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咸鱼六皇子+番外(175)

作者:哈哈怪大王哈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清穿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主角:胤祜 ┃ 穿成康熙嫡次子,我成了团宠 立意:保持清醒,别被权欲迷了眼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不想努力了。厌学逃课,不孝至极。还带坏了一群哥哥弟弟,一起当不孝子!清穿养娃宠文,轻松无虐点。另类康熙,另类九龙,扭转历史,统一世界。 穿成康熙嫡次子,胤祜看着哥哥弟弟们兢兢业业当儿子,天天向上当学霸,就为了求得康熙多看他们一眼。 胤祜没有这个烦恼,也不想努力。点击展开

但他们太年轻了,只能跟着混。

胤祜问:“五哥和七弟还没结业!”

太子道:“不妨事,耽搁的学业随时可以补上。实战机会不是随时能有的,能跟去历练,肯定要抓住机会。”

四阿哥沉默地走在一边。

过了良久,他才开口。

“众多兄弟都有自己的目标,太子哥哥放眼海外,大哥想率领大清的将士打遍海外,三哥想为大清培养各种人才,六弟想让天下百姓吃饱饭。我是不是格局太小,也该去海外闯荡一下?”

“四哥想肃清朝堂,怎么就格局小了?”胤祜奇怪地问。

“比起你们,我的目标不够大。”

“四哥别瞎说。”胤祜道:“朝堂上的蛀虫一窝又一窝,皇阿玛厚待老臣,又讲究颜面,国库欠银多达千万两,我们兄弟又急又气,他还跟个没事的人一样,一点都不上心。”

如今已是康熙三十二年。

中年康熙目前没有昏庸的迹象,死爱面子这一点从来没变过,甚至有点变本加厉的样子。

国库快被蛀虫掏空了,他也只是一句让太子他们放手去做。

他自己呢?一点表示都没有。

别问,问就是不想寒了众臣的心!

太子他们想收回欠银,只能造出好东西相…诱,詹事府造再多东西都不如康熙拿出个强硬的态度来。

追个债还得以利相…诱,就很气了,真的欠钱的就是大爷!

胤祜撇了撇嘴角,也放轻了声音。

“国库欠银千万两,都不见他有所行动。想等皇阿玛收拾蛀虫?下辈子都等不着!好在我们有四哥,四哥有这个心,又是这块料子,我们在等四哥成长起来削死那帮蛀虫!”

四阿哥赶紧捂住他的嘴。

小声告诫道:“六弟小心点,别在外面编排皇阿玛。”

这种话在心里说说也就算了。

怕的是隔墙有耳,被人抓住把柄。

太子也道:“四弟不必妄自菲薄。不管走哪条道,我们所有兄弟的心是一样的,都希望大清越来越好。肃清朝堂这条路,比别的路更难走,四弟深明大义才愿意走这条路。”

四阿哥被安慰到了,“多谢太子哥哥,是弟弟想岔了。”

……

兄弟三人结伴走在东一长街。

路过承乾宫,四阿哥要去看望佟嫔,就剩下太子和胤祜。

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胤祜背着手走在前面,太子跟个影子一样跟在他身边,他们姐弟三个很久没聚过了。

进了钟粹宫,胤祜跟皇后汇报了一下自己在庄子上的生活。

零零碎碎,只想表达一句话,他吃好得睡得也好。

但是皇后不信,让厨房做了一大桌胤祜爱吃的,又使劲给他夹菜,碗里快堆成小山了,她还在絮叨。

“多吃点,你在长身体,平时干活运动量大,消耗也快,营养要跟得上。庄子上没有好食材,就让人找内务府。咱们自己给银子,让他们代买食材每天给你送新鲜的。”

“我庄子上什么都有。”胤祜道。

太子被冷落在一旁。

胤祜消灭了碗里的小山,皇后又给他堆了一座小山,他吃饱了还在往嘴里塞,这沉重的姐弟情,他快吃撑了。

好在亲哥懂他,帮他转移了话题:“地里怎么样了?”

“地里?只能用有机肥催一下产量。水稻这几年肯定不会有结果。育种太难了,水稻花又小,一穗至少有一百多个花,我一个人一天能搞多少?而且条件受限造不出氮肥,没有化肥,就算搞出新粮种,产量也高不到哪里去。”

不是他说丧气话,现实如此。

技术是其一,还有环境污染呢?

想想后世灭绝的动物,就该知道青山绿水多可贵。

皇后终于放下了筷子,她问:“土豆和红薯呢?”

