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祛除百姓蒙昧,把先进思想遍传我华夏大地,此哪怕付出生命代价我们亦无悔。” 瑞谏先生又握了握王青青的手:“保重!”
瑞谏先生头也不回地上了轮船,王青青呆呆地望着远去的轮船半晌没出声。
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仁人志士的鲜血浇灌而来的。
瑞谏先生跟王青青的会面并不机密,况且津门一直是大总统的练兵之地,因此他对于津门的掌控还是很有力度的,得了消息的大总统极快地派人来与王青青“会面”。
“会面”的结果并不愉快,大总统派来的官员连威胁带恐吓,要王青青“在商言商”专注与织布就好,莫要多手多脚插足与政界。
随着比洋布价位更低质量更好的“爱国布”销遍全国,王青青这位致力于抵制洋布的民族资本家也在国内声名鹊起,不管是民间商圈还是文化界,她都声誉极隆,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大总统对她不满,却也不好在明面上对她过多苛责。
虽说大总统派来的官员训诫了王青青一顿之后就没了下文,但是王青青很敏锐地察觉大总统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当初和王青青一起摸爬滚打在津门行营训练场里练习的大盛昌保安队,在英国教官的训练下,在同小偷小摸并流氓地痞的争斗中也日渐成熟起来,很是能担得起大盛昌的安保工作了。
机警的保安队长向王青青汇报,厂外有几拨儿不明人士蹲守窥探,王青青无奈至极,这是大总统不放心她,怕她被武昌那边儿拉拢过去用以监视她的人手吧?
“只要他们不动,咱们该干嘛干嘛,别搭理他们,就当不知道。”王青青安顿了一番保安队长后就越发地深居简出了。
出去干啥?她下馆子吃个饭都有两三拨尾巴跟着,万一大总统再想不开,也给她一枪可怎么办?
第158章 白月光?馊饭粒!26[
大总统派来的人天天蹲守在厂房外, 王青青不愿多生事端给大盛昌或者叶家带来什么麻烦, 因此极“听话”地专注于织布, 日日都宿在厂房里,等闲不出大盛昌一步。
不是王青青胆小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而是这位大总统就是这样的人,对于这位手握重兵且还有些独|裁作风的大总统来说,一声令下铲除一两个看不顺眼的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憋在厂房里的王青青也没有空闲着, 她处理完工作后整日就泡在研发车间,在她提供的思路下, 负责研发的师傅们织出了法兰绒。
法兰绒并不是新东西, 现如今的市面上,法兰绒一直有售, 全进口自西洋, 法兰绒跟洋人往国内倾销的低价纯棉洋布不同,这是一种价格极贵的料子, 这种布料洋人都是用粗梳的细毛纱织出来的,细毛纱是品质极好的羊绒纺制,手感柔软平整,绒面细腻丰满, 面料厚实,保暖性好, 是制作秋冬外衣的上佳选择。
既然是贵价料子, 那自然就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可以享受得到的, 除了高官显贵和那些家里有生意产业的殷实富户外,一般靠薪水吃饭的小官和职员们想要制作一套法兰绒的衣物还得好好斟酌斟酌。
大盛昌现在采用割绒法处理粗梳棉纱,织出来的纯棉法兰绒在手感和穿着舒适度上比之毛织法兰绒毫不逊色,但是价钱却比之进口毛织法兰绒便宜了不止一筹。
这款低价棉织法兰绒面世后,立刻引发了一阵销售热潮,原先连法兰绒衣物都舍不得做一件的主妇们,居然舍得花钱扯布回家做被子床单。
用法兰绒做一床被子床单,毛茸茸的料子又轻又暖触手生温,在寒冷的冬日里劳累了一天后掀开被子钻进去,又软又暖一点儿都不凉,舒服的让人想大声叹息。
法兰绒火了,大盛昌又在报纸上出了一回风头。
这时节中华民国刚刚成立,革命党们声势极大,他们努力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文明”等目标很得人心,面对汹汹民意,大总统都不敢掠其锋芒,也出言支持民主,一时间国内民主气氛浓厚,数百个社团数十个党派群起纷立。
党派首脑们为了让民众知晓他们的主张聆听他们的声音,除了举办各种活动外就是刊行报纸,只津门一地的报纸就多达三十余种,京城海城的报纸更是有四五十种之多。
