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珠(222)

作者:蓬莱客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重生 关键字:主角:菩珠,李玄度 ┃双双打脸,永永远远。立意:爱情和亲情。菩珠两辈子后来都是皇后。只不过,上辈子她的男人是太子,而这辈子,是太子那个谋朝篡位的皇叔。背景架空汉+唐。 点击展开

众人被这一幕惊呆,还没反应过来,又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马蹄的疾驰之声,纷纷扭头,见一队人马风驰电掣,转眼到了近前,停马肃立。

当先一骑,那人虽一身常服,但却气派雍容,佼佼不凡,此刻一手握弓,另手缠鞭,肩背挺直,坐于马背之上,眉目冷湛,神色威严,目光若电,扫过面前一众士卒,众人竟觉神湛骨寒,渐渐噤声。

“秦王殿下到——”

他身后的随扈喝了一声。

众士卒吃惊不已,顿时鸦雀无声。

杨洪认了出来,来人正是秦王李玄度。

他一时如在梦中,不知他怎会如此快便就到来,反应了过来,一阵激动,奔去迎接。

李玄度翻身下马,朝着都尉府的大门大步走来,两旁士卒纷纷让道。

杨洪奔到了他面前,激动不已,单膝下跪,向他见礼。

李玄度点了点头,命他起身,随即迈步上了台阶,转身立于阶上,对着面前一众军士高声道:“我李玄度在此,以我皇族之血,对诸位将士立誓,李氏未弃河西,我李玄度更不会坐视十万军民陷水火而不顾!”

“倘有违誓言,天地同诛!”

他言毕,拔匕首,朝他举起的一手手心划了一刀。

殷红之血,汩汩滴落。

众士卒看着,面上原本的惊疑之色消失,神色渐渐转为激动。

“我于来此半道获悉河西有难,驰援已召,正在来路之上。我向诸位保证,只要诸位听从杨都尉之命,再坚守些时日,援军必能在粮草断绝之前赶到!到时,我亦必与诸位一道,以北寇之血,祭我战死之同袍!”

“我李玄度于此,先向诸位将士致谢!”

他字字句句,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说完,朝对面的军士抱拳,郑重行一谢礼。

“秦王千岁——”

片刻之后,都尉府外,爆发出了一片高呼之声。士卒纷纷下拜,朝他回叩拜之礼。

李玄度朝众军士再次行一谢礼之后,在不绝于耳的呼声之中,转身入了都尉府。

杨洪压下激动的心情,带着自己的人匆匆跟入,进议事堂,奉秦王上座,立刻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几乎没有任何的异议,这一次,很快便就下发命令,立刻增派援军前往琵琶峡口,不惜代价,于援军到达之前,守住这一关口。

众将各自领命,匆匆离去,李玄度留杨洪,开口问他是否见过王妃。

杨洪吃惊:“王妃?她怎会在这里?下官不知!”

李玄度霍然变色。

他自潜入玉门关后,这几日赶来这里,心中无时不刻最大的盼望,便是她已安全入了郡城。

然而此刻,杨洪却是如此反应。唯一的可能,便是她根本就未进入琵琶峡口。

否则,倘若她已来到杨洪控制的地界,以她和杨洪的关系,她不可能不知照他。

靖关也早就关闭,她更不可能入了内郡。

极有可能,她还被困在琵琶峡口之外。

已是两个月了,那么久,琵琶峡口外的河西大部,早已沦陷。

她是死是活?此刻到底人在哪里?

杨洪见他脸色发白,双目直勾,心惊不已,忙道:“殿下不必过于忧心!我这就立刻叫人查找!说不定王妃已入峡口,只是还没寻我!”

李玄度起先恍若未闻,定定凝立了片刻,忽然,朝他点了点头,说了句有劳,随即掉头,转身大步奔出了都尉府。

道路之上,无数失了家园的流民,正朝郡城方向而去。

在不绝的如蚁人流里,独有一骑逆行。

烈日生烟,黄尘滚滚,李玄度不顾一切,往玉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想到了一个地方。

