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农家乐(10)

作者:胡狼啸月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厌倦了都市生活的大龄剩女,抑郁轻生之后穿越到古代。 成为一枚名符其实的农家女。 不求功名利禄、富贵荣华;只求悠然自得,真实平淡。 家长里短,不可避免。 且看她如何见招拆招,活得风生水起,开辟一片农家乐土。 剩女混迹悠然田园,更多精彩给你好看! GG尽心还原农家生活场景,给你一个恬淡美好的故事。 关键字:都市、穿越、古代点击展开

“爹,我来看你了。娘她现在好好的,我、建华、大姐爱华和雪华,也都过得不赖,你在下面别挂念。给你烧过去的元宝和钱,你想吃啥就买,不用省,没有了,我再来给你烧。”

林氏磕了四个头,站起来,又蜷着腿坐下来,眼睛里泪汪汪的,顺着脸颊不停往下流淌着,跟唠家常似的,继续说道,“爹,小玉病好了,打了牙祭,现在没钱割肉了,就给你弄了几个馒头,这些菜和果瓜你都将就着吃点,反正手里有钱的话,都能买。爹,你得保佑娘,让她好好地在活个几十年,享享清福,保佑咱家人都好好的……”

韩玉听着林氏说话,把四周看了一下,不远处一个很小的坟包,上面的土很新,而且花圈纸钱都褪色不太严重,应该是刚刚埋上不久的。

太阳升高了之后,渐渐热起来,四周的草木都被晒蔫了,耷拉着叶子。

临走的时候,韩玉指着那处小坟包问道:“娘,那个是谁的坟?”

林氏说道:“那是你六爷的孙子,铁娃,才三岁,刚死不到半个月。”

韩玉又问:“咋死的?”

林氏牵着她的手,走在田间阡陌,羊肠小道,说道:“得病。不过你六爷找先生看了宅子,风水先生说是个凶宅。”

这个时代的小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生下来刚满月就打各种疫苗,防治各种疾病,所以成活率不高。其实在韩俊的前头,韩玉还有个哥哥,不过早早便夭折了,家里也没提起过。

韩玉听韩子明说起过,韩家的坟院在东边林子里,韩家的先人后辈,去世之后都要埋在坟院之中,而且按照辈分排好,不由得好奇问道:“娘,咱家坟院不是在东边吗?那他怎么埋在这儿了?”

“早夭的孩子没长成,不能算是人,进不了坟院。”

林氏说了之后,停了停脚,又说道,“问这些干啥,多晦气,走,快点回家,得收拾着做饭吃了。早饭就没吃,你爹和你哥该饿坏了。

韩玉仰头说道:“要是饿了,他们自己做着先吃就行了啊。”

林氏点了点韩玉的头,说道:“你这妮子,又说傻话,男人进灶屋做饭,那还不叫人笑话看不起啊?这些活就是咱女人们做的。”

韩玉愣了一下,表示无语,巴不得说一句“那饿死活该”,但再一想,这个问题也牵扯不到男女地位的差别,而应该是内外分工的迥异。田间地头和力气活都是男人没死没活地干,洗衣做饭相夫教子都是女人的活,在封建小农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分工还算合理明确。至于被人笑话看不起等面子问题,应该是这种分工长期延续下来的衍生物。

韩玉问道:“娘,妗子为啥这么赖?”

“当初你舅娶亲的时候,东挑西挑,嫌这个难看,那个屁股小不容易生养,这个太瘦,那个太胖,你姥跟姥爷都惯着他,挑花了眼!”

想到今天的遭遇,林氏也是一肚子气,赌气似的说道,“话说一万遍,还不是为了你舅和你姥。要不是他俩,咱和她断亲!今儿她来这一势,我先说好,不到过年,别想吃到咱家的包(礼品)!”说罢,林氏叹了口气,“你大姨是寨上的,三姨是汪堂的,小姨嫁到外县了,她们不来正好,你说大老远跑过来给你姥爷烧纸,饭都吃不上,图个啥?”

寨上,是人们对崔寨的习惯称呼,位于杏花村的东北,两村毗邻,人口和面积大小都差不多;汪堂在杏花村的西边,中间隔了三个村子:石营、毛冢和小秦营。说不上近,但也绝对不远。就是小姨嫁到了距家五百里的金山县,多少年也回不来一次。

回家的时候,林氏拉着韩玉,为了不从林家门口过,特意择了一条小路,绕过去,沿着弯弯曲曲长长的胡同回到了家里。

谁知道刚一回家,韩子明就说道:“他娘,六叔家的宏信死了。”

************

(看书不收藏,就是耍流氓;投投推荐票,桃花运来到。咳咳,求推荐收藏啦。啸月给各位神仙妹妹作揖了(~o~)~zz表示回过头去看以前章节里虫子不少,有时间会回过头喷洒农药的!)

