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宫当咸鱼(161)
孟瑶心想,李承策是被她昨儿给骂傻了么?竟然叫她去赏菊!她脚腕上栓着那根链子,连这间寝殿都出不去,还能去园子里面?
正想要说话,忽然察觉到什么,猛的起身坐起来掀开被子。
就见她的右脚腕上什么都没有。至于左脚腕,除了那个细细的脚链,也什么都没有。
孟瑶怔了一会,才反应过来,李承策今儿没给她栓链子。
他还让采荷给她带这句话,意思就是她今天可以出去?
孟瑶有点儿懵,一时也说不清这会儿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想。
能自由行动她肯定是很高兴的。但李承策这到底是今儿不给她栓链子,给她放一天风,还是往后都不给她栓了啊?
采荷这时已经捧了一身衣裙过来,笑着问孟瑶:“娘娘今天可要出去走走?”
去!当然要去!
她都已经被关了一个多月了,都快关出心理疾病来了,现在有机会怎么能不出去走走?
就高兴的起床穿衣洗漱,然后坐在梳妆台前的绣墩上,让采荷给她梳发髻。
梳了个百合髻,孟瑶觉得挺漂亮的。
采荷已经将梳妆桌上的那十来只首饰匣都打开了,请她挑选今儿要戴的首饰。
自然,一应簪子之类比较尖锐的东西李承策早先就已经叫人收了起来,余下的翠钿,珠花,璎珞之类。
镯子倒有好些。翡翠的,白玉的,赤金的,以及各样珍珠,红珊瑚,碧玺之类的手串。
孟瑶选了一副赤金累丝嵌珍珠的镯子戴在手腕上。至于头饰,就由着采荷去折腾了。
她确实不是很喜欢戴首饰,但架不住采荷说她现在是侧妃娘娘,就算只是去园子里面赏菊,那也得穿戴的富贵一些。
于是又往她的手上戴了一枚红宝石戒指,脖颈上也挂了一串珍珠项链。
孟瑶看了看铜镜里面的自己,有点儿不习惯。觉得自己简直就像是个大型的首饰展示架。
但转念想着她今儿可是这一个多月来的第一次出面,就算打扮得富贵些又怎么样?
戴!反正李承策给她的首饰这么多,不戴也是放在这里积灰。
一高兴,又往另一只手上戴了只金戒指。还低头在首饰匣里面看可还有自己特别喜欢的首饰,一起戴上。也算是体会一把做土豪是什么感觉。
采荷见状,就笑着叫另一名宫婢出去准备孟瑶出门的事宜,她自己则去衣柜里面拿披风。
她知道殿下极看重这位侧妃娘娘,她们伺候的人哪里敢掉以轻心?生怕一个疏忽没有照顾周到,遭到殿下责罚。
所以哪怕现在外面日光明媚,但因为有风,略有些冷意,采荷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孟瑶披件披风的。
挑选了一件藕荷色撒花缎面的披风,采荷关上衣柜门,转身就要去孟瑶那里,这时却忽然看到地面上一块方方正正的大水磨青砖在往旁侧移动。
她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便紧盯着那块青砖细看。
结果不过瞬间的功夫,就见那块青砖猛然的移向旁侧,下一刻竟然有个人动作极快的从地底下钻了出来。
采荷这一惊非同小可,立刻就要大声呼喊。
但呼喊声尚未发出,就见那男子猛的一抬手,一点寒芒闪过,采荷立刻往前扑倒在地。
这声响惊动了孟瑶。她忙要回头看时,但那个从地底下钻出来的男人已经猫一般脚步轻巧的走到她身后,狠狠的一个手刀就劈在了她的脖颈上。
孟瑶连这个人的相貌都还没有看清楚,人就已经被劈昏了过去。手中刚挑拣出来的一朵珠花静悄悄的落在了地上。
而那人则伸手抱着她快速的往洞口走。
里面自然有人接应。将孟瑶递过去之后,这人随之也跳下洞口。复又将那块水磨青砖移回原处,殿中也随之恢复寂静。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转折章,想了很久,也写的很慢,所以暂且就更新这么点哈,明天争取多更点。
