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厨杂役的现代生活+番外(214)
“我们来的时间比较晚了,不知道还有位置不?”梅子看了眼手机的时间,一点了。
“听说是一点半之后不在接新客人,我们还来得及。”秦书媛和梅子坐手扶梯到四楼,很快就找到了青禾鼎。
她们运气有点不好,没位置了,只能等桌,而在他们前面还有两桌人在等着。
“要等吗?还是晚上再来吃?”秦书媛问道。
梅子摇头,“既然来了,等就等在。”
然后过了一点,她们就发现服务员不在发等位的号了。
梅子非常好奇,就采访招待的服务员:“别家是恨不得等位的客人越多越好,怎么你们还拒绝客人?”
服务员挂着礼貌的微笑:“厨师是需要休息的,若是过于疲惫,会影响菜品的品质,这是对客人的不负责任,所以过了时间段我们就不再招待客人了。”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说法。”梅子与秦书媛对视了一眼,突然有些期待了。
好在她们的运气不错,等了十几分钟就有位置了,手机点单即可。
在等位的时候,她们已经把店里的菜单了解过一遍,并低声讨论过了。
这一家店做的并不是说哪一个菜系的菜,应该是家常菜为主。
两人点了一份小份牛腩煲、炒粿条、小份排骨山药汤、荔枝肉。
“这个酸梅汤很好喝,你试试。”秦书媛喝了一口饮料,眼睛一亮。
梅子正在看他们前一桌的上的菜,都是她们没点的。
她拿着手机,征得邻桌人的同意,拍了他们的菜。
“对比一下,看看我们会不会踩雷。”梅子小声说,“不过这酸梅汤确实很棒。”
就是冲着这个饮料,就算菜不好吃,她会考虑给个中等的评价的。
两人正小声说着,隔壁桌的评价就传进了耳里。
“本来以为是新店,味道一般,没想到挺好吃的,我最喜欢这道茶香鸡。”
“我最喜欢的是小烤肉,五花肉烤得焦香四溢,又不会柴,店家还贴心送了生菜。”
“这家位置挺偏的,店家好像没做宣传,我都没看到传单。”
“价格都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只要一直维持这个水准,我下回出来吃饭还选这家。”
“刚才服务员不是说了吗,会限制客流,给厨艺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还能赚钱吗?”
“赚钱是肯定赚的,可能会少一些吧。”
梅子和秦书媛听了一耳朵,他们的菜就陆续上来了。
山药排骨汤,汤白而不浊,排骨酥烂,山药绵软,山药香、肉香融合得恰到好处。
“牛肉好嫩,底下垫的竟然是黄瓜和茄子,有点特别。”茄子软烂,吸收了牛肉的香味,很下饭。
让梅子意外的是,这黄瓜不知道怎么处理的,竟然没煮烂,不仅味很足,还很爽口。
梅子调整好镜头,一道菜一道菜地试吃并说自己的感想,知道荔枝肉送上来。
荔枝肉装一个类似盏的餐碗里,边缘有黄瓜丝点缀,倒是有几分意趣。
“从外表看,这道荔枝肉很过关,但是大家都知道,这道菜要做好还真的挺难的,反正我吃过这么多家的荔枝肉,没多少让我满意的。”
梅子对着手机的镜头说道:“我们看这荔枝肉,单看外表确实很像荔枝。”
“唔,酸甜可口,这酸味不会刺,很柔和,而且这肉脆嫩、有点酥肉的感觉,不会满口淀粉。”
“而且这家荔枝肉的垫菜竟然不是土豆,也不像马蹄,像是白地瓜,很爽口。”
秦书媛忍不住说;“现在不是荸荠的季节,用白地瓜代替很正常,你快趁热吃,等会荔枝肉就绵掉了。”
最后上来的是炒粿条,这是粤省那边的菜,秦书媛坚持要点的,她喜欢吃粿条。
“看这盘粿条,希望不要太油腻,媛媛,你先尝尝。”梅子说,这盘粿条好不好吃,秦书媛更有发言权。
秦书媛直接装了小半碗,夹了一筷子粿条送进嘴里,她嘴巴动了几下,忍不住加快了进食速度。
“这个粿条好吃,梅子,一点都不油腻,非常香,口感非常好。”秦书媛催促道,“我也不是啥美食家,不知道该咋评价,反正就是很好吃。”