倘上天可怜,她还活着,她定会在那里等他。

第129章

菩珠夹在拉拉杂杂的人流之中, 沿着荒原中的野径,朝郡城的方向而去。

前后这些同路之人,皆为当日从福禄镇和她一道逃出来的路人。

那日她上坡看见东狄骑兵, 便知官道不可走了。以骑兵的速度, 用不了半柱香的功夫就能追来。眼见无数人依然一窝蜂地夺路狂奔, 大声喊叫危险,让众人改走野径。

她知镇外有条野径亦通郡城。虽路途绕远, 穿过荒野, 中间翻山, 但相对官道,要安全许多。

福禄本镇居民几乎已是逃光, 那些人只是逃难路上从四面八方凑巧聚到此处的, 听到她的喊声, 有的不管不顾,依然只顾朝前狂奔, 有的弃了官道, 随她改走野径。第二天,后面便陆续追上来一些人,哭诉昨日走官道, 东狄人很快追上,他们就亲眼看着许多人被杀死在道上,逃得快,这才侥幸得以活命。

野径之上, 哀哭声此起彼伏。

乱世人不如太平狗,但再悲哀, 为了活命,也只能继续前行。

菩珠如今身子一日沉过一日, 脚又疼痛,虽撕下衣裳裹脚,走路还是十分艰难。且这般折腾过后,同路难民随身能丢的东西也全丢光,路上没有一辆可以搭载的车。她咬着牙,走走停停,随队伍走了十来日,这日傍晚,终于靠近一名为宣威的军镇。

绕过这个如今也已沦陷的地方,继续走野径,再坚持几日,便能进入杨洪控制的相对安全的地带了。

就在菩珠心中一遍遍地为自己打气之时,很快,她发现情况不对。

就在距离她不远的前方岔道口,四五人停在路边,看着似在找人,还不时地拦停经过的路人,拿着一幅像是画像的东西问话。

菩珠吃惊不已。

她一眼就认了出来,那领队竟是沈旸的人,便是从前她在澄园撞见沈旸掐死宁寿公主乳母的那夜,当时也在场的那个,似也从主姓沈。

她印象深刻,此刻一见,便就认了出来。

沈旸的人,怎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他要找谁?

菩珠心中涌出强烈的不详之感,忽见那人的手下朝着这边走了过来,拿着画像继续盘问路人,顿时整个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停步,在人流中尽量不动声色地慢慢后退,最后退到路边的野地里,趁无人注意,一头钻进石头边茂盛的一簇野草丛里,矮身屏住呼吸,一动不动。

那人到了她的附近,又拦了一个经过的妇人,指着画像,问是否见过画中女子。

透过草丛缝隙,菩珠晃了一眼画像,依稀有种感觉,画中那人,仿佛就是自己。

万幸,她一直以男装示人,蓬头垢面,且上路后,怕万一再遇意外,不但又弄来一件肥大的衣裳遮身,还把脸用泥尘抹黑,与画像中的样子,大相径庭。

果然,妇人看了一眼,摇头说没见过。

“你们后头可还有人?”那人收了画像,又问了一句。

妇人说,能跑的全都跑光了,她是他们镇上最后跑出来的一拨,相依为命的婆婆年迈,腿脚不好,落在了后面,那日她眼睁睁地看着被追上来的东狄骑兵一刀给砍死了。

“军爷,你们何日才能把那些人给赶走,替我婆婆报仇——”

妇人以为这些人是官军,嚎啕大哭。

那人含含糊糊搪塞了一句,便就丢下妇人,目光从道上那一张张充满愁苦的脸孔上掠过,收了画像,回到岔道口,向姓沈的禀告。片刻后,那人留了几个手下继续守着这个路口,自己领着其余人,朝前匆匆而去。

菩珠心砰砰地跳,不敢出来,一直藏着,直到天黑了下来,道上的难民陆陆续续全都走了过去,路口搜自己的那几人也离开了,方无力地软了下去,人靠坐在石上,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周围一片死寂,耳畔,风吹过远处荒野,发出深沉而瘆人的呜呜之声。

她望着前方那黑漆漆的野地,想起了自己小时刚来河西时的情景。

至少那时,还有阿姆在她的身边。

此刻她却孤身一人,甚至不知何去何从。

她不知沈旸怎也会知她来了河西。但显然,他不会心怀善意。

虽还不知具体情形如何,但她确定,一场关于至高权力的残酷争夺,已经开始。

落到他的手上,被他用来威胁李玄度,是她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

正当她又乏又惧,茫然无助之时,忽然,她感到自己的小腹里轻轻一动,有什么自里向外,顶了她一下。

她一怔,随即明白了。

这是胎动,她腹中的孩儿在动。

她眼眶一热,险些流出了眼泪,抬手轻轻搭在仿佛还留着那奇异感觉的小腹之上,慢慢的,浑身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精神又恢复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