ps:之所以忽然设定瑶瑶带这么多首饰是因为,出去之后以后不得花钱啊?有了钱心中就不慌!!更何况还得养娃,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第134章 死生不论
李承策现在心情颇好。
一是因着昨日之事。虽说孟瑶现在还没有同他交心, 依然有很多事瞒着他, 但在他看来, 孟瑶能告诉他她自己不是瑶姬的事就已经是个很好的开头了。他有信心, 孟瑶以后肯定会跟他交心的。
二来,则是因为今日李承霄会离开京城。
他同李承霄虽是亲兄弟, 但这二十多年来彼此之间并没有一点兄弟情分,表面上的兄友弟恭不过是做给旁人看的而已。
而自出了毒粉的事件之后,李承策虽无证据, 但心中也存了不能留李承霄的念头。只不过现在父皇尚在世,他在朝野中又向来是个仁厚的名声, 便打算暂且不动李承霄, 等他登基为帝之后再慢慢的同李承霄算账。
不想上月父皇让人给他送来一封书信,言其自感时日无多, 要为身后事做安排。
皇位自然会传给他这个储君, 对于李承霄, 却希望能让他外出就藩。
信中先是用父子兄弟之情来劝说,后又提及自己入紫阳山修道之前曾留了一道秘旨给自己的心腹大臣,是用来保李承霄性命之用的。
李承策看了这封书信之后冷笑不已。
父皇虽未明说那道秘旨上的内容, 但他也能猜想得出来。
必定是担心他会对李承霄不利, 所以在为李承霄留后路呢。
他倒是为了自己的这个儿子费尽了心思。
将这封书信烧了之后,李承策想了一想, 倒觉得暂且让李承霄离京,外出就藩很不错,可以让他少生很多事。
最重要的是, 李承策知道李承霄一直想方设法的让孟瑶回去。不然前些日子也不会一直叫人给‘海棠’传递信息。只不过这些信息都被他给拦截了下来而已,从无一个人传到孟瑶耳中。
至于等以后父皇驾崩,他登基为帝之后,再着手开始整治李承霄也为时不晚。
便叫人过来拟旨,将桂阳郡划为李承霄的封地,着他半月后离京去封地。往后若无君王传召,不得入京。
今日正是李承霄离京的日子。
而为彰显‘兄弟情深’,李承策今日便在京郊送了李承霄一程。
看到李承霄的那一行车马渐渐远去,卓华容笑着转头同李承策感叹:“京中自此可要安静些了。”
李承策眼中笑意浅淡。
李承霄野心不小,此次让他离京就藩,想必他心中必然不甘。
但这个人的才智匹配不上他的野心,不足为惧。后期若他肯老老实实的待在封地,倒也可留他一条性命,若不然,也只好从此让他完全的‘安静’下来。
同卓华容说了两句话,李承策便矮身上了马车,在一众侍卫和大臣的拱卫下回宫。
行不上一里地,便见有一骑马飞一般的贴地而来。
侍卫上前阻拦,徐怀见是燕扬,忙喝止。然后快步上前询问。
他知道燕扬是殿下特地留在孟瑶身边护卫她安全的,但现在燕扬忽然过来,莫不是孟瑶发生了什么事?
想起孟瑶逃离东宫那一个多月李承策发的疯......
徐怀心中一紧,抖颤着声音问燕扬:“燕侍卫,殿下不是命你护卫着孟侧妃,你现在怎么过来了?”
千万别告诉我孟瑶又出事了啊啊!!
燕扬未答,肃着一张脸说道:“我要见殿下,劳烦徐总管通报。”
徐怀见状,一颗心不由的就开始忐忑了起来。
然而也只得回转身,隔着车帘低声禀报:“殿下,燕侍卫来了,要见您。”
他话音才落,就见李承策已经掀开车帘走下马车。
徐怀能想到的事他怎么会想不到?立刻就很急切的问燕扬:“发生了何事?”
燕扬跪下请罪。
事情紧急,倒也无暇废话。于是燕扬直接了当的说道:“回殿下的话,孟侧妃忽然在殿中消失不见,宫婢采荷身中毒针身亡。属下已经查探过,殿中有一块青砖松动,其下连接此前寝殿中的那处暗道。且属下已遣人循着暗道追查,但暂且仍无孟侧妃的踪影。”
因为上次的事,燕扬现在已经有了经验。一见孟瑶在殿中忽然消失不见,第一反应就是叫人将地上的青砖都掀了。
果不其然,就看到了那处暗道。立刻带上人手追寻而去,然而空无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