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23)
待到了新的肃王府,门口的早早有一众人等相迎,一名四十余岁的精壮男子着甲站在队首,面带长须,眼如鹰隼,目光如电,一副精干的将军模样。他一见赵衍,拱手道,“下官耿满,参见肃王、肃王妃。”其余兵士也一同高声拜见。
赵衍纵身下马,向前扶道,“卿不必多礼。”他面色无虞,虽然风尘仆仆,身上自有一番沉稳的气度,仿佛对耿满刚才行的平级礼数毫不在意似的。
两人目光相对,皆是没有试探出什么来。耿满的面容倨傲,沉声说道,“王爷恕臣无礼,近日奴儿干都司在边境起兵,可见其狼子野心。臣唯恐生变,集结诸卫所千户商讨事宜,王爷千里而来,可先行在王府休息几日,余事臣自当交接。”
季岚熙听着这话的意思,就是让这个空降的肃王哪儿凉快哪待着去,别打扰人家干正事。
赵衍点点 头,肃穆道,“一切以国事为重,卿可自行前往。”
耿满又一抱拳,也不客气,一行人打马就往着指挥所去了,只留下灰头土脸的肃王家眷。
季岚熙清了清嗓子,把车帘挑开,对着赵衍轻声说道,“夫君,我观耿指挥使的颜色,辽地... ...怕是不稳了。”
赵衍瞥了她一眼,淡淡地说道,“内忧外患。”
耿满这样匆忙,也不都是给赵衍摆脸色,情况确实危机。一但奴儿干都司真的反了,卫所是否有一战之力尚且未知,辽东这地错综复杂,既有军户,也有势族官宦,本来就是一片烂摊子,这回又插进来个王爷,也莫怪他疲于应对了。
季岚熙垂眸想了想,辽东的镇守太监梁中她倒是认识,季盛那么多义子也有他一个,按道理还要叫她一声长姐。先不管这人品性如何,肃王在辽地也算是有半个助力。
王府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里面也仿照南方造了假石山水,种了些耐寒的植物。可惜辽地比不上盛京,冬长夏短,一年之中也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景致可看,其余便是光秃秃的枯树枯草,给人萧瑟之感,反而不美了。
正房早早就收拾下了,月明里满枝在旁边手忙脚乱,实在看不惯这样粗犷的家居样式,誓要在入睡之前“给王妃收拾出一个能住的地方。”
季岚熙坐在圆凳上,咬牙切齿地想盛行商行出海的宝船什么时间能回到大郑,她让万掌柜去寻的不是别的,正是两样重中之重的作物——红薯和玉米!
这两样粮食,一个产自吕宋,一个产自佛郎机,高产易于打理保存,一季收可以抵半年粮,远远超过黍稷的产量,在饥年可是能保命的东西。
民以食为天啊。季岚熙悠悠地叹了口气,辽河两岸土地肥沃,她一路走来,却没有见到有几家村庄在耕种,偶尔田里面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影,一问还是势家的耕田,或是卫所自己的屯田,实际农田的耕种率十之无三,入眼的只有一片荒芜。
怪不得卫所如此依赖内地粮运,若是断了粮道,这上上下下几万兵士怕不是真要饿死在里面。
忽地外面闪过一道人影,门外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
季岚熙陡然抬头,美目中一片冰冷,卫所看不起肃王家眷倒也可以,若是在王府内部安插探子,那可真是欺人太甚了!
杨裴从外面拎着一个什么东西的衣领进来,对着季岚熙颇为迟疑地说道,“王妃... ...门口趴着一个小孩子,如何处置?”
一个穿着布袍的小男孩被他拽在手上,约莫也就六七岁左右,奶猫似的,脸洗的很干净,嘴唇紧抿,大眼睛乌溜溜的,里面却不见多少孩童的无邪与天真,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倒像极了一个人。
季岚熙示意杨裴把他放下来,那孩子遭受惊吓,不哭也不闹,只紧紧地盯着她看。季岚熙左看看 右看看,才发现那个孩子像谁。
这个抿着嘴的臭屁表情可不就是像赵衍么!
季岚熙心口一痛,赵衍这个没良心的,说好的无利不起早呢,怎么现在连孩子都能下地打酱油了?关键原著里从来也没描写过他在辽东有个儿子啊,难道是从盛京带过来的?
