还不错,娃儿在家不?我给娃儿量量尺寸, 再给他裁开, 你让我婶子只缝就好了。”王青青把布料递给徐师傅:“就是不知道叔你用得着我裁剪不?”

“哎呀!那我可太感谢了。”徐师傅接过布料又揉了揉,再细看一眼:“咋就用不着?太用得着了,你婶子有缝纫机, 这缝纫是没问题,就是裁剪, 她干起来老费劲儿了, 我家的衣服多半儿都是请人裁的, 走走走, 到我家去,我那小子这会儿大概还在家,让他看看这布,也让他高兴高兴。”

徐师傅招呼了一声,后厨里跑出来一个年轻小子守铺面,他领着苗青青就回了自己家,徐师傅家离得不远,街对面是南二区的围墙,街这边儿都是一排的门面房,绕过门面房,打一条小巷子进去,往里走不远就是徐师傅家。

巷子里几个半大孩子正蹲在地上拍火柴皮,把火柴盒带画面的那一片裁下来,几个人各拿出一张放到地上,剪刀石头布决定出手的顺序,一掌呼下去,震翻面儿的就都是自己的了,孩子们一边儿玩儿一边儿吵闹,气氛极其热烈。

徐师傅走过去,顺手提起一个:“二蛋,别玩儿了,回家有事。”

被老子拎住了后领子,二蛋倒没有多做挣扎,乖乖地跟在后面回了家。

到了家徐师傅家,布料一拿出来,二蛋见是给他捣腾齐了做衣裳的料子,自然是极高兴,配合地让王青青给他量了尺寸。

这边儿王青青在给二蛋量尺寸,那边儿徐师傅媳妇儿拿了自家的尺子刷刷量布料,量完了布料,发现真正是二十一尺还有一寸的富余,徐师傅媳妇儿脸上才挂上了笑容。

王青青详细询问了她对孩子的衣裳款式有什么要求,再结合二蛋的意见,拿划粉画了线,刷刷不过半小时功夫就裁完了。

裁完后王青青详细地拿铅笔在不显眼处做了标记,哪一块儿是衣服的哪一部分,再细细给徐师傅媳妇儿交代了,徐师傅拿了钱票出来递给王青青:“小苗啊,多谢你了,等你婶子把二蛋的衣服做出来,我也给你宣传宣传,我看你这手艺就能挣口饭吃。”

徐师傅对苗青青的经济状况是一清二楚,一个杠子馍是八分钱加二|两|粮票,这一片儿住的都是铁路局的职工家属们,这些人有固定工资,每个月都有进项,买起东西来少有像苗青青这么抠唆的。

一次买一个馍,买完了当场从中间一掰,直接就分给了两个孩子,看她那蜡黄的脸色和瘦弱的身躯,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形成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