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重生后又来找我了(97)

书案后并排摆着两张椅子,如今一张椅子上空空如也,看上去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王爷和王妃总是一同坐在书房里看书习字,其实王妃很想王爷吧?

千里之外的邢州城,傅离一身黑衣手中拿着一纸信笺快步走进房间,屋中正在说话的人不约而同都停了下来。然后一众将领不可思议的看着楚王爷直接从讨论桌上站起来,接过傅大人手中的信,走到一边的书桌旁看信去了。

很快,让他们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傅景渊竟然对着那张纸笑了。

众人齐齐觉得魔怔了。

知道傅景渊要来邢州城的时候,城中大小将领都激动了大半天。行军打仗之人,最为崇拜的便是傅景渊,一个强大到让他们拜服的男人。

后来,傅景渊真的来了,也满足了他们所有的想象,强大,果决,凌厉。

但傅景渊是个极为冷漠的人,他们从没见过傅景渊笑过,别说笑了,他脸上连一丝柔和的表情都没有。尤其是在听到太守连山贼和士兵都分不出来的时候,傅景渊脸上都要掉冰碴子了。

可这么一个冰冷如斯的男人,现在对着一封信笑了。

有胆子大按捺不住好奇心的,用胳膊肘撞了撞身边人,轻声问:“这是京城来的?”

对方也小声说:“大概是。”

那人道:“肯定是王爷的家书。”

对方点头表示肯定:“应该是,我前天瞧见王爷写信了,八成是回信。”

“你说王妃娘娘是什么样子的啊?”

他们这边的八卦刚开始,就被傅景渊无情扼杀了,众人看到王爷扫过来的冷冰冰的视线,马上闭嘴立正,视线统统放在了桌上的沙盘上。

傅景渊将手里的纸张叠好,又放回信封里,然后将信封压在书册下。算起来,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收到她的信。

上一辈子,匈奴来犯的时候,他离京前曾对她说,“要时常往凉州来信,便是几日一封也是使得的。”

彼时,林宛安风寒刚好,脸色苍白还带着未褪去的病气,听到这话后弯着眉笑了,嘴上说着知道了,可那一年他也不过收到她的三封信。

如今,小姑娘性子活泼了不少,他写信回家她也知道立刻给他回信,乖巧的让人恨不得捧在手心里。

她信上语句不多,却刻意提到了京城的天气,语气抱怨一般说阴天多日,也不下雪。傅景渊猜到这封信是林宛安在书房写的,因为这张纸太熟悉了。先前,他随口抱怨了一句这次府中采买的纸太白了,看起来不舒服,第二日桌案上的白纸全都放到她那一边,他手边则换成了微微泛着黄色在灯下也不刺眼的纸张。

他扬手就要叫人进来把那些纸处理掉,却被林宛安拦下来。

“王爷不可浪费,这些纸好好的,我来用就好了。我平日里惰怠,断不可能在夜里写字,白日里看起来并不累眼,还是留着吧。”

傅景渊第一次听到有人能把懒惰说的那般理直气壮,甚至当成做某些事情的理由,叹了几口气还是由她去了。

☆、第 72 章

十一月初的时候,傅景渊大捷的消息传回京都,陛下在甘泉宫盯着战报出神良久后,下令傅景渊务必要把傅文恭活着带回京城。

傅景渊首战告捷,俘虏了对方前锋营的将军,得知傅文恭已经在吐蕃人手里断了一条腿。

消息传回楚王府,林宛安正在教魏璟轩下棋。

棋明堂里地龙烧的旺,屋里极其干燥,林宛安已经有些上火,便让人时刻都在屋里摆着水盆。罗汉床一侧的窗牖开着小半扇,能透进来一些凉气。院子里的湖已经结冰,树叶也尽数凋零,这样看过去有些开阔寂寥。窗户是魏璟轩这小萝卜头强烈要求开的,林宛安畏寒畏热,只有她一个人,这窗户是断然不会开的。

魏璟轩却说,煮茶下棋的时候不能赏一赏外面的风景也太没意境了。

林宛安心道,看来最近这小家伙没少读书,都能和她讨论意境了。应该是怕她冷,魏璟轩主动要求坐在靠窗那边,林宛安没答应,魏璟轩还小,怎么也不应该是他坐靠窗。于是内殿的情况就变成了一大一小在温暖如春的室内开着窗户裹着毯子,煮茶下棋。

听到前线的消息,林宛安一怔。

傅景渊自从那日来过信之后,便再也没有写信回来了,关于战场上的情况她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听到傅文恭在敌营断了一条腿,还是让她震惊了。

江央次仁,对傅景渊的恨意已经到了骨子里,所以落在他手里的傅景渊的侄子,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

傅景渊的对手,是这样心狠手辣的人吗?