梅子试着尝了一口,同样很惊讶:“跟我们以前在学校吃的完全不一样,粿条口感不会烂,酱香味很浓,口味应当是片甜点,如果是辣的就更好了。”
梅子没再多说什么话,埋头苦吃,两人的食量都还可以,吃完粿条后,各盛了半碗饭,配着牛肉煲下饭。
两人把三菜一汤全部一扫而光,撑得不行,梅子收起手机,把视频保存好:“好好吃,这家店会火的。”
秦书媛点开菜单:“下回我们多叫几个人来,多点几个没吃过的菜。”
梅子点头,见隔壁桌添菜了,他们似乎是听到刚才梅子和秦书媛的话,加了一盘荔枝肉。
两桌的人对视一笑。
梅子拿起手机,这结了账准备走,就见秦书媛正把杯子里的蜂蜜柠檬水倒掉,把酸梅汤倒进去。
她先是一愣,也忙跟着照做,刚才的菜太好吃了,反倒把这个酸梅汤抛到一边。
许秧一直密切关注着群里的消息,见到大家的评论都不错,她不由松了口气。
等客人都送走,服务员、厨师都出来吹空调喝冷饮。
说实话,今天中午招待的客人并不少,但是厨房忙中有序。
除了卢梓鸣,其他几位厨师都是有过后厨经验的,一致觉得改造过的厨房很好,做起事都很舒心。
就是太早下班了些。
不过开业第一天,能有等位的客人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毕竟店里的优惠力度没有非常大。
杨霞卿、叶向东、李知秋等人都是晚上才过来的,许秧亲自招待了他们。
对于店里的饭菜,他们也都给予了认同,跟许秧的手艺比是肯定有差距,但在这样的商场里,肯定是名列前茅的。
为了给许秧宣传,杨霞卿继续拍视频发到网上,她的粉丝这些年积累不少,为朋友宣传,并不会引起反感。
梅子把视频剪辑了下,也发到了几个视频网站,而她没有想到,接着杨霞卿那边的人气,她还小红了一把。
梅子看到评论、弹幕直线上涨,决定再做两期的青禾鼎的视频,说实话,她对甜品挺感兴趣的。
青禾鼎开业一周后,客流量达到了高峰,口碑也做出来了,不少客人十点半就来等着用餐了。
而到了高峰期,外面等位的人更是不少的,倒是成了四楼的新风景线。
毕竟能让这么多客人等位的,也就只有那几家开了多年积累大批老顾客的店了。
这家店成功做起来了,许秧就不再每天待在店里,刘莹和许澈就很上心,对于进货的食材等审查比较严。
配送的食材要是不合格,那就换一家,在桂城,做饭店生意的供货商可不少。
许秧稍微放下心来,准备找下青灵食肆的店址,同时跟齐舟聊聊开店心得。
然而八月底,一个让意想不到的消息把她打懵了,陈显住院了,癌症晚期。
查出来太晚了,手术不行,而化疗的话,身体也撑不住。
陈显本人也不愿意在医院里耗着,想要在农庄里走完最后一程。
陈显生病的消息一放出去,许多圈内的老友纷纷致电问候,有不少更是亲自飞来探望。
许秧一得到消息就赶过去农庄看望老人家,陈显的精神很好,一点都不像是病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11 23:52:54 ̄2020-12-12 23:56: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地瓜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拾柒 66瓶;深蓝至极 30瓶;地瓜 20瓶;霧琴 4瓶;e月月 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1章 食肆恢复营业
陈显在和老朋友喝茶聊天, 许秧跟他说了两句话就出来,在池塘边看到了红着眼眶的王海。
王海从初中毕业就跟着陈显学厨了,这位老人就像是他的父亲一样, 除了教予他厨艺,还教他各种为人处世的原则。
“你没事吧。”许秧也蹲下来,看着眼前盛开得鲜艳的荷花说道。
“他的身体一直很好, 也定期体检, 怎么会这样呢?”王海想不明白。
许秧沉默着,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