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种田大户+番外(432)

这一去就是半个多月,期间林夏至吃不下多少东西一直吐,人瘦了一大圈。

等程阿爹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六月初,林夏至的孕吐反应才终于缓解了很多,除了鱼肉还不能吃,别的都没什么大问题。

当初程阿爹是和林承祖、杨雨生一起出门的,到了回来的时候却只剩下程阿爹一个人,林夏至听说他们两留在了京城感觉挺不可思议的。

程阿爹一解释才知道,原来在他们在京城和户部交接的时候,杨雨生随身带着的那块玉佩被京城的杨家人给看到了。

这块玉佩就是杨雨生阿爹留下来的那个,当年还是废了些力气才从那群杨家人手上取回来,没想到这块玉佩会成为杨雨生和亲人相认的重要依据,当然除了玉佩,杨雨生和他老么极为相似的长相也是重要佐证。

这时候,杨雨生才知道自己的老么居然是几十年前京城杨家走丢的哥儿,杨家是武将世家,家中五大三粗的汉子多,哥儿只有少数几个。

那段时间林承祖有点忙,认亲当天杨雨生就跟着杨家人进了杨家门,同杨家说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杨家人听杨雨生说起这枚玉佩差点被毁掉火冒三丈闹着要找江宁县的杨家人算账,也顺带误会了林承祖,担心杨雨生是被林承祖胁迫了才嫁给他,嚷嚷着要林承祖和杨雨生和离,不让林承祖欺负杨雨生。

第444章 豌豆的不同(完结~)

杨雨生在知道新的家人误会了林承祖后哭笑不得,赶快将误会解释清楚,第二天就拉着林承祖一起回了趟杨家。

耿直的杨家人诚恳地向林承祖道歉,并且非常认真地感谢了林家人。

如果不是林家人三年前的帮助,别说他们有没有机会和杨雨生认亲,就是杨雨生和杨夫郎现在过着什么日子都不敢保证。

因为这个插曲,在京城的事情办完之后,程阿爹率先收拾包袱回了江宁县,杨雨生和林承祖还得在京城多待几天,杨家人舍不得杨雨生这么快离开。

听程阿爹把事情说完,林夏至忍不住感叹:“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在京城的杨家帮忙照看,我就不用担心家里出事了。”

“确实让人想不到,就是不知道大哥和哥么他们会在京城待多久。”程闻柳想着别的事。

没有收到圣旨之前,程闻柳已经和林承祖商量好了去哪两个县城开豆腐房分坊和聚福楼分店。

结果因为皇商这件事耽搁来了将近一个月,如今林承祖归期不定,不知道他们的新业务什么时候才能扩张起来。

林夏至没操心他们两个汉子自己的事业,他孕吐好一些之后赶紧把之前就开始准备的收稻活动准备起来。

距离收稻子还有半个月多,时间不算充裕。

这一次,林夏至想要弄得热闹一些,他把在别院里上了大半年课程,也单独接了一些宣传活的夫郎叫到程宅,和他们商量起这件事。

林家村的稻子和稻香鱼比普通的米和鱼更特殊,尤其是稻香鱼,它们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宣传点。

几个夫郎听了林夏至的大概构想,看了他写出来的活动计划梗概,互相对视了几眼没有人率先说话,他们心里都没底。

一开始林夏至是准备自己领头做这件事,可他现在肚子里揣着一个精贵又娇气的家伙,他稍微劳累一点这个讨债鬼就要闹脾气,他只能把这件事放手给下面的人做。

“怎么,你们没有信心办好这个活动?”看着夫郎们都不说话,林夏至用上了激将法,“之前看你们给那几个铺子做宣传计划的时候表现得还不错,才想着把这个活动交给你们的,宇熙団对这个活动框架我都搭建好了,就差往上面贴肉,你们都不敢接手?”

一番话说得几个夫郎面红耳赤,平日里主意最多的夫郎一狠心闭眼站出来:“少夫郎既然相信我们能做好,我们就不能辜负了少夫郎的期望,拼尽全力都要把这件事做好了!”

