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咸鱼六皇子+番外(209)

作者:哈哈怪大王哈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清穿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主角:胤祜 ┃ 穿成康熙嫡次子,我成了团宠 立意:保持清醒,别被权欲迷了眼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不想努力了。厌学逃课,不孝至极。还带坏了一群哥哥弟弟,一起当不孝子!清穿养娃宠文,轻松无虐点。另类康熙,另类九龙,扭转历史,统一世界。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看着哥哥弟弟们兢兢业业当儿子,天天向上当学霸,就为了求得康熙多看他们一眼。 胤祜没有这个烦恼,也不想努力。点击展开

“皇阿玛是个圣明的君王,嘉郡王是为百姓干实事,别说只是在朝堂上上报配方,便是拿了有机肥上朝堂,皇阿玛也只有褒奖他的份!”

“在王御史眼中,皇阿玛是个是非不分的昏君吗?”

不就是给人扣大帽子吗?

王御史会,太子也会,还用的很溜!

高帽子给康熙一戴,又拿民生说事,康熙能说什么?他能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着所谓的斯文吗?

康熙冷眼看着他们俩,还是他熟悉的疯狗儿子。

平时一副好说话的样子,扯到他弟弟头上就发疯咬人。

还真的让太子说对了,王御史只听到四阿哥口中的浊物,就想着揪辫子了,根本没留意到后来说的增产。

这会儿被太子一个罪名扣下来,他老泪纵横,赶紧跪地高呼:“皇上明鉴,微臣一心向着皇上,才怕浊物有辱圣上!”

眼瞅着王御史被太子怼了回去,其他人更不会出头了。

事关民生,谁敢说半句不是?

三阿哥也帮着怼王御史:“王御史拿着朝廷的俸禄,敢问你又为百姓做了什么?你除了站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去揪别人的毛病,也配诋毁为国为民干实事的嘉郡王?”

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康熙也不能指责半句。

他沉吟半刻,才道:“太子所言极是。事关民生,便是搬到朝堂上来,朕也只会夸赞。岂有嫌弃的道理?”

康熙还是第一次知道六儿子在庄子上干了什么。

不过,有机肥能增产两到三成,绝对有推广的必要。

没有什么比民生大事更重要的了!

……

下朝后,康熙立刻派了王小松去阿哥所去找人,从被窝里把胤祜挖了出来,在朝堂上他不能说什么,但私底下必须要说。

民生大事重要,可他心疼儿子!

把胤祜逮过来就是一连串的发问。

“你说说你,让你跟在朕身边干点活,你嫌不能睡个好觉,一天到晚想跑。怎的到了庄子上就不嫌苦也不嫌累了?还不脏嫌?让你早起,难道比那些浊物更难接受?”

“嗐……”胤祜早有准备。

“皇阿玛多虑了,我随便撒点银子,就多得是人抢着帮我干活,我还自己动手跟他们抢饭碗不成?我兜里那么多钱,从指缝里漏一点点出去,就够他们吃一整年了!何必自己受苦受累?”

康熙听后,稍稍放心了一点。

最后还不忘交代:“你若亲力亲为,朕就封了你的庄子!”

胤祜满口答应:“皇阿玛尽管放心,我是个吃不了苦的。”

安了康熙的心,胤祜还是要表现一番。

在南巡之前,又来当小秘书了。

当了几天小秘书,五阿哥的婚期提上日程,胤祜又跑去阿哥所帮忙,忙碌了几天,等五阿哥结了婚才闲下来。

没几天就是两个崽崽的周岁宴。

皇后在钟粹宫里摆了酒,宫里大大小小的主子都过去喝喜酒,两个崽崽该有的抓周礼也没有含糊。

长桌上铺了红绸,上面摆着大大小小的东西。

有金银玉器和算盘,也有木雕的小马和刀剑,应有的东西一点也没有落下,准备得很周全。

胤祜和胤祈一个抱着一个娃。

等吉时到了,各自把崽崽放到长桌上。

大胖抓了把小弓,二胖拿了胤祜放的迷你小农具。

喜得胤祜抱住二胖就亲了两口,“不愧是我的崽,要继承阿玛的种田事业,庄子上的地就留给你种了!”

其他人表情古怪,纷纷看向太子。

就算过继出去,可到底是他亲生的,能看着亲儿子去种地?

之前胤祜说在庄子上种地,其实没多少人相信,都觉得康熙不会答应,但自从有机肥上了朝堂,就不得不信了。

可惜让他们失望了,太子非但没反对,还笑出声来:“等二胖再大一点,你带他去庄子上玩泥巴!”

