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绥眼中有温柔的光,不自觉的伸手抚上小腹,听晏宁这话脸上一热,忍不住嗔了她一眼:“你与王爷成婚有些时日了,很快也有动静了。”
“那我倒盼着。”晏宁也不害臊,大大方方的承认,晏绥直笑骂她脸皮厚。
晏莹在旁瞧着,莫名生出一丝羡慕和向往来。
大姐和三妹都嫁了顶好的男人,一个是侯世子夫人,一个是当今摄政王正妃,倘若晏家还是昔日的光景,只怕门庭若市,连她自己的婚事也差不了。
她不喜欢那吴家公子,另有别的富家少爷,要不是她瞧不上,就是两家家世悬殊不相配。
晏莹也知晏家今时不同往日,表面上的风光都是看在晏宁的面子上,若无端王妃只怕她与晏家其他人,都要充军为奴为婢了。
晏莹咬着牙,侧头打量了晏宁几眼。
眼前的人即便是一身寻常的打扮,也掩盖不住灼灼耀眼的美貌,眼角眉梢都是惊心动魄的美丽。
晏莹心里忍不住酸溜溜的想,晏宁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才嫁给了萧焕这万人之人的王爷。
当初萧焕被晏宁带回来,她见过几回,以为只是普通的奴仆,却不知他竟是裕王之子,如今改朝换代,竟一跃成了摄政王。
姐妹间又说了会儿话,晏宁担心姐姐怀孕辛苦,恰巧谢昀下朝归来路过端王府,知晓妻子在此便来接她。
晏宁看着谢昀夫妇俩相携离去的背影,渐渐弯了唇角。
还好,谢昀从来都不曾辜负姐姐,前世所经历的那些苦难,到底还是熬过来了!
晏莹看着姐姐姐夫情意浓浓,不愿去打扰他们,杜若出来相送,见二小姐脚步匆匆,便知她心情大概是不好,也没有追上去。
晏莹心里莫名堵上一口气,总舒缓不出来,一路往大门去,瞧见端王府雕梁画栋,亭台楼阁阔气精致,眸光暗了暗,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
走过转角的拱门就该到大门,晏莹走得急,没注意到前面有人,冷不丁的撞上温暖厚实的胸膛,险些被这力道撞的摔倒。
一双手过来扶住她,清冷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小心!”
晏莹蓦地抬头,撞入一双深邃如墨的眼眸,萧焕棱角分明的俊脸近在眼前。
晏莹心跳猛然加快,往后退了一步,惊魂未定的捂住胸口,意识到眼前人是萧焕,忙不迭的屈膝行礼:“请王爷恕罪。”
萧焕面色平静,收回手波澜不惊的应了一声:“无碍。”说罢便抬脚绕过晏莹往内宅去了。
萧焕算不上和颜悦色,只是想着晏莹乃晏宁二姐,不好冷眼相待,只是下意识的搀扶一把便收手要走了。
他向来不喜与人交流,跟晏莹这个闺阁女子更是无话可说,只是他不知自己简单的举手之劳,却让晏莹心跳加速不止,久久平静不下来。
下人簇拥着萧焕往里走,他一身黑色常服,挺拔颀长的背影格外显眼。
晏莹怔怔的望着他,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
晏绥与谢昀过来时,便是看到她怔愣出神的模样。
看晏莹发呆,谢昀不觉得有什么,倒是晏绥看清萧焕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眼前,以前默默无闻的护院已是龙章凤姿、尊贵无比的摄政王,那清冷高贵的气质,能让人一眼就注意到。
晏绥收回视线,见妹妹还没回过神来,心中略微一沉,露出笑容来:“阿莹,你看什么呢?”
晏莹蓦然惊醒,匆匆收回视线,尴尬的低下头:“没、没什么……”
“没什么就好。”晏绥意味深长的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时辰不早了,咱们回吧。”
夜里晏宁和萧焕说起晏莹的事,有意让他打听打听那吴家公子的情况。
萧焕才沐浴,黑发披在肩头,冷峻的面容难得多了一丝柔和,从前冷漠如冰的人终于有了一丝人气,听晏宁问,也只是淡淡道:“年初吴尚书就给他儿子谋了个官职,监察御史,品级虽低,前途尚可。”
吴尚书儿子名叫吴季,不过弱冠之年,素爱文墨丹青,是个含蓄斯文的读书人。
晏宁也不知有没有见过他,但听杜若私下去打听,除了吴夫人常爱斤斤计较,那吴季为人倒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仗着这端王妃的身份,晏宁尚且还有能力为晏莹寻门好差事,前些日子见过陶姨娘,听姨娘的口气想请她为晏莹的婚事做主。
若是以前,晏宁是万万想去管那些闲事,晏莹嫁什么人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但碍于陶姨娘的面子,想着晏莹年龄确实不小了,也是该相看姻缘了。
想到这儿,晏宁忍不住道:“那你再帮我瞧瞧,过些日子我去问过姨娘的意见,你便让吴家上门去提亲。”
萧焕自然说好,晏宁拿了帕子过来给他擦头发,一面道:“大姐有身孕了,总要有所表示才是,你有时间同我一起去侯府去看看吧!”