第007章 鬼魂附身

韩家的老六,也就是韩玉的六爷——韩明山,有三儿两女,三个儿子分别是:宏信、宏亮、宏成,两个女儿分别叫大美和小美。

韩玉在野外见到的那座新坟头是铁娃的,而铁娃的爹正是韩宏信。

小儿夭折,进不了坟院,韩家不忍心就跟个畜牲似的随意葬了,就托先生看了风水,找了那块田的主人,好说歹说,又送礼送钱的,这才在人家地里隆了一座坟头。

一听说韩宏信也死了,林氏愣了一下,回过神来,连忙问道:“咋死的?”

“听五叔六叔他们几个说,宏信平时没病没啥的,这清早起来,打扫院子的时候,冒天儿(忽然)就倒地死了。”

韩子明长长叹了口气,坐下去,这才回答。他眉头紧皱,点了水烟,又继续说道,“找先生看了,还是说宅子太凶,只能全家搬迁,没其他办法。否则,家里人一个个都得死。”

风水,在古代,特别是农村,是非常讲究的。选址盖房、死人下葬、出行的方位……统统都要找风水先生或搬着老黄历看看,预测吉凶,还要考虑对现在人和对后代人的影响。

“我把饭做锅里,去看看六婶子,等会儿好了你们先吃。”

林氏放下篮子,去井边洗了洗手,就钻进了灶屋里,韩玉也跟着进去帮忙。

韩玉个头小,在地锅前的小木凳上坐着,仰着小脸说道:“娘,等会儿我也想去看看。”

“这死个人,有啥好看的,从小嚷着怕鬼怕鬼,不哄着都不睡,现在不怕啦?”

林氏系上围裙,舀了几大瓢水往大锅一倒,淘了小半碗米倒进去,放上篦子(bi,第四声),在篦子上摆了六个杂面馍馍,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她擦干了手,脱了围裙,说道,“你要是非得去,等锅里熟了,吃罢饭再去,跟你爹说,好好吃,不用给我留。”

林氏急匆匆就出了门口,沿着胡同往北走了。

韩玉有些按捺不住,往灶火里填了两根劈材,跑到灶屋门口,探出头,看到韩冬和韩俊正蹲在堂屋门口玩石子儿,便小声叫道:“大哥,大哥。”

“你这鬼灵精,叫大哥干啥?”

韩俊扔下石子儿,走过来,摸了摸她头上的两个小揪揪(鞭子),笑着说道。

“大哥,那个,我想跟娘去六爷家里看看,你能不能帮我烧会儿火,一下就好。”

韩玉低着头,对戳着两根食指,装萌卖傻地说道。

韩冬把她鬓角落下来的一些散发给理到耳后,说道:“哎,我还以为什么事儿呢,快去吧,大哥来烧就是了。娘要是问起来,你就说我给你抢着烧,你抢不过。”

韩玉瞬间笑开了花,说道:“大哥,你真好。”

“傻丫头,我是你大哥,我要是不对你好,大街上随便拉个人过来,人家也没空对你好啊。”

韩俊把她的头推了一下,说完就钻进了灶屋,去烧火了。

虽然不知道六爷家里怎么走,但听着北边乱哄哄的声音,韩玉顺着走过去,沿着胡同走了约莫有一百米,一转弯就到了。

韩明山的家,和寻常农户没什么区别,大门和堂屋都是朝南,东、西、南三侧各有一间大屋子,也是因为儿子都没分家,在一起住着。院子有百十来个平方,种着几棵槐树,还有两棵柿树,郁郁葱葱的。树杈上挂着两个笼子,里面分别是画眉和鹌鹑,不时叫上几声,但再美妙的声音也都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人堆里。过来的都是韩氏一族的人,清一色是大人,小孩子都害怕,不敢来。

“咦……我可怜的儿啊,养活了这么多年,说走就走了啊……这小的走了可以再生,你这一走,娘现在可没本事生了……”

堂屋东间里,一个妇人沙哑的声音传出来,韩玉踮着脚尖,透过窗户看进去,这妇人有五十多岁,正坐在地上哭天抢地,另外几个妇人,林氏也在内,去拉她,让她坐在床上,她头发也扯乱了,满脸的泪,屁股刚刚坐上床帮,她又挣扎下来,再次蹲坐在了地上,哽咽地嚷道,“别拉了,我想在地上坐一会儿,我想我的宏信儿……明儿个我的儿就得埋进地下了,我的儿啊……老天爷这是纯心不想让我活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