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他要上天(107)

曲幽故意蹙眉,掐指算了又算:“皇上是怕贵人造反?”

赵元朗点点头:“是,但其实朕相信他的为人,可实在难以安心。大师,您可否给朕算一算,贵人是否有帝王之光?”

曲幽用道具捯饬了一番,说:“贵人是白虎,与青龙可友可敌。假若斗兽之王反叛,陛下还真的毫无胜算呐。”

赵元朗紧张起来:“您能否算出,贵人是否会造反?”

曲幽说:“刚才那番话,已经暗示贵人有帝王之光。”

赵元朗大惊:“怎会如此?从前,你可没提过这一出!”

曲幽说:“这帝王之光并非生来就有。就比如,您的帝王之光是在贵人出现后才散发。”

赵元朗摸了摸心口,问:“那如何是好?大师,可有办法化解他的光芒?”

曲幽摇头:“他是天命之子,命中有此至尊之兆,并非你我所能阻止。”

赵元朗忐忑:“那朕……真的就……保不住皇位了?”

曲幽说:“贵人天命如斯,但也要外界条件许可方能登上无极至尊。皇上不也依靠自己的一番努力,才创造了登基时机吗?”

赵元朗顿悟了,心头大石落了下来。

事不宜迟,他告辞曲幽就回宫准备计策对付赵玉尘。

赵廷宜则在次日又来了山上。他得知兄长能够果断的筹谋篡位,是多亏曲幽的提点。

“大师,请您帮本王算一算,本王命相如何?”

曲幽看一眼赵廷宜,说:“王爷是大富大贵之命,此生注定非凡。”

赵廷宜很满意这番话,问:“那本王是否有帝王之相?”

曲幽微微一笑:“王爷与皇上是至亲,相貌相似。”

赵廷宜认真的看了他一眼,笑着说:“多谢大师提点,告辞。”

曲幽看着桌上留下来的一锭金子,心情没有一点变化。

他的任务即将完成,凡间之后会怎样,与他毫无关系。

第 89 章

叶洛珊的生忌这日,赵玉尘又在山上待了一整天,也喝了不少酒。

他酒量越来越好,都是这些年锻炼出来的。

山中出现了大量隐者,他们看到地上那一堆酒瓶,以为赵玉尘已醉醺醺而没法与他们抗衡。

赵玉尘耳力极好,听闻风声就清醒了过来。

他在隐者飞镖到来的前一刻,拔剑挥落了那些利器。

只要他用心用力去战斗,那帮隐者不是她的对手。

可他有一颗想死的心,且身体因为酒精作用而没能准确的击中对手的要害,就受伤了。

他发现自己一直对抗,就没能被他们杀死,想着与其在叶洛珊面前负伤流血,不如让叶洛珊放心。

于是,他激发浑身战斗力,没几下就杀死了众多隐者。

隐者最擅长藏匿,主要是在远处攻击敌人,不擅长近身打斗。他们少了一半的人,剩下的人就赶紧逃匿。

赵玉尘看他们都藏起来了,也无心跟他们玩捉迷藏,趁天还没黑得看不见路前赶紧下山。

但一路上,他都要时刻砍落从远处过来的飞镖。山下的马不见了,他只能徒步回家。

深夜了,管家看到将军伤痕累累,吓得赶紧派人去喊大夫。

赵玉尘只说不用,让丫鬟进房里给自己后背上药包扎。

两个丫鬟各怀不同的心思,但衣领都拉得很低。

赵玉尘眉目清冷的思考山上的隐者是何人派来杀他的,并没有正眼瞧丫鬟。

丫鬟们都想留在房中陪着将军,但必须有一个人要去厨房煎药。

没办法,那个真正关心赵玉尘,希望能够做将军妾侍的丫鬟离开了房间。

另一个丫鬟心里忐忑紧张无比,但依然强装镇定,在将军上床歇息后,脱光了自个儿的衣裳。

她尊敬将军,但并没仰慕。

如今有人花千金委托她诱惑将军而后趁机刺杀,她实在难以不心动。

赵玉尘听到衣衫掉落的声音,纳闷的睁开眼转过头去,看见了赤条条的丫鬟。

他顿时蹙眉,闭上眼坐起来质问:“你想干嘛?”

“将军,奴婢仰慕您许久,希望能给您暖床。”坏丫鬟一边说一边走上前。

赵玉尘拿了枕头就甩出去,把坏丫鬟撞倒在地。

“出去!你还敢有下次,就罚没月钱扫地出门!”