“这是自然。”萧焕微微偏头,把晏宁手里的帕子扔到一边,入了秋尚有几分暑热,晏宁只穿着单薄的衣衫,入眼处都是令人着迷的风情。
萧焕眼中染上一丝笑意,把人搂入怀中,头发落在晏宁颈窝,惹得她频频往后躲:“干什么呢!”
“阿宁……”萧焕抬眸看着她,彼此身躯相贴,暧昧热烈的气息升腾起来,他从来不是重欲之人,彼此相处也始终是平淡温和的模样,倒是今日,似有一丝不同。
晏宁正疑惑着,便听萧焕在耳边说:“咱们也要个孩子吧!”
晏宁愣了愣,萧焕的大手已经抚上了腰间,浑身一颤,别的什么事都顾不上了。
“好……”羞答答的应了这么一声,便被人拖着往床上去,不知今夕何夕了。
成婚有些时日,晏宁也没刻意与萧焕提过孩子的事,她知他这些年的不容易。
曾经刀口舔血,如履薄冰的日子,让他浑身是刺,当初裕王府全家惨死的事宣扬的人尽皆知,即便数年之后也能从旁人口中听见只言片语。
晏宁不知萧焕是如何熬过那段艰难的时光,好在历经黑暗,他也依旧不改骨子里的善良。
她原本以为萧焕是不愿生孩子的,想必他也是今日听说大姐怀孕,也跟着生了心思。她总担心萧焕有异样的心思,不管怎么样,萧焕能有与常人同样的想法就好。
意乱情迷的时候,晏宁摸着肚子迷迷糊糊的想,或许有个孩子也不差。
第72章 安王
一场秋雨一场寒, 九月里下了几场雨,便彻底是冷了起来。
冬猎的事渐渐提上日程, 萧焕有得忙碌, 晏宁日日在家中也懒得动弹。
本是个晴好的天气, 打算进宫去看看太后, 却不想才进了宫, 晏宁就听说了有关淑太妃的事。
太后满心疲惫坐在上首, 任由宫女替她捏肩捶背。
从前还是皇后时, 她还没有这么忙碌, 先帝崩逝, 新皇年幼, 所有的重担都压了她身上, 本来就单薄的身体更显羸弱了。
“淑妃的胎, 不太好。”太后闭目养神,晏宁冷不丁听她开口,心口一颤。
“不是已经七个月了吗?”
“她自有孕以来心绪不宁,胃口不佳, 全靠坐胎药补着, 昨儿夜里还见了红。”太后本还年轻,生得花容月貌,是难得一见的美人,但因丈夫早逝,眼中没了光芒,一夕之间就仿佛老了许多。
晏宁并非狠心之人, 听到淑妃不郁,心中难免有所触动,可世事难料,留不住的终究留不住:“若是如此,也只能怪她命不好。”
太后摇摇头,哂笑一声:“我今早去看她,她不愿意见我,还说我无视先帝,故意害了她。”
晏宁一愣,视线落在太后脸上,她看过来,四目相对,勾唇惨淡一笑:“阿宁,你也觉得是我不想让她生孩子?”
晏宁回过神来,忙摇头:“自然不是,娘娘仁善慈悲,必会善待先皇子嗣,是太妃不理解罢了。”
“我和皇上成亲十余载,从王妃到皇后,再到如今的太后,我自问没有苛责过谁。”太后口中的皇上,指的是先帝萧循,即便萧循驾崩已有数月,她私下里是改不过口来:“她埋怨我,不过是把对皇上的气撒在我身上,她原能做个风光无限的淑妃娘娘,好不容易怀了身孕,本还有机会坐上贵妃的位置,可皇上一走,一切都变了,皇妃和太妃的区别,实在太大了……”
一个是帝王后妃,恩宠风光,一个是先帝旧人,谁能略胜一筹,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