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娇(重生)(36)

作者:墨容绾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重生 主角:蓝渺渺,亘泽 ┃朕的小芙蓉 立意:身处劣势,依然保持乐观正向的心态,扭转局面,改变既定的结局。新皇登基,指定蓝家姑娘入宫为后。 蓝渺渺自告奋勇代替上辈子在宫中郁闷而亡的长姐入宫。 以为没人察觉,殊不知挑起她盖头的男人,也恰巧是个重生的。 * 大婚当日,亘泽看着伪装成别人的小姑娘,眸光闪烁。 这傻姑娘果真上钩了。 * 亘和帝以杀戮为名,极其噬血,人人皆哀悼蓝家姑娘活不过三月。点击展开

“皇上的意思是?”

亘泽和江太医交换了神色,后者心领神会应下:“老臣明白。”

这段对话,成为蓝渺渺一连待在朝阳殿的原由。

如今后宫里传的沸沸扬扬。

甘露宫也不例外。

“淑妃,皇后待在一连七日朝阳殿待在朝阳殿, 你是第一批入宫的,对此有何看法。”

淑妃和蓝渺渺一样,定期至甘露宫请安,虽不喜眼前之人,但辈份摆在那,无论如何都得笑脸以对。

“臣妾能有什么看法,这是皇上赐予皇后娘娘的恩泽圣宠,帝后二人鹣鲽情深,臣妾自然替她们感到欢喜。”

这话说的滴水不漏,本想在淑妃那听些胡言乱语,倒是太后失策了。

她冷哼几声:“哀家倒是不知道淑妃你这性子越发稳妥了,和那年刚进宫相差甚远。”

“人总是会变的,太后您说是不是?”

两人牛头不对马嘴,不过半晌,太后便已身子原由,让淑妃退下。

“哈,么么你看看那淑妃,倒是和哀家杠上了,哀家不过问了一句,她回了三句,岂有此理!”

“从 前不知是谁,就爱来哀家的甘露宫说三道四,今日倒好,反成了哀家的不是了。”

淑妃一走,太后便将茶盏重重放在桌上,力道之大,杯底有了裂痕。

“主子息怒,依奴婢看,方才淑妃娘娘的态度确实和从前大相径庭。”

“恩,也不知她怎么回事,从前那股口直心快的气魄消失无踪,畏畏缩缩的,像什么样子,跟那贤妃一样,无趣。”

太后不满抱怨着,这宫里头,还能说上话的,也就是淑妃还有日前刚进宫的侄女,如今连淑妃都开始那般退缩,这宫里还有什么意思,难道就这样放皇后一人独大吗。

“不过,说来奇怪,凤仪宫那位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现,皇上怎么就这般属意她,和从前一月一美人,那盛大的场景,天差地别。”

老嬷嬷想不透其中原由,太后亦是。

“男人不都是一个样子,对美人保有新鲜的兴致,但看腻了就扔到一旁去了,不管是当今圣上还是先帝,皆是如此。当年哀家,不也是被这般对待吗。”

太后眸中一闪即逝的恨意,老嬷嬷没有察觉。

另一头,步出甘露宫范围的淑妃,抬了抬发上簪子,不屑道:“啧,那老太婆就知道来套本宫消息,当本宫傻呢。”

“娘娘,虽然太后心思不纯,但说的不错,皇上这番举动确实古怪。您说皇后会不会就此稳坐位置,无人可撼动。”

婢女绿烛担忧想着,惹来淑妃一愣,而后嗤笑:“不可能,前几日是本宫想岔了,以为皇后被放在心尖上,但随后一想,皇上这举动又不是不曾做过。”

“娘娘的意思是?”

“绿烛,你忘了吗,先前凤仪宫无人掌管,皇上可是月月寻美人进宫,哪个不是一待就是几日,本宫也好生欣羡过,但她们的下场……”

淑妃这话尚未说完,娟儿便听明白了。

“娘娘说的是,是奴婢愚钝,只不过可惜了皇后那张脸。”

“是啊,长的再美又有什么用,不如在宫里活的长久。”

那日亲眼见到余修仪被掐断了脖子,刚开始淑妃确实害怕极了,但后来冷静思索,便觉得这不过是皇上一时兴起,宠着皇后罢了。

在兴头上,自然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她就不信皇上那性子说变就变。

想通了其中原由,淑妃便打起精神,红唇一勾,等着凤仪宫陨落那天到来。

以“身子欠安”为原由被搁在朝阳殿七日,蓝渺渺对此相当无奈。

不过是那日生辰宴找了个借口不去,现在倒好反倒被用来牵制住。

天天待在这朝阳殿,被一群奴才供着,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身子都快长霉了。

“唉。”

放下手中的画笔,坐在紫檀木椅上,一脸闷闷不乐的模样,通通被一侧的巧心

纳入眼中。

“娘娘,您这几日的叹息已经赶上在府中的次数了。”

“……”

“你当本宫想啊,天天待在这朝阳殿,哪都不能 去,多无趣啊。”

人人向往之的宫殿,却被主子唾弃成这般,巧心想不明白。

“这可是朝阳殿啊,皇上日日宠着您,您还不高兴?”

