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式自卑[重生](29)
更惹人遐想的是,站在台上的两个人,在成绩公布时同时转身看了一眼投影,又意味深长的对视了一眼,默契不言而喻。
主持人敏锐的嗅出了,这两个人认识,并且关系匪浅。
主持人道:“其实,在二等奖、三等奖诸位优胜者中也存在同分的情况,评审老师们并未提出附加赛的申请。但两位的成绩实在难分高下,应举办方要求,需要在颁奖之前举办一场附加赛,不知道二位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季良平那个冰冻三尺、惜字如金的人,果然没有率先开口。
萧乐暗暗叹了一声,本着救场主义者的精神,接过主持人分发给她的麦克风,道:“您可能已经从参赛信息中知晓了,我们来自一个省队,之前的省赛中我就见识到了季良平的绝佳水准,不同于我的严重偏科,他是一位全能型选手,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在自己的领域胜过他。”
季良平被萧乐一个“胜”字激发了斗志,他目光迥然,乌黑的眸子死死盯着萧乐那副从容的样子,一字一句道:“感谢您的夸奖,但非常抱歉,赢的人会是我。”
萧乐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她憋住笑,不晓得季良平抽什么风,突然在用词上十分“尊重”自己,让她后背发毛。
主持人也惊了惊,最后笑盈盈的公布了附加赛的规则。
台下,所有认识、不认识季良平的人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味儿,不晓得这二位是真的一心求胜,还是应举办方要求故意演绎那么一出好戏……嗯?怎么感觉带剧本的综艺都没这场比赛好嗑?
季衡作为最了解季良平的人,惊讶了好一会儿才悠悠回神。他家儿子受过良好的家教,就算是心底再厌恶一个人,也会在措辞上保持涵养。然而,良平有个尤为突出的毛病,越是对待那些令他咬牙切齿的人,用词就越是恭敬有加,尽管语气可能不太友善。
所以……萧乐那个小姑娘竟然三言两语,便让自家儿子的情绪失控了?
他有些不确信,却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准备欣赏接下来的附加赛。
附加赛的规则也很简单,评审员们给出一个话题,两位参赛者分别站在正反方的角度进行辩论,最后,令对方哑口无言的人胜出。
规则简单,不代表操作起来简单。
对抗赛不仅考验词汇储备量、表达流利度,还考验逻辑性和常识判断。
他们既要言之有理,又要接的上对方的前文,还要用正确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想法。
一群观赛者倒吸了一口冷气,纷纷感慨大神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他们还只是初中生诶,全国那么多个省市,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有一些省份的学生就算是高中毕业都达不到今日二等奖获得者的水平。
两个被暗地里称为“神仙”的参赛者,采取抽签方式决定了自己是正方还是反方。
而后,幕布上亮出了本次辩论赛的话题——如何看待中学生与互联网。
季良平是反方,要阐述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危害。
萧乐作为正方,要表达互联网有利于中学生成长。
台下众人唏嘘,这危害倒是好说,可益处就……相信在座有过半的老师觉得,互联网在孩子眼里等同于游戏,孩子玩电脑是不务正业,游戏是毒蛇,玩游戏的孩子就是半只脚陷进了泥潭的人,尤其是半夜不睡觉、□□头出去泡网吧的学生,如果没人开导会一辈子没出息。
萧乐听着台下人议论,也明白了,在这个时间段,互联网在家长眼中并非良师益友。
季良平蹙着眉,对这个话题相当不满意。
“一个合格的话题,应该是正反方势均力敌,”季良平握着麦克风,与台下的评审员逐一对视,以表达自己的郑重,“可这个话题一边倒太严重,将此作为全国赛的附加赛、并因此分出第一第二,诸位评审老师是在考验我们的运气吗?”
他的目光称得上凌冽骇人,甚至还有质问的意思。
评审官们面面相觑,还有几位忍不住笑出声来。
“运气也是冠军必备的能力,”一个评审官接过季良平的质问,“如果连运气都没有,如何证明他的冠军身份?”
