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家庭养儿记[六零]+番外(121)
他是儿子,面对母亲即将离去,这些天也一样难受。本来该她安慰他的,结果他还得顾忌她不敢表现的太伤心。十多年一起生活,婆媳早跟亲如母女。一朝面对死别,女汉子难过的好几天都没睡个好觉。
“嗯。”简单一个应声,带着明显的泣音。李仲夏伸手抚摸她如丝的长发,望着母亲苍老的面容,俩人静静相伴,好长时间才说话。
“孩子长大后就会离开过自己的生活,父母也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是寻常事,寻常对待即可。别太难过了。”
两口子互相慰藉,晚饭勉强吃了几口。打发孩子们到耳房去睡,他俩全都守在堂屋。
“你去睡,我来看着,有事儿叫你。”
李仲夏把毛巾递给洗完脸的媳妇,出口催促她。顾言下意识的又看了一眼旁边炕上呼吸微弱的老人,叹口气摇头。
“睡不着,我跟你一起守着吧。”
抹了些护肤露,两口子去了老太太躺着的炕上。李仲夏在旁边放了枕头,又搬了条被子过来。
“睡不着也躺下休息,娘这里我注意着呢,你别担心。”
“嗯。那你别睡着了,要是困就叫我,我换你。”
下有小,养儿育女。上有老,养老送终。夫妻携手,风雨共度。每一次的关口我们都在一起,累了就好好休息吧!有我替你守着。
小姑子刚生了孩子不到一周,得了消息不顾身体来看了一回。被顾言劝回去了。老人已经是这样无力回天,她要是清醒,也不会让闺女不顾自身不顾孩子守在她身边。
躺在炕上,脑中走马灯一般闪现着遇到老人之后的一幕幕。慈祥的坐在炕上做针线,面对孩子们的吵闹从来都是笑脸……
“媳妇……”
微弱的喊声,顾言两口子一骨碌同时坐起来,来到老太太跟前。
“妈,您醒啦?”
“嗯。”老人好几天没进食,说话有气无力。
“给您冲麦乳精好吗?”
“不了。”看她还有话要说,两口子都没敢吭声。静静陪着老太太这或许生命中最后的时刻——回光返照。
“俩人好……好的。”
两口子同时点头,李仲夏拉住母亲的手。“娘你放心,我们会好好的。”
“别……你俩再婚各自带着孩子……容易受影响……仲夏……”被点名了,李仲夏迎着母亲点头,表示自己在听。
“不管以后咋样……不能不要媳妇……”老人的目光移向顾言,她赶紧拉住老人的手。“顾言。俩人好好的……”
“妈……”
“娘……”
最后一句拖着说完,老人双眼一闭与世长辞。两口子眼中的泪止不住的往外涌,李仲夏退一步跪在地上,顾言也是哭的说不出话来。院里的邻居听到动静,一个个睡下的也都穿衣又起来。
王小麦和西屋媳妇进来拽拽李仲夏,又伸手拍拍顾言“别哭,别哭,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赶紧给老人换衣裳,我家那口子去叫土工了,准备后事。不是哭的时候啊。”
她这么一说,两口子才擦擦眼泪,赶快起来张罗。李仲夏去打水给母亲擦洗,在众人的帮助下给老人换了衣裳,打发停当后先停灵在炕上。
隔一天才能入馆,移灵去外头搭建的灵堂。用一个碗点燃了长明灯,燃上香,烧了纸。妞妞和小花也从耳房过来,俩孩子跪在地上哭的伤心至极,邻居们费了好大劲儿才从地上拉起来的。
明天到亲戚本家那里报丧,他父亲没的时候已经打好了墓穴,这回母亲没了只需合葬就好。
“妈,我明天去学校叫小丫和磊磊回来吧?”小花手里在叠着丧事需要的元宝纸钱,开口问顾言。
“不用你去。你爸明天得去公社你舅爷爷家报丧,到时顺带去叫他俩。”看看时间不早,妞妞已经趴在桌子上开始打盹。她指指小家伙“带妹妹去睡,连着好几天呢,你们小熬不住。奶奶要是在,也不会让你们这么熬的,去睡吧。”
“我没事,我……那我带妞妞去睡。妈你累了,也趴一会儿。”
“知道,别担心我,有你爸在呢。等他回来,我就去眯一下。”
翌日,老两口的兄弟姊妹还在世的全都到。老人年纪大了,对这种事儿也都看的很开。上柱香祭拜一下,拉着李仲夏坐下说正事。
“这回是合葬,按你们家这条件,应该是花幡。老人高寿,有福。这幡得长孙来扛。你那儿子咋说,离婚的时候是咋跟你媳妇说的。现在还算咱老李家的根儿不?”
