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冷河洲+番外(5)

“好了,王奶奶别说了,我去还不行吗?”最后虽然不情愿,但是也没有办法,谁叫是个小孩子呢!在学校待几年,他也就转学过来了。

学校和记忆中的一样,一点也没有改变,每隔一个暑假就需要拔草的土操场,需要大妈举一把小铁锤敲打吊着的大铁块发出的有些微弱的上下课铃声。十几间教室,以及由教室围起来的小操场里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每到五月花开的时候整个校园都能闻到。也和前世一样,一年级两个班,我在二班。同学也许还是原来的那些,很多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有些十几年工作之后有见到过,只是完全不记得后来那么雷厉风行的人小时候这么胆小爱哭。上课的老师没变,依然是那个教了我们六年数学的老教师,还有那个爱体罚留堂的语文老师。时间没变,1993年,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变的只有我而已。

每天早上,我都需要带着弟弟一起去学校,我上一年级,他读幼儿园。幼儿园只有半天课,每次他放学了都会蹲在我们教室的后门口等我,然后中午再一起回家吃饭。学校里有一个食堂,只有一个小房间那么大,里面有大张桌子,有水缸,就是没有饭,只是一个摆设而已。离家近一点的一般都回去吃,吃了之后再回来上课。远一些的学生可以自己带饭,但是夏天容易坏,冬天学校倒是会帮学生热饭。食堂旁边有一间锅炉房,里面堆着煤炭,一到冬天学校会烧锅炉,锅炉上面有一个木头的柜子,有几层隔板,需要热饭的同学可以一早把饭盒放进去,热好后学校会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取出来放在锅炉房外面的搭起来的水泥板上,下课后学生就可以去取。这时候饭盒没有那么多样式,基本都是铝制的饭盒,盖得也不紧,如果没有网兜很容易洒出来。曾经我也带过那么几回,不是被洒出来就是饭盒都找不到了,后来也就没带过饭了。现在,依然如此。所以,有些远一些的学生宁愿拿几块钱去外面小饭馆吃面或买包子,一块钱可以买3个菜包。我们家虽然离得不远,但就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如今还要定时回家做饭,本来忙碌的她更忙了。这么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每天上课无聊便都在琢磨着该怎么赚钱,现在很多东西都没有兴起来,很多东西想做也做不了。

“霏霏,放学了,走啦!今天妈妈给我的钱还剩下三毛,我请你吃门口的串串,接下来一个星期我就吃不到啦。”彭小龄拉着我就往学校后门口跑去。彭小龄是我的同桌,这一点这一世没变。她脸小小的圆圆的,头发天生自然卷,有点像一个洋娃娃。

这时学校后门口的老大爷还在世,他独自守着一个很小的小卖部,卖些零食和文具之类,但吸引大家去的是他家卖的串串。一个炉灶一口锅,一篮子串好的蔬菜,小半盆辣椒面,许多人都爱去。一毛钱一串,一根细细的竹签上面串得满满当当的,在滚烫的卤水里煮一下,捞起来撒上辣椒面就可以吃了。以前小时候很爱吃,经常和几个好姐妹来买,如今这么多年了还真有点儿想,不知道还是不是儿时的味道了。

到了老大爷的小卖部,已经有好几个学生围在锅边上了,旁边还有一些站着在这儿吃的。彭小龄赶紧拉我冲进去,慌忙抓了两串丢进去。

“妈呀,果真要放假了大家都来了。哎,那是我放的你们别拿错了!”彭小龄牢牢盯着锅严防死守,煮了不到一分钟就捞出来了,然后裹了一层辣椒面递了一串给我。我咬了一口,辣,还有些咸,并没有记忆中的好吃。但对于缺少零食小吃的学生来说,也许这是好吃的。只是因为我后来吃过更多好吃的,这就变得有些无味了。

所以说记忆中的味道,为什么味道只能存在记忆中,后来无论怎么回味都再也不是当时的那个味道了。其实,味道一点没有变,只因为那时的环境那时的心境它是最好的,再经过自己的记忆不断加温,无论再过多少年,它在记忆中永远鲜活明亮。看彭小龄吃得津津有味,我把只吃了一口的串串递给了她。

“你不吃啊?”彭小龄吃得满嘴辣椒面。

“我这几天有点拉肚子,忘了妈妈说不能吃辣的了。”

