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撂挑子了(172)

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恨一个孩子,却也不会原谅顾芸,井水不犯河水,已然是最好的结果。

顾芸支支吾吾,最终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既沉重又舒心。

她顿觉压在心头的石头不见了,浑身舒畅极了。这三个字,也没有想象中的艰难。

沈颜沫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顾芸,随后嗤笑:“你不觉这话毫无意义?你于我是陌生人,我不记恨你,你又何必说对不起。”

顾芸诧异,惊愕的双眸看向沈颜沫:“你不记恨我?可,可终究是我害了你,若不是我,你不会被赶到庄子上去,若不是我,你与父亲不会和离,弟弟们也不会入不了顾家族谱。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一直以来,我都想对你说对不起,可我,我说不出口。那日是我挑唆姨娘,姨娘嫉妒你,才会污蔑你。我不是想害你,我是嫉妒你对别人好,原本这份好属于我与弟弟,可被我弄丢了。我不仅要对你说对不起,还要谢谢你,谢谢你不计前嫌,为弟弟解毒,让弟弟走出自卑的阴影,还谢谢你为祖母治病。更谢谢你不记恨我。”

话落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给沈颜沫磕了三个头,直起身子道:“做人应当向夫人学习。夫人心胸宽广,堪比男儿,芸儿受用一生,谢谢夫人曾经对我的好,我会铭记在心,此生不忘。”说完起身走了,到顾菖跟前,拉上顾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后来顾芸嫁人了,虽颇有手段,却对庶女庶子用以真心,讨得婆婆看重,赢得夫君尊重,庶子庶女也感激不尽,贤明大度的名声在京都流传许久。

沈颜沫望着姐弟俩的背影。

顾芸和顾菖秉性不坏,小时候被顾老夫人惯坏了。如今迷途知返,也是件好事。

荣哥儿见顾家姐弟走了,跳下马车,跑到沈颜沫身边问:“娘亲,她怎么给你跪下了,知道做错事,想通了,给你磕头赔罪来了?”

“算是吧。”沈颜沫道。

沈颜沫回到沈府,觉得头晕目眩,险些昏倒。这可吓坏了众人。尤其是叶少甫,一面打发人请太医,一面打横抱起沈颜沫,脚步生风,朝卧房走去。

荣哥儿几人跟着叶少甫身后,不停询问:“娘亲怎么了,好好地怎会晕倒?”

“定是被顾家姐弟气得,娘亲不喜顾家人,他们还往前凑,下次见到他们往死揍,看他们怎么往娘亲跟前凑。”

傲哥儿觉得这话不错,娘亲生病就是被顾家姐弟气得,是该给他们一些教训。

沈颜沫怕几个孩子再惹事,弱弱道:“我无碍,只是今日劳累了些,感觉有些疲惫,这才眩晕的,歇一歇就好了。”

“你身子骨一向好,今日劳累一天也不该眩晕,还是请太医来看看。都说医者不能自医。”

沈颜沫虚弱地闭上眼睛,点头应了。

太医是被秋菊拽着进门的:“老先生,您快些,我家夫人忽然晕倒了,定是生病了。”

太医气喘吁吁,想甩开秋菊,奈何秋菊手劲儿大,没法甩开,恳求道:“老朽这不是来了吗,你也慢些,我这一把老骨头真要散架了,哎呦呦。”

说着来到床边,秋菊放开太医,让他给沈颜沫瞧瞧。

太医放好脉枕,给沈颜沫诊脉,本还肃穆的脸渐渐浮现笑容。

叶少甫站在一旁担忧看着:“夫人如何了?”

荣哥儿,耀哥儿和傲哥儿也竖耳静听,紧紧盯着太医,欲言又止的模样。唯恐沈颜沫得了大病。

“恭喜恭喜,郡主娘娘这是有孕了,孩子很好,无需吃药,休息一两日便能好。”太医捋了捋胡须,一面收拾东西,一面笑呵呵道,眼睛看向紧张的叶少甫。

世人都说景王离世了。没想到他在这里遇见景王,不过他一点也不觉奇怪,景王能让他知道秘密,就不怕他说出去。

他也不敢说出去,依着景王的性子,得罪他的人没有好下场。

孙家王家便是前车之鉴。

“送太医出去。”叶少甫闻言,喜得坐到床边,抓住沈颜沫的手,让她好好休息,又感叹道:“我们要有女儿了。”

听了这话,沈颜沫仔细想了想,这个月月事推迟了几日,还以为是累着了,原来是有孕了。

几个孩子知道要有妹妹了,也跟着高兴,拍手欢呼。还想着给妹妹取个好听的名字。

叶少甫大手一挥,府上所有人统统有赏,就连太医也得了一个大红封,揣在怀中喜滋滋离开了。

翌日一早,沈颜沫打开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见院中有人扫雪,轻笑道:“昨晚竟下了雪?”