“土豆和红薯我都种了。土豆容易感染病毒,如果当主食一家人的指望都在土豆身上。万一出事,就会颗粒无收,百姓吃不上饭肯定会暴…动。可以在山上开荒,但也不能连种。”

土豆是值得推广的,只是不建议当主食。

红薯除了储存难,还要轮作,育种时注意一点基本上不会有问题,就是吃多了难以下咽。

只有米面百吃不厌。

太子听后直笑:“能吃饱饭就行了,口感不重要。再说了,红薯的吃法很多,换着法子吃也能换换口味。”

连饭都吃不饱,谁还在意口感?

……

太皇太后忌日一过,胤祜又回到庄子上了。

今年有女儿参选的人家都等得心焦,一直盼宫里的消息。

可惜久等不到,直到五月底才盼到好消息。

康熙连下圣旨给几个儿子赐婚。

四阿哥和七阿哥兄弟二人收获满满,康熙给俩人各指了个正室,和两个侧福晋,另外还有三个格格。

仔细去看,康熙给他们相中的秀女,除了正室模样端庄,侧福晋和格格都是长相平平,看起来富态又好生养的那种。

给两个儿子送那么多女人,康熙的目的昭然若揭。

五阿哥和八阿哥定下了嫡福晋,又指了两个格格。

太子和大贝勒还有三阿哥各一个侧福晋和两个格格。

在所有年长的皇子里,别人的后院或多或少进了两个人,而原本的热门人物六贝勒什么都没捞到。

六贝勒后院里干干净净,连个侍妾也没有,皇上和皇后娘娘不给他安排女人,他自己可能没开窍。

也有人怀疑他身体有问题。

六贝勒从小就有体弱之名。

因为体弱,比其他皇子晚入学,时不时就要休养几天。

以前见他活蹦乱跳的样子不像个体弱之人,可如今比他小的七阿哥和八阿哥都有福晋有格格,他这个当哥哥的却跟个和尚一样不近女…色,难不成他的体弱是真的?!

越想越有这种可能。

他从上书房结业一年,还在游手好闲,肯定是体弱的原因。

众说纷纭,越传越离谱,还传到民间去了。

传到最后,就成了胤祜命不久矣。

康熙派人出宫打听了,打听到的流言不下十种。

他当下便是一声冷笑。

“那些狗东西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家里有没有适龄的女儿,或是没指给小六,就在抹黑小六的名声!”

他儿子身体有没有问题,他比谁都清楚。

不过,体弱之说最开始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倒也不好自打自脸的反驳流言,只能制造更大的消息转移目光。

那些传谣言的人,早晚会把巴掌扇到他们自己脸上。

他儿子不但会长命百岁,还会儿女成群,会封亲王。是他们一辈子企及不了的高度,让他们酸去吧!!

康熙亲自去庄子上看望胤祜,见他穿着草鞋,带着斗笠,顶着毛毛小雨在地里忙活,就更气那些造谣的人了。

胤祜听后,浑不在意。

“没事,就当我体弱呗。”

他不在意,康熙在意啊,他当时为了省事给儿子冠上体弱之名,就觉得对不起儿子,“是皇阿玛对不起你。”

其实胤祜早就听说了。

太子给他捎了信,让他安心。

亲哥还是很靠谱的,六月初二詹事府造的怀表和座钟就要上市了,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聚集在怀表和座钟上,还有詹事府新出的规矩——黑名单。

就不会有人盯着胤祜不放了。

他拉着康熙就走:“皇阿玛,去尝尝我种的黄瓜。”

俩人走在田埂上,路边的小草湿漉漉的,也打湿了康熙的靴子,他跟着胤祜来到种黄瓜的地里。

一片绿油油的黄瓜藤爬到竹竿搭的架子上,翠绿的叶,嫩黄的花,藤上还悬挂着一条条有大有小的瓜。

“皇阿玛在这等我。”

胤祜钻进地里,摘了几条大一点,将近成熟的。

给了康熙一条,还给后面的魏珠和王小松各一条。

俩人受宠若惊,“多谢六贝勒!”

胤祜笑着露出一口小白牙,“不用客气。边上这一排都是我亲手种的,还没人吃过,你们运气好让你们尝个鲜。”

一边说,还指了指地里的黄瓜。

他那骄傲的模样,和晶亮的眼眸,给人一种他不是在说黄瓜,而是告诉他们那是他打下来的江山。

康熙怔怔地望着他。

他心里在感叹六儿子还是个孩子,种了一排黄瓜就值得他开心了,只有小孩子才会这么容易得到满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