“那我吃了,你是没口福啦!”然后拿着串边吃边往家的方向走,绕过学校正门,我们就分开了。

回家的路上,我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妈妈也开一家串儿店,这样稳定不用折腾应该会不那么辛苦。

在我们家,爸爸做菜最好吃,别人家做事请客都会请他去掌勺的那种。以前的我从小就跟在他身后添柴烧火,后来也就看会了,厨艺一直也不错。记得曾经我第一次炒菜的时候不到十岁,没有农村的灶台高,踩着凳子趴在锅边上挥着锅铲。后来工作了,去了不同的省市,各式各样的菜都学会了一些,自己也喜欢在这方面琢磨,做菜的APP都下了好几个。每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她们都觉得很好吃,可以够得上开店的水平。这几年妈妈一直很忙,从去年开始,在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又开始踩着凳子趴在灶头上炒菜了。如今,我会做菜妈妈已经习以为常,偶尔来一点创新也不觉得惊讶了。现在看来,这项技能可以好好发挥一下了。

第4章

回到家,妈妈正在杀鸡,水桶里还放着一只已经杀好的。如今虽然家里条件变好了,但是平时候也不会轻易杀鸡,这是要来人了?

“明天中秋节,不是这次正好赶上国庆嘛,明天你的几个姑姑都会来,还有你的几个堂兄弟姐妹,就杀了几只鸡鸭。明天我们也不去卖菜了,就在家帮忙爷爷奶奶准备准备。爷爷奶奶平时对我们也挺好,以前常帮我们带你弟弟,你看大伯家三个小孩他们都少帮忙照看,所以我们平时也得多帮忙爷爷奶奶。”

“好,我会的!”我趴在妈妈背上撒娇,“妈妈,要不待会儿我去问下爷爷奶奶,看他们还缺些什么,我们明天早些去市场上买回来。”

“行,还是我们霏霏想得周到,能干。”说着用手摸了摸我的头。

“妈,你的手好像没有洗~”那一手的油,才摸了鸡。

“没事,就当头油护发了。”

……

鸡鸭杀好了,我去灶台旁抱了一把稻草,拿了火钳。妈妈点燃了火,用火钳夹着夹着鸡脖子手举着鸡脚放在火苗上,烧一烧那些细绒毛。我蹲着一旁一边添火一边想着该如何开口。看着她把打理好的鸡鸭放在一边,鸡郡鸡肝鸭肠这些内脏满满一大碗也放在了一旁,该是准备晚饭了。我灵机一动,“妈妈,今晚我想吃卤菜。”

“可是家里没有肉啊,鸡鸭明天才能吃哦~”

“那我们卤点郡肝鸭肠可以吗?”我摇着妈妈的手撒娇。

过年的时候有些人家也会卤,但基本只卤肉,卤鸡鸭,肉是大块的,鸡鸭基本也是半只或整只的丢下去,往往一卤就卤好几个小时。妈妈想着这些肝啊郡啊都比较小,熟得快便同意了。本来她打算明天用来炒菜放在粉条里面,但孩子想吃她有时也会纵容一下。

当晚炒料的时候,我让妈妈加了一把干辣椒和花椒,卤的时候更辣更香。妈妈看我洗了一篮子蔬菜,还拿出了一些红薯粉,有些奇怪,“霏霏,洗菜干什么,这些够我们三个人吃了,不用另外炒菜了。”

“妈妈,吃得完,也不用炒,待会儿放在卤水里面一起烫一下就行了。”

平时卤肉大家从来没有放过蔬菜,妈妈有些好奇,全程盯着我看我到底要怎么弄。我拌了一大碗调料,姜蒜切碎,加入家里的辣椒油,把菜捞上来后又撒了一把炒过的芝麻,最后上桌的时候,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冒菜。不过,这时候我们这里还没有冒菜,也没有这种做法。

“妈,好香啊,我好饿啊~”弟弟刚从他的小伙伴家里玩了回来,满头大汗。大伯家的三个小孩也从隔壁跑过来了,最小的兵兵比弟弟大一岁,调皮得很,一进门就往凳子上爬,“小婶婶,你们家做的是什么啊,好香啊!”

“你们想不想吃啊~”妈妈多拿了几个碗。幸好煮得多,不然哪里够。

妈妈吃了一口,又辣又香,不住点头,“霏霏,你做菜跟你爸爸一样,有天赋!”

“妈妈,好辣啊~”弟弟边吃边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