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65(17)

几分钟之后,姜晚拿到了代领抚恤金的证明,她收了结婚证户口本,然后说道:“你给虞美琴带个话,过几天我带孩子上门看爷爷。”

顺便给她上上紧箍咒,她婆婆的嫁妆该还回来了。

姜晚和顾北川给抚恤金领了回来,又去信用社给两个孩子都存上五年的定期,一人一张存单,等他们俩到了十八岁,这笔钱加上利息,就归他们自己支配。

姜晚跟顾北川说:“你看我这么安排妥当吗?”她在最初的那个梦里面看到后世社会飞速发展,物价也不是现在的收入能想象的,但那还有好几十年,至少等孩子十八岁之前,物价还是稳定的,钱还是值钱的。

“很妥当,家里的事你做主。”顾北川低下头抱起孩子,心口涨涨的,这样的媳妇真好,她要是永远都想不起来该多好。

到了家,姜晚看到厨房门口放着两个袋子,一个里面是大米,还有一袋是杂粮和土豆。

她好奇的道:“刚来的那天每家发了五斤大米,还给了点新鲜蔬菜,我还以为这个月的口粮都是大米,没想到三分之一都是杂粮啊。”

顾北川笑,后勤部也不富裕,他帮着她把粮食拎到厨房里。

“那是照顾你们新来的家属才一家多给五斤的细粮,下个月就全部□□,粮票副食品票,各家去供销社凭票购买。”

那就更艰难了,有票有钱那也要供销社有才行啊,靠着部队的后勤部,家属大院才没像外面那样,半个月都需要啃粗粮,姜晚也能理解后勤部的难处,自己买就自己买吧,总能想到办法给三个孩子喂好。

她给那三十斤大米倒进米缸盖好,土豆红薯小黄米都放在不同的缸里,免得给老鼠糟蹋了。

“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海岛的物资丰富呢。”这边是亚热带气候,冬天都能有十几度,她以为蔬菜粮食是不缺的,原来不是吗?

顾北川跟她解释道:“离岛上有全国第三大的农垦兵团,还有橡胶园,能耕种的土地本来也不多,物资也要往外运。”全国都凭票供应粮食副食品生活用品,离岛也不例外。

姜晚指着前后院子说道:“那自己家院子里给种菜养鸡养鸭吗?”

顾北川愣了愣,“这倒没说不给养,不过你能伺候的好瓜果蔬菜苗?”以前,他这个媳妇下个雨都不出门的,打结婚证那天下了雨,她死活都要改天,嫌泥点子会弄脏衣服。

就这?她还要自己种菜养鸡养鸭,他怎么不信呢?

姜晚高高兴兴的安排上了,“那我就自己种菜,自己养鸡吃肉。”

顾小鱼在旁边接了一句,“婶婶,鸡不留着下蛋吗?”以前在老家,二娘娘是从来不舍得杀鸡吃的。

姜晚点头,“你说的有道理,那就一半留着下蛋,一半留着吃肉。”

一大一小哈哈大笑,仿佛能看到不久之后吃肉吃鸡蛋的日子。

这么苦的条件还要养三个孩子,还笑的那么开心,顾北川脸上的笑容都明显了很多,指着院子里那一堆堆码放好的青砖碎石说道:“你拉这么些个青砖回来做什么?”

“听说岛上一年有五六个月都在下雨,到处都是湿哒哒的泥水,我想把院子给铺起来,孩子们下雨天也有的玩。”

嗯?媳妇儿到底还是爱干净,讨厌泥浆,他问道:“你是要全部铺上吗?”

正好有三天的假期,给媳妇把这院子都铺好了。

要铺青砖院子,地坪需要挑土重新做水平,过几天就要下雨,得抓紧。

姜晚说道:“不全铺,四周空一圈我要种菜,还要再搭一个葡萄架子,最好在墙角再种上一颗橘子树,对称的,种两棵吧,我喜欢橘子,春天开白色的花,夏天青色的果,秋天金黄一片,然后就能吃橘子了,还能做橘子罐头。”

顾北川嘴角扬起笑来,“好。”

她给顾北川拉到后院,“后院要搭个鸡棚养鸡鸭,搭一个简易的淋浴间。”

顾北川点头,工程越说越大了,媳妇这是真打算长住,不然何必麻烦,他默默点头,“行,还有吗?”