“凤仪宫比这来的舒服,本宫哪高兴的起来。”

“可是,这可是天大的殊荣,奴婢去探听过了,至今尚未有人能在朝阳殿里待上七日,可见娘娘您在皇上心底的位置,相当重要。”

这几日天天和培元德混在一块,巧心脑子里早就被填满当今圣上的好话,这不就开口闭口都在为皇上说话吗。

蓝渺渺眸里的同情,让巧心竖起寒毛。

“娘娘,奴才是培元德。”

“进来。”说人人到。

培元德领人进来,小太监人人一桶木炭,其中一位站在炭火前更换。

看见炭火,蓝渺渺顿时想起那日翠儿所说的事。

“那木炭的颜色似乎不太一样。”

“娘娘好眼色,右手边的是二等炭,左手边的是一等炭。”

蓝渺渺了然点头,没有顺着问下去,这下反倒让培元德蒙了圈。

“娘娘不问为什么吗?”

见培元德一脸神秘兮兮,蓝渺渺看得好笑,放下手中的茶:“你不是都和翠儿说过了吗,本宫何必再多此一举。”

“……”

这倒打一靶的程度和御书房那位有的比,培元德扯了扯嘴角:“娘娘果然聪慧,不过奴才还是要再说一句,皇上是真心疼您才会将您留在这调理身子,没有所谓的私心。”

“娘娘身体寒气重,太医便吩咐不宜外出走动,也正因如此皇上才会多加限制,怕您一不留神又加重病情,这点还望娘娘谅解。”

原来是这样。

培元德的解释,让蓝渺渺郁闷的情绪好了些许。

“本宫知道了,多谢培公公,”语气一顿,“虽然不能四处走动,那御书房总不会不行吧?”

“行,自然行!”

培元德眼神一亮,以为蓝渺渺是要去御书房伴驾,这可是大功一件啊,皇上肯定会好好赏他。

除此之外,若皇后真去了,他也不需磨墨了!

在培元德引领之下,蓝渺渺利用朝阳殿内的通道来到御书房。

若非今日见识,她都不知道原来朝阳殿里还有这些繁杂的机关,不过说来奇怪,若朝阳殿有这些秘密通道,为何前世亘泽还会死在火场里,逃不出来?

不等蓝渺渺多想,培元德推开方形小门,来到御书房一侧的暗房。

里头没多少东西,一张床,一套桌椅,和一个矮柜,方才那方形小门正是从矮柜推出来的。

外头传来阵阵讨论声,听其内容,是和入冬粮食有关的话题,朝政之事,她身为后宫不宜多听,蓝渺渺不动声色退了几步。

耳畔窜入的声响逐渐趋缓。

“娘娘先在此歇息,奴才去里头和皇上说一声。”

“恩。”

培元德再次消失在方形小门之后,蓝渺渺细细环视一圈,过于简朴的模样,有些不习惯。

“唔,好像来到了军营似的。”

话一出,蓝渺渺愣了愣:“差点忘 了,皇上本就是军营出身的人。”

脑中有了想法,立刻一个个蹦出来:“既然是军营出身,那体格自然不在话下,炭火也是,除非在北方,军营甚至未有过炭火,皇上肯定也不怕寒冬。”

“呵,这培元德倒是擅长把黑的说成白的,说的多伟大多疼惜我,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想明白炭火的原由,蓝渺渺了却一桩心事,本来还有些感动,如今半点都没存留。

“皇上,今年善城收获比起往年还要多上一倍,军粮方面暂可不必担忧。”

负责军粮运送的李学甫,进行汇报,边疆的战事自从亘泽回京登基,便开始蠢蠢欲动,一触即发,大周朝的军队丝毫不敢松懈,各个严阵以待。

亘泽看着手中的军事情报,脑中盘算了一下,恭亲王近日的动向,在上头点了几处。

“军粮的事情暂缓,这些地方加派人手,任何风吹草动都记录下来,下次一同汇报。”

李学甫看着地图上方的记号,不由得纳闷,皇上画的都是些偏僻之隅鲜少人过去,这种地方加派人手,岂不是浪费。

脸上的困惑毫无遮掩,亘泽未多加解释: “朕自有打算,此事务必暗中进行,别让人察觉到异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