有了一个人表态,剩下的人没有意见,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夫郎们先把夕阳红宣传队和自行车、三轮车队的人请出来,同他们商量要怎么宣传。

这个活动林夏至想做得大,宣传的范围就不能只限于江宁县,还有挨得近的几个村镇以及县城也要去,再远一些的林夏至就没计算在内了。

林家村能够接纳的客人有限,来太多人容易出乱子。

前期的宣传时间、地点定了下来,剩下的事情更多。

这群夫郎天天往林家村跑,勘测地形,计划活动时期人群分流路线,以及在林家村外围容易进出的地方用篱笆拦一下。

按照林夏至的计划,收获稻鱼的时候林家村不能随意进出,所有外地人都要购买门票——一条绿色的布带,价值一两银子。

这跟绿色布带可以绑在胳膊上,或者脖子上,或者头上,有这跟布带的人才能进村。

大家进村之后先集中在村子中间的空地,由这群夫郎中声音最大的几个人在台子上轮流解说本次活动的内容。

吃着稻花长大的稻香鱼这是头一次收货,全国独一份,这些买了门票的客人可以自备钓鱼竿,也可以下田捉鱼,每人都可以免费抓五条稻香鱼。

抓到手了不能嫌鱼小放回田里,也不能破坏还没收割的水稻,不然要给赔偿费。

在定制这个活动的时候林夏至考虑的人群不是普通的农民,而是手上有大把田产的富商、员外、地主,他们才舍得花一两银子买昂贵的门票。

要吸引这些人,当然不能只有稻香鱼这一个噱头,林夏至把注意打到了县令身上,有县令在这富商、员外、地主不会不上钩。

当时那些夫郎们听到自家少夫郎说他打上了县令的主意,一个个张着嘴话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林夏至安慰他们:“县令大人一直都在关注林家村的稻田养鱼,这一次我们策划这个活动,是有利于推广稻田养鱼的,我相信只要我们主动和县令大人联系,县令大人就算不亲自去林家村,也会派出他身边信得过的人去林家村。”

确实像林夏至说的这样,县令一直都在关注林家村的稻田,每半个月都会让人跑一趟林家村。

一开始是暗访,有一次村里人抓住了暗访的人把他当成干坏事的家伙差点打一顿,他才向里正说明了自己的身份。

从此,暗访变成了明访,林夏至也就知道了,才会在策划活动的时候带上县令那尊压场子的大佛。

果不其然,宣传队伍在江宁县跑了两天之后,林夏至让人主动给县衙送了十条绿布带。

县衙的人没有犹豫就收下了,甚至第二天主动派人到林家村问活动当天要不要派一些县衙的差役去帮忙维持秩序。

里正还能干说什么,当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之前里正还担心来了那么多有钱老爷村里会不会乱,有了县衙的官差,相信不敢有人会顶风捣乱。

县令那边问题解决,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夫郎们同林家村里正一起,把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做通。

于是,夫郎们去外面做最后活动准备的时候,里正带着村民赶在收割前把村子的卫生全部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打扫一遍,确保每条路都干干净净,每家的大门都没有淤泥。

林家村现在不论大路还是小道都铺上了青石板,打扫起来不算困难。

整洁的青石板打扫干净了之后看着特别舒服,村里人自己都感觉在村子走着更加赏心悦目。

一番忙活下来,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林夏至终于从程夫郎手上软磨硬泡拿到了一天的假期出门,在活动当天由程闻柳陪着一起回林家村。

林夏至和程闻柳两人作为林家村的人不需要门票,他们早早地从程家出发,错过人流高峰期顺利进村。

“闻柳,夏哥儿,你们今天回来大家伙可没工夫招呼你们,等会儿村里人多,你这一胎怀得不安分,要不就别去凑热闹了。”李秀带着小年糕和小米团在门口玩着,看着他们两个从马车上下来不赞同地说道,他都没想到林夏至今天会回村。

“我知道村里今天人多,阿么你放心,有闻柳看着我,我哪里有机会去人多的地方溜达,也就能在外面看看热闹。”林夏至上前拉着李秀的手撒娇,他好不容易说服了程夫郎,可别在李秀这里折回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