“暂时就这些吧,还有个事,等你假期结束我带孩子去顾卫国那。”

顾北川又一愣,在服务社的时候,他还以为媳妇只是随口说说,“那你现在就去,过几天下雨的话路不好走,正好等你回来院子我都给你弄好。”

姜晚笑盈盈的看着他说:“你好不容易几天假,我舍不得走。”

顾北川:……

他扭过头,打算去借工具回来挑土填院子,声音有些微颤,“这几个月都不会往外出任务了……”

姜晚盘算了一下,择日不如撞日,她也怕下雨天路不好走,那就明天去云城吧。

“那行,我明天就去。”她慢悠悠的说道:“家属院分给咱们家的三间瓦房,中间是堂屋,东西是卧室,只有两间房,以后你想怎么睡?”

顾北川心想这他怎么说,反正新婚夜是被赶出去的,他怎么知道媳妇现在是个什么想法。

男人的脸上有可疑的红晕,姜晚抱着顾小鱼笑的不可抑制,“小黑鱼,你叔叔是不是很可爱。”

“不,婶婶你不能这么形容。”小黑鱼一本正经的纠正道:“男孩子才可以说可爱,叔叔是男人了。”

听到媳妇和小黑鱼的逗趣,顾北川觉得脸上烧的有点厉害,加快脚步出去借工具去了。

第13章

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挑土,给前后两个院子的地坪做平,天也黑透了,因为明天要带孩子去云城,许主任送过来的蔬菜姜晚全给炒了,拍了个凉拌黄瓜,炒了个西红柿炒鸡蛋,芹菜炒小白干,鱼丸虾皮紫菜汤,蒸了个杂粮饭。

“顾北川,一会吃饭了啊。”姜晚手脚麻利走到厨房门口喊了句,又折回灶台上忙起来。

顾北川从地上直起腰来,厨房里的饭菜香味勾的人越发的饿,他走到门口,看姜晚在灶台前麻利的切菜,小刀在灶台下烧火,小风和小鱼围着她递油递盐,顾北川被这一幕晃了眼睛。

他知道姜晚会做饭,不过结婚的那天,妻子站在民政局门口就表过态了:我一不给你做饭,二不给你看孩子。

姜晚一回头,看顾北川站在厨房门口,他个子高,厨房门又低矮,得弯腰低着头才能进来,她笑,“你洗手啊。”

顾北川收回视线,说道:“我给用完的工具送给丁叔就回来。”

丁尚农家刚巧在吃晚饭,看到顾北川来了,丁婶子忙拿了碗筷,“小顾在这吃吧。”

顾北川忙说不用,“家里做好饭菜了。”

丁尚农是驻地军医院的外科医生,看顾北川犹犹豫豫的没平时果断,放下碗筷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听说你媳妇不闹离婚了?”

“嗯。”顾北川说道:“她说在老家磕到头失忆了,性格变了好多,不闹了。”

“这是好事啊。”丁尚农说道:“好好过日子不好吗?你愁啥?”

顾北川抬起头,叹了口气,“如果想起来,性格还会变回去吗?”

顾北川就是丁尚农接生的,1940年顾北川的母亲动了胎气早产,要不是丁尚农及时给做了剖宫手术,顾北川可能就活不下来了,他待顾北川跟亲儿子一样,顾北川有事也不瞒着他。

丁尚农思忖了一会,“这不太好说,有机会你带她去京市的医院,找个脑科神经科的专家看看。”

至于能不能恢复以前的记忆、恢复后性格会不会变回去,这个哪能说的准。

顾北川看着家里厨房上方飘起来的炊烟,沉默了一会说:“不太想去。”

丁尚农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原本媳妇死活要离婚,现在到了部队,不哭不闹还给看三个孩子,瞧着他家里的炊烟,居然贤惠的做起饭来,顾北川这是怕媳妇想起以前的事儿,又开始闹上离婚了。

哎,他说道:“你看看你,躲又躲不过去,不定哪天就想起来了,早看早好,万一是脑子里有淤血压着了记忆神经,你不给她看也危险不是?”

“嗯。”顾北川应了下来。

丁婶子包了七八个白面馒头出来交给顾北川,“你媳妇儿来这几天也不串门子,我们也没敢上门,你带几个馒头回去。”丁婶子是大同人,做的一手好面食,就是这年面粉是细粮本就难得,一斤面粉也就能蒸出来十一二个馒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