她靠在椅子上,明丽的脸上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对着小男孩招了招手,柔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说完就从荷包里取出一块糖来,递到他手心里。
那孩子摇了摇头,也不答话,只攥着手里散发着奶香的糖块。
季岚熙揉了揉他刺刺的小脑瓜,手感倒是挺好。她把荷包推到身前,“我叫季岚熙,你叫什么?你要是告诉我,诺,这一包糖块都送给你吃。”
孩子的眼神顿时亮了,张了张嘴,哑声说,“我叫赵宗尧。”
好个你个赵衍,直接快进到生世子这个地步了!
季岚熙心里生着闷气,这下可好,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母亲是谁,在赵衍心里有何地位,后续的计划恐怕都要重做了。
“他本不姓赵,”忽地外面有一道声音传来,赵衍站在门口,禀退众人,淡淡地说道,“这孩子的原名,叫施宗尧。”
姓施... ...和赵衍能有联系的唯有一位,难道是那位施琅将军的儿子?季岚熙抬头,两人目光相触。
赵衍没有收回视线,而是盯着她若有所思,“我便一直疑惑,你刚才为何生气?”
第23章 辽东形势 夫君莫要说笑了
季岚熙被他一问,心中有些怔愣。
总不能回答万岁爷你突然有个嫡长子让我这个正妻很难办吧!
两个人一开始就是交易关系,季家送赵衍登上帝位,赵衍放季盛父女俩一条生路,他这话说的倒像是季岚熙吃醋似的,怪尴尬的。
职场感情可要不得啊。
季岚熙轻轻地咳了一声,笑了笑转移话题道,“岚岚哪里在生气了,夫君莫要说笑。”说罢看着底下抓着饴糖的赵宗尧,低声道,“这孩子的身世... ...说到底是我们季家欠他的。只是王爷贸然收了一个义子,不会引起朝廷的怀疑么?”
赵宗尧与她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镇西大将军施琅便是身死与季盛手上,他是忠臣,死的冤枉,只可惜万岁要他死,他哪能不死呢。
赵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辽地错综复杂,军事民生的消息更甚于我。”
季岚熙想了想,说的也是,这地方运送军机消息到盛京都能跑死几匹马,赵衍收了个义子的消息等递到京里得过去几个月,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二门有人来通传,说是辽东的镇守太监来参见王爷王妃了。
两人走到正厅,只见一个圆滚滚、胖乎乎的人正坐在下首,一见到赵衍和季岚熙进来便稽首在地,喜气洋洋地唱了个大诺:“臣梁中,参见肃王爷、肃王妃!”
梁中身材五短,白胖无害,笑眯眯的样子 让人心生好感。他穿着灰色蟒袍,也算是个大太监了,这礼行的不可谓是不重。
一番寒暄之后梁中坐在客位,对着季岚熙拱手笑道,“姐姐到了这地界,天寒地冻的,老祖宗可心疼您,一直惦念着呢。让我好好照顾姐姐。这些年弟也没能进京,老祖宗身体可好?”
季岚熙看着他保养虽好却仍然有些半白的头发,忍不住在心里抖了一抖,这奇景儿也就能在季家看到了,五十六的人叫十六的姐姐。季盛在朝中收了一圈的义子,为此还有人能打破头,反正不管谁,只要扒上他叫一声爹,那官路可就亨通了。
过年的时候那叫一个热闹,季岚熙还得给十几个头发花白的便宜老弟弟发红包。
不过季盛也必然是给梁中打招呼了,叫他关照肃王府上下,免得女儿受欺负,在辽地也算是给季岚熙撑腰了,天高皇帝远的,要是事事都靠着京里,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季岚熙的声音轻柔,笑着说道,“多年未见梁伴伴,梁伴伴风采依旧。老祖宗的身体硬朗,在京里一切都好。”
梁中眯着眼睛,他也只在八年前的时候见过面前的这个小“长姐”,以前只觉得这个小丫头长的可爱,现在一看,真能用姝丽二字来形容了。
那时候他在京里混不下去,凭着师父的面子来求督公给自己外放个肥差,战战兢兢的也不知道能分到哪儿去。忽然垂花门下站着一个小孩子,软软地叫爹来看看自己写的书法。他心里一惊,这个小孩眉眼竟然有七分像督公,真如同亲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