这话是李仲夏的亲叔叔说的,他是李家这一辈里最长的,老人死后的身后事做得了主。若是有哪里做不好,得不到人家的同意,就是李仲夏这个儿子,也没法把母亲下葬。
“我……”一说到这个,李仲夏也麻爪。这些年他去看过儿子几次,但父子关系始终都不算亲近。前岳母一直对他有意见,在孩子面前没少说他不好,农村的一切不好。导致孩子对他都在抵触,更别说回爸爸老家啦。
“妞妞扛不行吗?”
“你这话问的,”老头狠狠的瞪他一眼。“咱家乡啥规矩你不知道?女孩哪能扛这个。”
“那我扛。”
老汉这回抬手就给了他一烟锅。“你爹妈白培养你了。瞧你那点儿出息,明明有儿子,却弄的跟没有一样。你这么办,咱老李家还想在人前抬起头吗?”
“是这么个理儿。”老太太的弟弟,也就是李仲夏的小舅也附和亲家的话。望着外甥满脸不赞同。
“你说说你,这么些年都是咋过的日子。自己亲生的儿子离婚不说带回家,后娶的媳妇带的儿子也是跟人家姓。你自己膝下连个儿子都没,这都算啥事儿?光出力,不得果啊?你给人当爹,人家不跟你姓。
亏大伙还都夸你媳妇孝顺呢,这算是个啥孝顺。进门这么多年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自己带的孩子也不跟你姓。公婆身后事连个扛引魂幡的孙子都没有,让人看笑话。”
顾言在门口把这话听了个一清二楚,忽然间非常心疼老公。她这方亲人几乎全断,没多少温情,但也意味着没多少压力,也就顾大姐会念叨几句生孩子。
而今天这些话,这些长辈们绝不会是第一次说。他这些年背后被家人亲戚念叨了多少?扛着多大的压力被人当傻子一样的看,他从没跟她说过。甚至言语或者其他都丝毫未泄露过分毫,压力全自己扛着。
“那就趁这机会把几个孩子全改姓李好了。让磊磊给奶奶扛引魂幡。”
“这就对了嘛。”几个长辈全都露了笑意,望着她不再一副一言难尽的模样。“入父亲一脉,外人也不会再说闲话。这事儿早该这么办。说了仲夏多少回,这孩子就不听。人活一辈子不是光感情到了就行的,没个归属总让人笑话。”
以后大家都会进城生活,死了买块儿墓地葬了就行。不会再说什么谁家入祖坟没有引魂幡是绝户。至于姓的问题,爱跟谁姓跟谁姓。宗族都没了,在乎的只是血脉,甚至只是养育时的感情,谁会在乎这个啊!
顾言笑笑不做它言。这都是后话,此时谁也迈不过时代去。给孩子改姓,她没有任何损失,孩子们也没有任何损失,甚至因为户口本跟父亲姓少了很多异样眼光。李仲夏却不会再因此受委屈,承受压力。她早知道早改了,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事情就这么轻松的解决,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小花姊妹几个早已认可李仲夏这个父亲,此时跟爸爸姓,甚至心里都是暗暗高兴的。
这倒不是说跟妈妈不好,而是每次拿户口本登记什么,大家的眼神都非常奇怪。甚至有人会问,咋不入父亲一脉?他妈的,跟人解释费劲。不解释别扭。每次一拿户口本登记什么,孩子们就有些烦。这回好了,以后再不用烦这事儿啦。
“李彦彤。”小花叫了一声自己的新名字。转头悄悄问妈妈:“韩家那边没什么事儿吧?”
“没事。老太太早没了,韩老二也没了。韩家兄弟俩不会找这事儿。这俩精着呢,不会上门来讨打。”
“李彦珠,也挺好听。”
今儿是老人丧事最后一夜,明天一早就要起灵送殡,入土为安。一家人都没睡,一个个坐在老太太棺木前,陪老人最后一程。
妞妞歪躺在谷草上,靠着妈妈的胳膊。顾言拍拍孩子,把带来的被子给她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