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咸鱼六皇子+番外(186)

作者:哈哈怪大王哈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清穿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主角:胤祜 ┃ 穿成康熙嫡次子,我成了团宠 立意:保持清醒,别被权欲迷了眼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不想努力了。厌学逃课,不孝至极。还带坏了一群哥哥弟弟,一起当不孝子!清穿养娃宠文,轻松无虐点。另类康熙,另类九龙,扭转历史,统一世界。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看着哥哥弟弟们兢兢业业当儿子,天天向上当学霸,就为了求得康熙多看他们一眼。 胤祜没有这个烦恼,也不想努力。点击展开

大多数都在观望,不说支持的话,也不想反对。

也有少部分人持反对意见。

第一个跳出来的人是户部尚书马齐,“太子殿下,国库紧张,恐怕支撑不起一场海战……”

马齐的话还没说远,裕亲王像听了个极好笑的笑话。

先是一阵大笑盖过了马齐的声音,等马齐收声后,他嘲讽道:“以前国库借出大笔银子,怎么不见你跟他们说国库紧张,不能再借了?如今欠银陆续收回,你倒是跳出来了?”

在国库借过银子的官员都不吱声了。

看看裕亲王,又瞄一眼龙椅上的康熙。

另几个想反对的人马上就怂了,一个个缩了回去,瞧着裕亲王半点面子也不给马齐,唯恐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马齐像吃了只苍蝇一样,马上就闭嘴了。

已经挑起了话头,裕亲王岂能轻易收手?

裕亲王不但追着他不放,还火力全开:“往外借的时候,国库有的是银子,随便他们借。富察大人是个好人!”

一声接一声的嘲讽。

“如今要打仗了,就没得银子了是吗?”

“你倒是会做人,自从你当上户部尚书,这一年来外借的银子,能赶上之前五年的。拿国库的银子给你做人情,你可真会充大尾巴狼!谁不称富察大人会做人?”

“你的好名声与好人缘,不过是国库的银子堆砌的!”

“呵,把国库当成你富察家的私库了?谁给你的脸?!”

裕亲王火力太猛,用不着太子开口,已经把马齐怼得哑口无言,偏偏他说的还是实情,没有冤枉马齐半句。

以往马齐有个好人缘,在朝堂上不说一呼百应,但从来不缺同党,自从他当上户部尚书,人缘就更好。

但此时此刻,谁敢帮他说话?

裕亲王怼马齐的这番话,也说进了康熙心坎里。

只句了一句:“国库还有多少银两?”

第128章 、打东瀛

马齐的里子面子都被裕亲王扒了下来,俩人没什么过节,纯粹是裕亲王看不上他的作为。再加上太子主张要打东瀛,康熙显然是默许的状态,又有两个皇子被刺杀在前,不管是以朝臣的角度还是一个伯父的态度,他都必须站在太子这边。

换成别人去怼,多少有些顾虑。

马齐位高权重,让其他人怼他,说话多少会藏几分。

让太子亲自下场,又太掉价了。

裕王斜着眼睛瞅着马齐,见他迟疑了一瞬,才开口:“回皇上,国库存银不足九百万两。支撑不起一场海战。”

听听,怼到这个份上,还死咬着!

这回不用裕亲王了,太子问:“富察大人未将归还的国库欠银算在里面吧?据孤所知,前日第一批归还的欠银足有二百多万两!若将欠银算进来还不足九百万两,孤倒想问问富察大人把持户部这一年多究竟干了些什么!”

“归还的欠银只二百万两,这点银子供不起一场海战。再者,连年天灾不断,若是掏空国库去打仗,下次遇到灾情,连赈灾银子都掏不出来!岂不乱了民心?”马齐道。

他说得大义凛然,实际上,谁不知道他的小心思?

去年大贝勒带着商队归来,马齐想将大贝勒带回来的财物归国库所有,太子没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将那笔财物瓜分。

不但扫了马齐的面子,那笔巨款一文钱都没进国库。

另有詹事府的玻璃生意日进斗金,太打眼了。

马齐上任户部尚书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康熙提起玻璃生意应当归户部管,不该由詹事府把持。

结果被太子挡了回去。

这老匹夫记仇是其一,惦记的还是詹事府的银子吧?

他口口声声国库拿不出银子,不就是想让詹事府掏钱吗?

低调已久的索额图站了出来,反口讥讽:“还了二百万两,就只有二百万两?昨日还有一批人想要还钱!”