棋盘上的棋又走过两步,魏璟轩得意的笑起来,嚷嚷道:“王妃嫂嫂输给我了哦。”

林宛安发现自己一走神,竟然输给这小家伙。

魏璟轩还在那里臭屁:“我这样聪明,王妃嫂嫂千万不能食言,明天记得派车来哦。”

林宛安:......

你还真是为了不学习无所不用其极啊。

林宛安抬手让人撤了棋盘,关好窗户,自己拿着煮好的水泡了一壶茶,给魏璟轩倒上,无奈的点点头表示答应了,魏璟轩马上眉开眼笑。

“大哥哥胜了,是快要回来了吗?”

小家伙坐的端正,端起茶杯品茶的时候已经有了文人雅士的影子。

林宛安摇头,道:“王爷要把坏人都赶跑了才会回来。”

“吐蕃贼人实在可恨,打不过益州竟然绕远路冒险去打邢州,大哥哥定不会轻饶他们。”小家伙握着拳,义愤填膺说完后,扭头看着她,眼神怪异,“我已经长大了,所以王妃嫂嫂不要再和我说这种说给小孩子听的话了。”

林宛安觉得魏璟轩应该算早慧了吧,他还不到四岁,分析时事已经能看到点子上。她刚想夸他聪明,就收到了来自一个小萝卜头鄙视的眼神,林宛安默了。

方才下了好几盘棋,小家伙应该是饿了,拿起桌上的糕点吃,嘴里含糊不清的说:“方才进来的姑姑说,腿断了,是谁的腿断了?”

对于魏璟轩小小年纪就能面不改色和她讨论断腿这种事情,林宛安已经不想做出评价了,魏璟轩聪慧,胆大心细,燕世子又极其注重对他的培养,这孩子不出意外会步入仕途。

“三皇子。”

吃的太急,魏璟轩被噎到,灌了口茶水之后终于有了些小孩子的震惊:“他不是陛下的儿子吗?”

林宛安点头说是。

魏璟轩表情更迷惑了,“那怎么会那么蠢,被吐蕃贼人俘虏了呢?”

小家伙话里的嫌弃太明显,林宛安嘴角抽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总不能告诉一个未满四岁的小孩,三皇子和二皇子的争储战,二皇子因为定国公羽翼大折,三皇子一下子占了上风;人惯爱得意忘形,三皇子急功近利太想在陛下面前出一出风头,所以还没有打听好敌方情况就亲自上阵了,所以才轻而易举被吐蕃人俘虏了。他现在还是个孩子,太早接触到朝廷险恶于他来说并不算好事。

到底是个孩子,魏璟轩的疑惑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和林宛安说起其他事情。

“我昨日从书院放学,发现六殿下身边跟了好多公公,排场可大了。”

林宛安疑惑,一个皇子去书院,按理来说确实应该有五六个侍从跟着的,有什么不对吗?

“六殿下是皇子,排场大也是应该的吧,你怎么会碰上六殿下?”

他们两个年纪差了不少吧,上课也不在一间屋子里,怎么说碰上就碰上了。

“嬷嬷把我抱上车之后,书院门口突然热闹起来了,我回头去看,发现好些公公来接六殿下。从前可不是这样的。”

林宛安敏感的察觉到这种差异似乎不对劲,于是问道:“那从前如何呢?”

“之前六殿下身边只有一个公公。”怕她不信,小家伙举着一根手指晃到她面前。

“你有听说六殿下换老师了吗?”

魏璟轩费劲想了想后摇头,嘴里嘀咕道:“不过我偷听到六殿下身边的公公说,六殿下以后不来书院上课了。”

说完这句,魏璟轩把下巴搁在她的膝盖上,抬起小脸期待的看着她,问:“我也可以不去书院上课吗?”

林宛安:......魏璟轩总能把一切话题都引到不想学习这件事情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