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14)

"没事儿,等过段日子,军师就来了。"

黄俞听到冬冬的话后,背上渗出一层薄薄的冷汗,“陆渊?”

夏夏点头,“前些日子我二人遇到军师,军师很是忧心你,他同我说,他愿与寨主共进退。”

陆渊跟我共进退?

黄俞目瞪口呆,他给我作甚?他不应该跟男主杨世子杨濂共进退吗?

在书中,杨濂在黄家山寨招揽的头号人物就是陆渊,而陆渊日后也将成为杨濂的左膀右臂。杨濂事成后,陆渊随之飞黄腾达,恩宠颇多。

这怎么跟小说中的不一样呢?

黄俞实在想不明白,到底哪个环节出了差池?杨濂既然已经离开黄家山寨,必然是要走事业开挂路线的。

杨濂身居庙堂,我处在市井,应该不会再有交集的吧?

幸好杨世子不是斤斤计较之人,否则他一定挖地三尺找出她,以报昔日折辱之仇。

“黄姐姐,你怎么不说话了?等到时候,军师来了,我们占一间屋子。”冬冬两眼凝视黄俞。

黄俞听后,朗声大笑道,“军师才看不上这儿,人家有更好的去处,不可能来这儿的。”

夏夏愣愣地说,“可是,咱们黄家山寨的人……一向都是言而有信的啊!”

“天色不早了,今晚我与夏夏一起睡,冬冬一个人睡吧!明日还得早起呢!”黄俞不愿多加揣度陆渊的心思,低声喃喃道,“明天我做腊八粥,正好给喝粥的那位贵人送上一份儿去。”

第12章 腊八粥 若是今天扎了眼,整个人怕是都……

没成想,天还未破晓,黄俞就被黄四娘从床上拉下来。

“娘,我都还没睡醒!”

黄四娘正色道,“过阵子你要去煮粥,如今就把这事儿办了。”

何事?”

黄俞眼见黄四娘一手拿着一根长长的针,心知阿娘想什么,急忙起身,将身边的夏夏唤醒。

“你说你,躲什么呢?”

“娘!您可就饶了我吧,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最怕疼痛。若是今天扎了眼,整个人怕是都要废了。”

腊月初八,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汴京城中流行给女孩儿扎耳朵眼。

不单单要用这么粗的针来扎眼,还非得让你跑到屋外冻上好一阵子,等到你冻得耳垂又青又紫的时候,才给你狠狠扎上一针。

“小俞乖,扎眼后,能得到你腊八姑姑的保佑。汴京城中,很多女孩儿都扎过眼,不会疼的。”

虽说黄俞在现代扎过耳洞,但面对黄四娘手中的粗针,依旧忍不住瑟瑟发抖。黄四娘的粗针又长又粗,看起来确实十分恐怖。

“夏夏?”黄俞不怀好意地看着夏夏,“要不,你试试?”

夏夏见状,倒是一点儿也不害怕,“好。”说罢,就冻手冻脚地跑到屋外,硬生生地冻了一会儿,这才跑回屋。

“你看,人家夏夏比你乖多了。”黄四娘瞥了一眼黄俞,而后用两粒豆子夹住夏夏的耳垂,用力向中间一挤,紧接着,用手中的粗针轻轻穿过去。这便是好了。

黄俞见夏夏安然无事,长舒一口气,对上黄四娘的眼神,心里又犯怂,“娘,现在时辰不早了,我去准备准备煮腊八粥啦!”

“腊八姑姑还没保佑你呢!”黄四娘忙说。

“娘!我吉人自有天相,你无需担心,腊八姑姑早就保佑过我了。”黄俞连忙跑了出去,生怕被黄四娘揪回去扎耳朵。

在门边站了好一会儿的冬冬见黄俞跑出来,双眼放光,“黄姐姐,你要开始做腊八粥了吗?”

黄俞笑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那些个佛寺发的粥,不大好吃,我就不馋。”

黄俞正色道,“这种话,到外面可不能乱说。”

腊八节这天,汴京城中各大寺庙都会做“七宝五味粥”,施舍给来自各地的信徒。自汴京城中的一碗佛粥起,腊八粥就从汴京传到了全国,一直流传至今。

黄俞不禁想到,每逢腊八节,家里爸妈总会煮一碗腊八粥。在童年时期,也是馋极了那碗五颜六色又香喷喷的腊八粥。在黄俞眼中,从腊八节开始,就有了年味儿。

冬冬垂着脑袋,只一味催促道,“好啦好啦,我的黄姐姐,您快去煮粥吧!”

