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194)

毕竟,卢家伤的是懿王孙子,是皇室宗亲。

不曾想,皇上只是下令赔礼道歉,此事便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卢璜紧紧绷着的心,也放松了。

有了皇上的意思,就是懿王府再不愿意接受赔礼道歉,也不得不接受。

卢家已经道歉了,如果懿王府仍旧不依不饶,非要找卢家麻烦,那么这就是懿王府不对了。

如此一来,分甘楼这个危机就彻底解决了,卢家不会受到什么实际损失。

多贵重的赔礼物品,卢家都能负担得起,就算是简儿负荆请罪,这都没有问题。

卢璜心中清楚,皇上明面上是在为懿王府讨公道,实际上却是偏袒卢家。

皇上为何会这么做呢?卢璜不明白,也不敢擅测帝心。

他想到最大的可能,便是皇上看到了世家望族联合起来的态势,安抚卢家,便是安抚以卢家为代表的世家了。

那个人说得没有错,只要世家联合起来、扭成一股绳子,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才会有更大的影响,才能对付缇事厂这个庞然大物。

察觉到皇上的安抚态度,卢璜想到了这种种事情背后的缇事厂汪印,忍不住冒出了一点小心思。

随即,他脸上带了悲屈凄苦,跪在殿中道:“皇上,臣惶恐,斗胆禀告一句,分甘楼之事,非是犬儿醉酒闯祸,而是背后有人刻意为之……”

卢璜“砰砰”叩头,将自己妻子崔氏得罪过督主夫人的事情说了出来,直接表明担心这是不是汪印在报复。

不料,永昭帝听了只是淡淡道:“爱卿无须担心,半令的行事为人,朕十分清楚,此等小事尔,半令不会放在心上。”

卢璜心中“咯噔”了一下,突然意识到此时针对汪印的话语非常错误,心里不迭后悔。

皇上亲热的称呼汪印的字,语气里都是放心信任。

很明显,皇上压根就没在意自己的话语。

是了,汪印是皇上近臣,皇上对汪印非一般的信任看重,自己怎么会因为皇上的安抚而心生侥幸,想趁机参汪印一本呢。

冲动,太冲动了!

亲疏远近,皇上就算再安抚卢家,又怎么会将卢家排在汪印之前?

想明白了这些,卢璜身子跪伏得更低了,再也敢说什么了。

卢璜离开之后,永昭帝“啪”地拍了一下御案奏疏,脸上满是震怒,眼神都阴冷了。

汪印说得没有错,世家望族自诩底蕴深厚出身高贵,太过目中无人,如今世家联合起来,卢璜就胆敢如此放肆了。

朕已对卢家网开一面,卢璜犹不知足,竟然想影响朕?

朕不介意世家的存在,甚至某些时候还要倚仗世家的。但是——

一旦世家联合起来,必是朕的心腹大患!

很快,朝中官员便发现,卢家前去懿王府赔礼道歉了,而懿王府也接受了道歉。

大多数人都在想着,卢家和懿王府的争执总算落下帷幕了。

唯独定国公齐瞻竹和门下左仆射谢玠不时心惊肉跳,总觉得将有大事发生了。

没过几天,他们的预感就成真了。

这一日早朝之上,极少出现在宣政殿的缇事厂督主汪印,赫然位列其中。

在见到他出现后,朝官们都下意识屏气凝神,心里不由自主起了一丝颤栗。

缇事厂汪督主,怎么突然来宣政殿上朝了?这可是罕事,是大事!

莫不是,朝中出了什么大事,才令汪督主出现在这里?

汪印的出现,令得宣政殿这里针落可闻,也令得朝官们心头紊乱,暗地里作着种种猜测。

汪印对宣政殿的一切仿无所觉,他静静在站在殿中,绣着四翼鸣蛇的大红官服更显得他肤色雪白,也更显得脸容俊美至极。

只是他神情太淡了,淡得让朝观们生畏。

他们无比深刻地记得,汪督主权势滔天心狠手辣,手上沾满了鲜血。

不少朝官挪了挪脚步,小心翼翼尽可能离汪印远些,再远一些。

便如此,宣政殿内倒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画面,那就是殿中朝官林立,但汪印的周围却很空。

永昭帝来到的时候,一眼便见到了这独特的画面,不禁想道:难怪汪印不喜欢上朝,这副场景……

如此也好,朕不需要朝官亲近汪印,朕需要的是朝官畏惧远离,朕需要的是一个孤臣!

