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384)

“那可不。”赵如熙仰着下巴,得意地道,“女主必备光环。”

她现在跟赵如语拿的系统可是同款呢。虽说她的系统是个有障碍的,但这也说明她已从炮灰逆袭成女主了。

否则,一个路人甲炮灰,怎么好意思拥有系统?没看眼前这货都没有系统吗?

虽说自己没有金手指,但女朋友拥有,而且肯花积分为自己买了辨味丸,萧令衍已经很满足了。

他问道:“你刚才跟我对打,是个什么感觉?你细说说,我给你分析分析。没准你还能提升一下。”

赵如熙把自己的感觉跟他说了。

萧令衍摸摸下巴,疑惑道:“你既看出破绽,为什么不还手呢?”

赵如熙挠挠脸颊:“我怕把你给打飞了,伤着你就不好了。”

萧令衍:“……”

见萧令衍满脸的震惊和不明所以,赵如熙看了看四周,看到树下有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她过去捡起来,把石头放在掌心用力一碾,石头就成了粉末。

萧令衍:“……”震惊!

“我吃了两种丸药。前面那种是增加敏捷性的;现在这种是增加力气的。”赵如熙解释道。

萧令衍顿时羡慕坏了。

他下意识就想张嘴问问赵如熙能不能也帮他买两颗这种丸药,可想想赵如熙说的刷积分困难,到嘴的话他又咽了回去。

丸药不易得,自然得花在最该花的地方。

身为皇子,他是不可能落单的,身边时刻有御卫和死士保护着。他武功高强虽是一层生命保障,但更高强一点,意义也不大。

倒是针对他和萧令谱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赵如熙给他买的辨味丸才是最合适他的。

赵如熙这里正好相反。她没有武功,没有得力的护卫;但针对她的人不多。最多是有些人妒忌她,或像平阳郡主那样看不惯,对她使的一些下作手段。

有了敏捷丸和大力丸,成了武功高手,她遇到危险时就有了自保能力。

把好不容易刷得的积分用在最需要用到的地方,才最恰得其所。

他道:“在刷分方面,如果有我能出力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赵如熙摆手:“这个你帮不了,谁也帮不了。”

萧令衍很是失望。

他想了想,道:“你现在空有敏捷的反应和一身大力,却不能很好的运用,完全是浪费。有空的时候我将我的武功招数画给你,你看着学。等你依葫芦画瓢地学会了,我再当面指点你两次。这样虽不能很好地让你把武功练好,但总比现在要强。”

“另外,你也把力道掌控好,尽量地运用到武功招数中。”他又道。

赵如熙点点头:“好。”

虽然她觉得用到这一身武功的机会不多,但多一门保命的技能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她当初就不会那么迫切地想买敏捷丸和大力丸了。

看看还有点时间,萧令衍给她打了两遍拳,把拳法讲解了一遍,还结合赵如熙的特点仔细分析。直到王通忍不住来催了,萧令衍这才离开。

他衙门里还有事要办。

萧令衍离开后,赵如熙在宅子里又呆了一会儿才离开。

她是乔装打扮后骑马来的。

在北宁城里绕了几圈,确定身后确实没人跟着,她才进了一处宅子换装,乘了放在那里的马车回了绿蕉院。

在绿蕉院门前下了马车,她没有进去,而是带着青枫和罗氏去了书院。

崔夫人见到赵如熙,满脸惊喜:“我还说抽时间去你那儿一趟呢。可巧你就来了。”

“是有什么事吗?您有事,派人去唤我一声就可以了,哪里还需要跑一趟?”赵如熙道。

本来书院这一摊子事就够崔夫人忙活了;现在又加了报纸的事,崔夫人更是忙得不得了。

不过她乐在其中,不愿意让人分担事情,所以只能受累。

崔夫人没有说话,而是带萧令衍到她歇息的院子。

两人坐下,她这才问道:“你这些天是不是一直没去国子监了?”