赫舍里家不想太招眼,但在朝堂上依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若被刺杀的人是别的皇子,他绝不会多说一句。

但六贝勒是太子的亲弟弟,也是赫舍里家族的亲外孙。

别看六贝勒没入朝堂,他活着,就是太子的势力。他若是遭遇不测,朝堂后宫的格局就要变一变了。

赫舍里家族是最不希望胤祜出事的人。

等众人看过来,索额图又继续说下去:“东瀛刺杀皇子,打的是大清的脸!弹丸之地,敢挑衅我大清,这一仗本就该打,还要狠狠地打!打到其他小国见了都不敢再跳!”

“富察大人一而再地说国库没钱,詹事府已经掏银子造好了战船,户部只要准备粮草军饷和武器的费用!”

“若连这点事都办不妥,本官就该质疑富察大人的能力不足以把持户部,该皇上另外举荐一位户部尚书了!”

被裕亲王怼了,又被索额图怼。

马齐转头就想对康熙表忠心:“皇上,奴才……”

他那点私心,连康熙都看得明明白白。

说实话,康熙也挺看不上马齐的作派,詹事府的银子,连他都不惦记,哪轮得到一个奴才去惦记?

“行了!”康熙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打断他接下来的话,又道:“这一仗不打,置大清与朕的颜面于何地?必须打,还要狠狠地打!昨日那批要归还的人,下朝后去户部还钱。”

底下的人纷纷应和。

特别是昨天背了黑锅的人,他们在宫门口跪了许久,进宫后又被皇上数落,还降官的降官,降爵的降爵。

罪魁祸首就是东瀛!!

再者,欠下的银子迟早要还。

皇上给了还钱的门路,再拖着不还就是傻子了,指不定还能闹出什么事来,被摘了脑袋当例子都未可知。

“户部的存银先不动,打仗用归还的欠银。”康熙说着,目光落到一群武将身上,“这一仗,谁去打?”

不等下面的武将回应。

他又道:“下朝,有意的人回头来找朕!”

海战不比陆战,威海建了一支可海战的水师,大贝勒是个合适的人选,可他人去了喀尔喀尚未归来。

下面呼成一片:“恭送皇上!”

走出金銮殿,康熙就派了王小松通知四阿哥,让四阿哥带上账本和他的帮手去户部收银子。

之前想晾他们几天还说得过去。

如今要用得到银子,也不能晾着那些人了。

当务之急是把银子收回来。

……

康熙回到上书房。

刚过了一刻钟,就听刘太监道:“皇上,太子殿下求见!”

康熙道:“宣!”

太子进殿,行了个礼。

“皇阿玛,东瀛一战,儿臣想亲自率领水师前往。另外,带上五弟和七弟出去见见世面,望皇阿玛应允!”

“你?去打仗?”康熙愕声问。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又听太子重复了一遍。

“儿臣想亲自率兵攻击东瀛!”

康熙又一次想起太子说过,要带着弟弟远走海外,不禁怀疑起他的用心来,不仅自己要去,带要老五和老七去。

现在没提小六,没准出发时就捎带上了。

他语气中满满都是疑问:“保成,你就那么想逃离大清?”

太子解释道:“皇阿玛误会了。儿臣只是想攻打东瀛,并非一去不回。大清有儿臣的阿玛额娘,还有弟弟与福晋。他们都在大清,大清就是儿臣的根,儿臣岂敢不归?”

康熙盯着他看了又看,虽然他的儿子个个文武双全,太子处理政务是一把好手,却从未展现过军事天赋。

当然了,他对火器有一定见解,但领兵打仗是另一回事。

康熙还有自己的疑虑,他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又道:“你是大清太子,是一国储君。你不能去!”

“皇阿玛的儿子个个都是贤能,只是尚未长成。若儿臣有个好歹,皇阿玛再揪一个弟弟培养就是了!”

其他国家,太子未必想自己去。

东瀛不一样,百年耻辱,隔世依然恨之入骨。

虽然有爱新觉罗家的后辈不争气的成分在里面,但东瀛必须死!

重来一世,他要将耻辱还给东瀛!

这一世兄弟和睦,哪怕他死了,不管谁上位,他相信皇额娘和弟弟都能过得很好,就是有些对不起他福晋。

顿了下,太子又低声道:“四弟是个好人选。万一儿臣遭遇不测,皇阿玛可以考虑一下四弟。只是有一点,让他多生几个儿子,还要好好教导,别养出个败家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