朕之所指,便是这个孤臣前往之处。现在,得用上这个孤臣了……

许是朝中的确无大事,也许是有了汪印的出现,这个早餐竟然议得异常紧凑,没有几个朝官出列奏禀。

便是出列奏禀的官员,所说的是诸如江南道捕得白鹿、此乃国之祥瑞这样的事情,无甚可争议的。

很快,永昭帝便说了这么一句:“诸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瞬间,所有朝官都将目光投向了汪印,眼中竟然簇着热烈的亮光。

汪督主难得上朝,肯定是有事奏禀吧?

是什么事呢?快禀快禀,急死了!

不负众望,汪印果然出列了,淡声说道:“皇上,臣有奏疏要禀……”

宣政殿里很安静,汪印的奏疏说得很清楚,可是朝官们却都懵了,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

他们没听错吧?汪督主所说的……所说的……竟然是针对世家望族的奏疏?

若是这个奏请被执行了,定会动摇世家望族的根基!

第285章 均衡

在所有朝官的注目下,汪印气定神闲地奏道:“皇上,缇事厂查河内道、河东道等五大道的情况,发现各大道属下的州县,存在着徭役负担不均等情况……为了平衡徭役、减轻朝廷赋税,故臣奏请查核户籍、查核隐田!”

据汪印从缇事厂搜集到的消息可以得知,国朝有不少人通过种种手段,利用冒名顶替、隐瞒户丁等手段逃避徭役,这些被瞒漏的徭役,便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

因此,河内道和河东道各州县的百姓苦不堪言。

可惜百姓只知徭役加重,却不知道徭役为何如此加重,因此这些情况,此前并没有捅出来。

“若非最近京兆有不少家族连续出了丑闻,缇骑们也关注了相关情况,还不会发现这么多逃避徭役的情况……”汪印最后这样说道,指出缇骑为何会察觉到这些情况。

说到底,还是最近世家望族出了太多事,缇事厂不会不在意,只是缇骑着眼的,并非是这些望族世家的丑事,而是以上所禀的徭役情况。

汪印这个奏疏一出,包括谢玠在内的许多官员脸色都变了。

而卢璜等在朝为官的世家子弟更是脸色煞白。

能位列宣政殿奏禀的官员,都不是蠢笨的人,他们十分明白汪印这个奏疏意味着什么。

汪印奏禀的是查核户籍、查核隐田,从明面上看是为了均衡徭役、减轻赋税,这的确是对国朝、对百姓都有益的事情。

这个有益,作为尚书左仆射的谢玠清楚,作为户部侍郎的钱千辉和陈就道就更加清楚了。

一件对国朝、对百姓都有好处,国朝官员也都知道的事情,为何此前从来没有官员上奏?

偏偏是到了现在,由缇事厂督主汪印上禀?

无他,因为此事牵连太广、影响太大,就连谢玠这个尚书左仆射都不敢轻易提出。

因为,占有隐户、隐田最多的,便是大安朝各大世家望族!

世家望族有百年积累和丰厚底蕴,从大安朝立国起,这些世家望族或以资财、或以人才等等,在国朝取得了很大的影响。

无论是在道、州、县,还是在国都京兆,他们都有着许多子弟,也有着普通百姓难以想象的权利。

望族世家有足够的钱财,在各大道占有了许多田地,产生了许多佃农,这些佃农的实际人数,当然要比国朝规定的要多得多。

世家也有足够的子弟,这些子弟也必须要去服徭役。世家子弟精贵娇养着,怎么可能去服徭役呢?

因此,便有冒名顶替、隐瞒户丁等情况出现。

隐户、隐田为世家望族带来了巨大的钱财和人丁,使得望族世家才有这么丰厚的积累,可以说这两者就是世家望族的根基。

一旦查户、括隐,那么动摇的就是世家望族的根基!

在此之前,大安朝没有一个官员胆敢这么做,没有一个官员胆敢去动摇世家的根基。

现在,却出了一个汪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