叶少甫端着托盘走过来:“雪不大,刚盖住地面,你不在屋内好生歇着,怎么出来了,快回去歇着,我端了你爱吃的红枣莲子羹。”

沈颜沫站在廊下未动,望着草木上的白雪道:“我在屋里闷得慌,出来透透气。孩子们呢,去哪儿了?”

“太子来了,几个孩子在花园练武呢,见你还睡着,不敢过来吵你。”叶少甫进屋将托盘放桌上,出来站在沈颜沫一旁,自然而然的揽着她的肩膀,“看几眼也就行了,你是双身子的人了,前三个月该注意些才行。”揽着沈颜沫进了屋坐下,端起红枣莲子羹,喂给她喝。

沈颜沫乖乖张开嘴,嗔笑道:“我只是有了身子,又不是缺胳膊断腿,成了废人,哪里还用你喂了。”

“我想喂便喂了,你只管吃便是。”叶少甫又盛了一勺送到她嘴边,含笑道。

沈颜沫刚吃下去,外面传来闹哄哄的声音,轻轻皱眉对着外面问:“这是怎么了?”

一言未了,便听见了太子的声音传入耳中:“明华姑姑,明华姑姑,听说你有小宝宝了,还是个女儿?”声音中夹杂这几许兴奋,掀开帘子进屋,几步来至沈颜沫跟前,殷切的眼眸看向沈颜沫。

叶少甫微微皱眉,斜眼看着太子:“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方才练剑是,荣哥哥说的,他说怀孕的人喜吃酸,问皇宫中有没有可口的零嘴,想给姑姑讨要一些。”太子坐到沈颜沫身边,自顾自说起来,“母后和父皇曾说过,若姑姑生个女儿,要许给我做太子妃。”

如此一来,誉哥儿和傲哥儿要经常入宫看望妹妹,他们就能经常切磋武艺了,再也不用设法出宫了。

荣哥儿惊讶,誉哥儿和傲哥儿惊恐,上前拉着太子往外走:“我们想起一件事,非常好玩,咱们出去说去。”

妹妹还未出生,就被人惦记上了,誉哥儿和傲哥儿心中颇不是滋味。好似别人挖他们的心头肉一般。

太子信以为真,跟着两人出去,还回头对沈颜沫道:“姑姑,我要给太子妃取个名字,您可要答应啊。”

叶少甫望着太子的背影,似自言自语道:“京都是不能待了,江南风景不错,咱们去江南吧。”

荣哥儿站在一旁,立刻知道叶少甫的打算,嘿嘿一笑,走上前,挽着沈颜沫的胳膊道:“娘亲,您在江南住了多年,早就腻了吧,我看不如去燕国吧,母亲还未见过燕国的冰雕吧,去看看可好。”

“燕国太冷,不去。”叶少甫推开荣哥儿,自个儿扶着沈颜沫朝内室走去。

荣哥儿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却也浑不在意,跟了上来,又继续道:“夏天不冷,娘亲可以夏天去。大哥还不知娘亲要生妹妹了,妹妹出生在燕国,大哥也欣喜。如今大哥只身一人在燕国,也怪可怜的,不如咱们举家迁移,也让大哥高兴高兴?”

“谁说你娘亲要生妹妹了。这生男生女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吗。”叶少甫回头瞅一眼荣哥儿,“我倒是稀罕臭小子,像你们几个一样,不听话上手揍,若是娇滴滴的小姑娘,我便不舍得了。”

“您听听,您心里还是希望有个女儿的。她还没出生您就开始偏心了,就怕妹妹将来入宫。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咱们沈家的姑娘需要进宫吗,咱们沈家的姑娘是我们手中的宝,去了燕国,让大哥封她为公主,长大了自然是招驸马,一个不够,可以多养几个,咱家养得起,您说是吗,娘亲?”荣哥儿跟在沈颜沫身后,不遗余力地说着。

沈颜沫想象着那样的场景,一个娇滴滴的女娃娃,左边一个驸马,右边一个面首,腿边还跪着两位娇俏的公子捶腿,想想那种场面就一阵恶寒。

“我决定去江南,那里风景如画,环境清幽,适合养胎。”沈颜沫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