赵玉尘神情清冷,即使没睁开眼,也能使坏丫鬟感受到他散发出来的杀气。

坏丫鬟觉得还是不赚那个钱了,保命最重要,于是拾起衣衫就穿好出门。

好丫鬟进来送药,赵玉尘却不敢喝了,他感觉自己随时随地被人盯上了。

他跟管家提出把那个坏丫鬟调派到别处去服侍,就心情一般的回房安歇,猜测隐者杀手是南方故国或者北方汉国派来的。

日子风平浪静的过了半月,这天下了午朝,赵元朗就请几位武将重臣留在皇宫用晚膳。

臣子们都知晓皇帝肯定有话要说,所以晚膳时并没有太放松,时刻想从皇帝的只言片语当中领悟到他实际想表达的意思。

赵玉尘倒没有其他几位那么紧张。

赵元朗与他感情这么好,若有心事,肯定会与他诉说。

酒兴正浓,赵元朗屏退宫人就叹了口气。

臣子们顿时放下酒杯,洗耳恭听。

赵元朗:“朕为九五之尊,却不似从前做王侯时那般快乐,总是寝食难安。”

赵玉尘:“如今国泰民安,皇上为何如此难过?”

赵元朗:“朕能当上皇帝,全靠你们。朕对你们的功德铭记于心,所以这几年对你们都好得问心无愧。”

臣子们听皇上这话里有话,都纷纷下跪叩首。

“皇上万福,登基乃天命之选。臣等只不过是顺水推舟,不敢居功。”

赵元朗点了点头,依然闷闷的说:“朕相信你们都忠心耿耿,但若你们手下贪图富贵而刻意将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便身不由己了。”

闻言,臣子们都晓得了皇帝的意思。他们惶恐,怕皇帝要他们的命。

赵玉尘自认为他是几个武将当中最不会反叛赵元朗而称帝的。

但为了让赵元朗对其他武将放心,为了让其他武将保命,他决定做表率。

他说:“臣愿意解除兵权,辞去禁军统领之职务。”

赵元朗见赵玉尘如此主动爽快的上交兵权,心中喜不自胜,顿时为自己想要杀死他的念头而感到愧疚不已。

其他臣子觉得,若禁军回归到皇帝手中,他们的兵力似乎都不是皇帝的对手。

无奈,为了保命,他们只能俯首交还兵权。

赵元朗非常高兴:“人生在世不过白驹过隙,人奋斗一生不过是为了享乐。如今你们释去兵权,就到青山绿水处颐养天年。朕赐你们良田豪宅,也许你们子孙加官进爵。”

赵玉尘带头拜谢:“皇上圣明!从此君臣两无猜疑,上下相安,美哉!”

赵元朗笑得开心,终于可以安心享受美酒了。

相反,臣子们已然尝不到酒的美味。

次日上朝,几名大将就纷纷诉说各自隐退的理由,请求皇上允许他们“告老还乡”。

赵元朗同意,当场就收回他们的兵权,罢免他们的军职。

但赵玉尘很有威望,赵元朗只好保留了他的将军身份。

赵玉尘依然是将军,但已不能调派一兵一卒了,部下也都不再归他管。

退朝之后,赵廷宜留下来找皇帝谈话:“皇兄,您想保留他的命?”

赵元朗点头道:“玉尘没了兵权,造反不了。当初朕派人杀他,不过是以为他不会轻易上交兵权。”

赵廷宜却觉得赵玉尘不死,赵元朗的皇位就很可能轮不到他来坐。

他觉得,霸占赵元朗的皇位比霸占赵玉尘的帝位来得容易。

所以,他说:“玉尘哥哥既然已经散发了帝王之光,就说明他即将成为新帝。”

“唐代武则天就是例子,她经历多番波折,依然能够在年老时踩着众多男人的头登上皇位,说明天命难改。”

“当时,谁能料到一介女流可以开天辟地?如今,玉尘哥哥年少有为,形象神明,比武媚娘强多了。”

赵元朗听了又觉得赵玉尘该死。

“他昨晚主动替朕分忧解难,不眨一眼就解除了兵权,似乎对朕十分忠心,也对富贵很不上心。”

赵廷宜:“武则天还不是为了皇位而杀死亲生孩子?唐高宗待她如此之好,她却在他死后篡位,改了李氏王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