亲弟弟能去种地,亲儿子有什么不能的?

皇后就更不会反对了,“是要从小培养。”

他们三人三言两语就定下了二胖未来的路,当然了,也只是暂时的,以后二胖想走别的路他们也不会阻拦。

胤祈总觉得二胖前途堪忧。

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让大胖远离六哥!

六哥有皇阿玛宠着,就算种地也不愁前程,太子哥哥对大胖和二胖可没那么宠爱,他们去种地就完了。

他必须要看好大胖!!

……

三月初十,南巡队伍出发了。

几个想跟去南巡的皇子最近经常去康熙面前刷存在感,康熙带了胤俄和胤祹,还心疼胤祈把他也带上了。又因为南巡队伍里有太后,当然少不了太后养大的五阿哥。

其他的皇子留在宫里,太子监国,还要看顾一群弟弟。

南巡队伍刚出发两天,詹事府的商队也出海了,趁着康熙离京,太子把胤禟打包送上了出海的商队。

弟弟嘛,都是苦力,长大了就得干活。

胤祐和胤秚逃不过被奴役的命运。

之前他们是读三天书,再干三天活,这会儿康熙出京了,太子大手一挥,直接给他们放飞了。

“皇阿玛回京前不用去上书房了,正好五弟和七弟不在,你们几个是同窗,说什么也不能落下他们。”

康熙不在家,一群皇子都被太子放出去浪了。

等密信送到康熙手里,他暗骂了太子两句:“一群还没结业的弟弟,他也好意思把他们抓去干活?”

让胤禟随商队出海,康熙也没有怪到太子头上。

胤禟向来跟胤俄和胤祹形影不离,那两个每天来他面前献殷勤,就为了跟南巡队伍出来玩,独独胤禟不来。

臭小子,早就打定主意想出海!

康熙倒是没有太多担心。

大清火力够猛,出了海也无人敢欺辱胤禟,十几岁的人出去见见世面也不错,胤禟自幼开始学洋文,也该用到实处。

没生气,但不妨碍康熙作戏。

晚上在驿站休息,康熙黑着脸,把密信丢给胤祜。

“你看看你哥哥做了什么?”

“胤禟才多大年纪,就让他跟着商队出海!还有胤禟这个不孝子,一声不吭就溜到海外去了!海外有什么好的?一群未开化的猴子有什么好稀罕的?他跑去海外看猴子吗?”

胤祜被他吼得一愣一愣的。

嘴好毒!海外的人都成了猴子!

康熙的怒意是装的,但胤祜不知道,怕他回宫后找亲哥算账,匆匆看了眼密信,赶紧站出来表忠心。

“胤禟还小,不懂事。他学了洋文总得有用武之地吧?让他出海看看猴子也好,才能深刻的认识到大清的好!最迟到秋天,保准他哭着回来,这辈子都不想看猴子了!”

“你也觉得那是猴子?”康熙问。

“我年纪小,阅历不足,没见过世面。皇阿玛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多,我当然信。皇阿玛说他们是猴子,他们就是猴子!”胤祜毫不犹豫地点头,小表情别提多真诚了。

“洋人一身毛,可不就是猴子?”康熙终于满意了,还不忘说教,“你万万不能出海与猴子为伍!”

“我舍不得皇阿玛和我的地,我哪也不去,就守在大清种地。”胤祜把密信揣进怀里,假装没这回事。

“你是个孝顺的,你那些兄弟都比不上你!”

又到了熟悉的捧一踩所有的环节,胤祜笑着接受。

……

万寿节是在南巡途中过的。

简单的办了几桌酒席,又给封了红包人手一个,包括随行的侍卫都有,这几年康熙的私库膨胀了,南巡队伍上千人,封起红包来半点都不含糊,最外围的人也有六两六钱的银子。

胤祜藏了个小心机,没有主动暴露自己的红包有多少。

先瞄了瞄同行的兄弟。

五阿哥收到一千两银票,和几个弟弟交流了一下,得知他们都是一千两,就没问胤祜了,以为他跟他们一样。

胤祜捂紧荷包里的一万两银票,闷声发大财。

亲爹果然是亲爹,出手真大方!

万寿节过后,又再次上路,康熙这次南巡也是为了巡河道,去年詹事府推出水泥就应用到河道上了。

目前是分段修,想覆盖整个大清至少得八到十年。

水泥河道未覆盖,但不妨碍康熙出来巡视,每年户部要要掏大笔银子修河道,还每年溃堤,总要出来巡视一番。也看看下面的官员有多少是干实事的,又有多少中饱私囊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