无一例外,这些报纸都对大盛昌并大盛昌的新产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虽说华夏大地上成立了新的政权,可这新政权的成立并没有改变国家长久以来的积弱,列强照样环伺,租界依然林立,国民自信心严重不足。
孜孜不倦研发新产品的大盛昌,以及大盛昌超越洋布一筹的纺织技术,能极大地提振群众精神,提高国民自信心,因此不管是哪个党派,都不吝于在报纸上夸赞大盛昌
大盛昌一时间风头无两,连带着负责大盛昌棉纺厂的少东家叶青青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妥妥儿的爱国资本家。
鉴于叶青青女子的身份,再加上大盛昌管理层中为数不少的女性职员,大盛昌更得女权主义者偏爱。
瑞谏先生更是在她创办的《妇女之声》旬刊上把大盛昌的少东家叶青青夸了又夸,号召全社会的女性向叶青青学习,争取从家庭里面走出来,在社会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一时间,叶青青成了全国进步女青年的偶像。
面对这些人的极力吹捧,王青青只能韬光养晦,她越发缩在大盛昌不出去了,因此叶家老宅子的风起云涌,她竟然一点儿都不知情。
伴随着这阵言论自由热潮兴起的,还有各个民族企业,大总统领导的北洋政府对国家面临的困局心知肚明,因此制定了许多有利于民族资本发展的政策法令,人们建设祖国的热情被激发,各个实业团体纷纷成立,民办厂矿企业猛增。
也有那一心要涉足棉纺业的,上门来请求王青青的技术支援。
大盛昌独立研发的布料不织,只织市面上流转的普通布料,技术支援无非就是要王青青同意他们使用大盛昌改造的新型织布机而已。
上门好好商量的人,王青青极大方地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还热心地派自家的老师傅去协助他们改造织布机。
对于这样的人,王青青只一个要求,每家工厂生产的布匹都不得冠以大盛昌之名,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为了不砸自己的招牌,那些工厂主们自然会把控质量,为了争夺市场,这些工厂肯定也会尽力研发新产品,这样国产布匹就不会落入只会生产低价劣质仿制品的怪圈里去。
王青青这一大公无私的举措,又引发了一拨儿吹捧热,大盛昌都快被全国各地的报纸夸出花儿来了,在各个报纸的吹捧下,居然有来自西北内陆的大商家远赴津门,请求王青青帮助订购改造机器,王青青自然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相帮。
把洋布赶出中国,凭大盛昌一己之力显然不可能完成,现如今全国各地的棉纺业百花齐放是王青青乐意看到的局面,一战即将全面爆发,到时西方经济体将严重受挫,国内此时提前做好准备,说不得还能在这乱局里捞上一杯羹呢?
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主气氛的浓厚,文化教育也开始蓬勃兴起,大中小学的数量急速增长,因为有大盛昌叶少东这个成功人士的示范作用,更多的女孩子得以走入学堂,得到了接受新式教育的机会。
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如果就此发展下去,说不得国家也有强盛的那一日,只可惜,人都是欲壑难填的生物,总有人不满足于手里已经得到的东西,往往想要更多。
大总统本就是手握重兵的前朝遗臣,前朝皇帝退位之后国内更数他兵马最多,本就权柄极重的他更因为逼迫前朝皇帝退位而当选了大总统,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满革命党们推崇的民主选举法,他想要把这份权柄长长久久地牢牢握住,因此历史上著名的党派理事长宋某被刺案如期发生了。
身为革命党代理理事长兼法务院院长的宋先生在海城火车站被刺身亡,此次事件令得焦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和大总统领导的执政派彻底决裂。
大总统以“叛乱”罪名从国会驱逐了革命党,革命党们自然不愿束手就擒,几位党派的中坚力量在南方纷纷起兵讨伐大总统,南方各省也积极响应革命党,纷纷脱离大总统的北洋政府,宣布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