“冬冬,你整天都心心念念着腊八粥,那你说说,我需要在里面哪八样呢?”

冬冬想了一下,回答道,“大米,小米,糯米,红枣,莲子……”

“倒也不全对,腊八粥中其实主要有三类。其一是谷类,比如你所说的大米糯米。第二类就是干果,比如莲子红枣。第三类就是豆类。其实食材多少都随意,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划分。”

“嗯嗯,黄姐姐,我知道了,您快做吃的吧。”

还是一心想着吃食。

黄俞莞尔一笑,“那你切先在一旁看着吧。”

这做腊八粥的第一步便是淘米了,黄俞用手在萝子中揉搓,一遍遍清水滤过,没有半分米色。

其余的食材在昨日傍晚就已经被黄俞浸泡过一夜,今日只需要拿出就可以直接下锅了。

“对于难煮的食材,应该下锅先煮。”

这时,冬冬突然问道,“夏夏姐怎么还不来呢?”

黄俞一边将食材倒入锅中,一边回应,“想来是刚才被冻着了,如今还没缓过神来。当时她的袄子都没穿,直接跑出房门,她回屋后,我才发觉此事。扎个耳朵,与我而言简直就是折磨。但对于夏夏来说,她倒是极为乐意的。”

“谁不想得到腊八姑姑的保佑呢?”冬冬反问道,“黄姐姐,难道你不想吗?”

“这……叫我如何说呢?”黄俞自然是不信鬼神之说的,但对于本土古人来说,扎耳朵就是美好的希冀。刹那间的疼痛对希望信仰来说,是不堪一提的。

等了好一会儿,腊八粥可算是熬得浓稠了,里面各种食材都已经熬得很烂。

大米中掺杂糯米,五谷中掺五谷,其间还有些许红地鲜艳的红枣,加上莹白剔透的莲子。各种材质本身的香味糅杂在一起,让人食指大动。

“冬冬,你说,汴京人喜欢吃甜,还是咸?”

“这我怎么知道呢?”

“那你去问问我娘。”

冬冬眉头一挑,嬉笑道,“为啥黄姐姐不亲自去问呢?”

黄俞在短时间内是不敢在黄四娘眼皮下出现的,否则她一定拿着粗针给自己扎耳朵,“冬冬!这饭粥马上好了,你若是不听话,恐怕什么也没得吃。若是听话,我考虑给你加上几勺。”

冬冬听后,喜笑颜开,“好勒,我这就去问。”

话音未落,只听得身后一声,“小俞,你大可以亲自问我。”

“娘?你……来啦?”

黄四娘娓娓道来,“我本就是汴京人,之前也是生活了十几年的。你问我,自然是没有错的。这儿的人有的偏爱甜食,有人却爱咸味。但一般人都能接受咸粥,甜味若是控制不好,则容易让人发腻。况且你这熬的是腊八粥,里面本就有甜味,不必再加甜。”

黄俞点头,“好的,娘亲。我个人虽偏爱甜食,但也不能在饭粥里强加自己的喜好。”

一说起甜食,冬冬嘟囔着小嘴儿,“想当初,我很少吃甜食。自从吃了黄姐姐做的冰糖葫芦后,就彻底爱上了甜食。”

“冬冬呀!甜食本没有错,但若是吃的多了,就有错了。”

见冬冬一脸不解,黄俞解释道,“你瞧瞧,你自己现在的身形。”

冬冬如今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胖墩儿,脸上肉嘟嘟的,看着很是可爱。

冬冬俯身看到圆润的自己,不好意思地挠挠自己的小脑瓜,“可我还是喜欢吃甜的。”

言罢,黄俞与夏夏、冬冬一同出门前往店铺。

“这店铺实在太小了,连两张桌子都放不下。”冬冬说道。

黄俞颔首,“是啊,如今银两不够,我只寻到这个地方。等到以后有钱了,我就自己买下一家店面。若是钱足够多了,我还想把店铺开到潘楼酒店去,或者唐家酒店,都很不错。”

黄俞前脚才放下背篼,后脚就有人打招呼。

“早啊!小娘子今日卖什么吃食?”

黄俞只觉得那食客略微有些眼熟,便问道,“腊八粥,客官可要来一碗?”

“好哇!小娘子,先给我来上一碗!”

黄俞收了铜板,连忙盛好腊八粥,递于那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