季良平不想就这种无聊的问题争论不休,他转脸看向萧乐,那个抽中正方就决定了站在劣势位置的人,竟然还笑的一脸傻相。
萧乐关掉麦克风,嘴唇翕动——你不用计较这些,这是我俩的比赛,仅此而已。
他陡然睁大眼睛,一脸难以置信。
萧乐竟然还有闲工夫安慰他?
破天荒的,季良平唇边绽开一个清浅的笑,他只在心底做出了回应——
那、好……我的对手。
第31章 . 跑题 季良平:纯属自愿
那天, 参加比赛的人都以为两位神仙先后放出“狠话”后,他们会展开一场你追我赶的殊死搏斗。
所有人都没料到,一场命题为“对抗赛”的附加赛,会被二位神仙做出了别样的诠释。
“互联网在多数人眼中等同于电脑游戏。当下, 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 电脑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 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 并为了计算机中虚无缥缈的数据、排位, 献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互联网之于中学生,无异于洪水猛兽。”
不同于起初登台的沉默,季良平率先引开话题。
萧乐注意到季良平刻意放缓的语速, 她笑笑, “的确,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虽是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具,对于心智不成熟的中学生而言,具有不利的发展诱导性。”
台下听得懂的参赛者,连同评审官都目瞪口呆的望着萧乐, 近乎觉得萧乐要自我放弃、跟着季良平阐述反方观点了。
“但是, ”萧乐话锋陡转,“这种偏见,来自于人们对网络的片面认知。互联网吸引大多数中学生的地方就是其新鲜趣味性, 中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一个未知的新世界, 他们在那里可以同全国各地的人探讨同一话题, 可以透过漫漫人海,寻到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人……而这些,看在家长们眼里只是沉迷网络。也因此,那些为了游戏花钱、逃课的学生暴露出严重问题时, 家长们首先冒出的念头,就是互联网是有害物,电脑是阻绝孩子健康发展的毒药。”
评审官们松了口气,好在萧乐还有斗志,赞同季良平的观点同时还能来个“但是”,不然本场比赛就要以“萧乐丧失比赛意志”而告终。
季良平认真的听了萧乐的长篇大论,在萧乐话音落下后,竟然还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顺着萧乐的思路分析了一会儿,才阐述自己的观点。
萧乐捕捉到了季良平话中的关键词,认真的分析着。
不知道萧乐是故意的,还是真的没话说,每次轮到她反驳,总会在“但是”前面加上大量的反方言论,评审官们一次又一次觉得,萧乐已经丧失对抗斗志、这次辩论可能要结束了。
……
台下人渐渐发现,这两个人不像是在辩论,而像是在交流。
他们没有过于激烈的氛围,没有慷慨激昂的语气,没有强烈表达自己意图的手势,全程都是不温不火的进行,一方陈述完观点,另一方甚至会对其观点进行总结、回应。
他们先是探讨了互联网在家长眼中的不良印象、对中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又讨论了当前互联网存在的弊病漏洞,接着还提出了一些净化网络的建议,最后畅想了互联网和中学生和睦共处、互相促进的未来蓝图。
抛开台上有两个人,这些运用了高级词汇、难度句式的词句汇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篇经过精心设计的演讲稿。
不仅仅是台下评审老师,连季良平都在感慨,萧乐路子太野,他是故意被萧乐带跑偏,并且乐此不疲、荣幸之至。
被迫转型的辩论赛末尾,两人好似早就商量好一般,各自说了句不痛不痒的废话,一齐宣布他们的讨论就此结束。
评审官们眼皮子狠狠抽了几下。
有人不甘心自己拟好的比赛形式被生生扭曲,有人无奈于两个小孩儿的默契,有人被超出初中生英文水准的谈论会所折服,更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鼓起了掌,带头的,是演讲比赛时追问了萧乐半天的评审官陈老师。
陈老师对身边的同事扬扬眉,道:“我就说嘛,我这次运气好,抽中的考场里竟然有两个奇才,你瞧瞧他俩配合的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