赵如熙就知道她问的是什么事了。

她点点头:“对。自打参加乡试后,我就没有去过。”

现在离乡试放榜已有十天了。这十天里,赵如熙倒是去过国子监一次,带着重礼探望感谢各位给她指点过的先生,但她再也没有去请教过文章。

崔夫人严肃起来:“尚德长公主让我问问你,是不是那些先生暗示你不要再去了?”

赵如熙连忙摆手:“没有没有。不过他们也没有叮嘱我再去。我又想歇息一阵子,所以就没有再去。”

一听“歇息一阵子”,崔夫人提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

其实她问的不是国子监先生的问题,而是赵如熙还会不会继续参加会试。但她不想明着问,不愿意给赵如熙拒绝的机会。

赵如熙如此有读书的天赋,她不希望赵如熙辜负了这份上天赋予她的恩赐,止步于乡试。

“如果你想再继续让他们指点,尚德长公主说了,她会再去求求皇上。”她道。

赵如熙皱皱眉:“我倒是很需要人指点,但国子监的先生们平时就有自己的事。他们能在前两个月抽出时间来指点我,已是额外的辛苦了。”

“现在离春闱还有半年的时间,让他们再这样给我授课,肯定是不合适的。再者,我乡试中了解元,已有人含沙射影地指责几位先生了。我哪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先生们陷于舆论的谴责里?所以这课是万不能上下去了。”

赵如熙中了解元,许多不甘愿被一个女子压了一头的人不敢说科场舞弊,只能指责国子监的先生们,说他们有那样的精力,为什么不好好培养国子监自己的学生,而要给赵知微上课?精心培养一个即将嫁人的女子,岂不是资源浪费么?

第534章 八方相助

听到赵如熙的话,崔夫人是彻底放下心来。

看样子,赵如熙还是要参加会试的。只是她不愿意再让国子监的几位先生受到指责,所以才没有去国子监上课。

赵如熙说的这个问题,崔夫人也觉得有些难办。

人活在世上,总得为别人着想,不能太过自私。

虽说尚德长公主去宫里求一求,皇上可能会答应让国子监的先生再指点赵如熙。但强人所难非君子所为。一旦尚德长公主开了口,皇上和国子监几位先生对赵如熙的好感定然会大打折扣。

“夫子放心。我原先也料到了乡试之后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把遇到的问题都问过诸位先生了。没有他们指点,或许会试的名次不会太高,但过关应该是没问题的。”赵如熙道。

其实乡试和会试,考的题目形式都差不多,都是写策论。只是策论涉及朝堂政事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会试之后的殿试不过是走个过场,只要会试过了,基本都能做官。因此会试的题目都会涉及到当时的朝政,需要对某一项朝政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赵如熙原先只是在写文章的形式上稍有欠缺。她毕竟不是从小就写文言文的人。虽因为记忆力好熟记了四书五经,但对于古文涉猎不广,在典故运用等方面略有不足。

这两个月,国子监几位先生列了一些书单,让她在国子监借书来看,恶补她这一方面的缺陷;又在行文方式和言辞给她挑毛病。也因此,她才能在乡试里写出无懈可击的文章来。

把这方面缺失的知识补上之后,她在写文章这方面就没有什么大毛病了。唯一的短板是对大晋的朝政不够熟悉。

比如如果会试出题,让他们议一议水利方面的问题。赵如熙对于大晋的水利并无了解,就不能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写出来的文章就十分空泛。

所以这半年,她并不需要先生们再指点如何写文章,而是应该多关心大晋的政事。

为了让崔夫人和尚德长公主放心,赵如熙把这些问题都跟崔夫人说了。

崔夫人顿时作了难。

她跟尚德长公主都不关心时政,在这方面根本帮不了赵如熙。想来国子监的先生也没办法将这些问题给赵如熙作解答,毕竟他们都不参与朝政。

赵元勋只是个六品官,没资格上朝,而且做官时日尚短,在这方面也帮不了赵如熙。康时霖也不行。

“你三位师兄都在朝廷做官,每日上朝,他们对这些肯定很熟悉。要不然你请教一下他们?”她提议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