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630)

作者:宝妆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爽文 女强 腹黑 升级文 本文又名:《师兄看我眼神怪怪的》、《盐商阔少要包我》、《将军邀我抵足夜谈》、《那个王爷总与我作对》、《陛下您有断袖之癖?》程卿穿越了。 开局死了爹,一个柔弱娘,三个美貌姐姐,而她是程家鼎立门户的独子…… 程卿低头看自己微微发育的胸,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程家群狼环伺,换了芯子的程卿给自己定下两个小目标: 第一,继续女扮男装,努力科举入仕。 第二,保住自己的性别秘密,要位列人臣,也要寿终正寝!点击展开

这个消息着实令人意外。

但因为科考院试与遴选女官撞在了一起,更多人都去关注府试结果了,六人要上京遴选女官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

去年,秦安县学出了十九个童生。

今年又考取了十一个童生,这三十个童生往府城一站,学道大人都惊动了。

院试一放榜,三十个童生竟出了二十五名秀才!

秦安县以前是科考荒漠,一下考取了这么多秀才,让人觉得秀才功名都不值钱了……这当然是知县程卿的功劳。

院试一放榜,学道大人就坐不住了,亲自前往秦安县。

到了秦安城外一看,这秦安县繁华已更胜府城啊!

“本官必要为程知县请功!”

程卿蛰伏西北小县三四年,可能就在等今天,学道大人很愿意送上这个人情。

何况学道只管科举事宜,从院试结果来看,程卿担得起这份功劳。

程卿陪着学道大人参观秦安县学,对自己的功劳她一笑了之,刻意提了提何婉的织坊。

听到织坊的女工们都在读书识字,学道大人说了几句场面话,并没有放在心上。

女工们识字有何用?

皇上说要遴选女官,学道和其他大臣一样不以为然。

等到八月,京城发榜公布遴选女官的结果,秦安县织坊竟有两个女工被选中!

这两个女工一个是守望门寡的女子,一个是要被继母卖掉的丧门星,两人都是无根浮萍才会去织坊做工,万万没想到她俩一路过关斩将,竟做了女官!

两人的容貌普通,学问更是连四书五经都还没通读下来,磕磕巴巴获胜,靠的是有勇有谋。

终选时,孟怀谨让人安排了突发事故,那些腹有诗书的贵族小姐们惊惶失措,这俩女工却敢捡起地上的刀剑与贼人对峙。

能被选中,她们自己都迷迷糊糊,她们做的,都是何婉教的啊。

秦安县被蛮人大军围住时,何婉教她们不能等着别人相救……入选之女官,几年不得出宫,宫中有赏赐给她们抚慰家人,两个女工都没提家人,把赏赐给了织坊。

第812章 :指不定谁的官位更大呢!

秦安织坊有两个女工被选中成为了皇宫女官!

这个消息长了翅膀传回秦安,全县震动。

女子如何能做官?

怕是选中了皇妃,说是什么女官吧。

随着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宫中赏赐的财物,何婉接旨时,织坊外围了许多百姓看热闹。

听说两位女官将宫里的财物赠予了织坊,围观百姓里就有人赞道:“还算她俩有良心!”

这样评价有品阶的女官实属不敬,但现场却无人反驳。

要不是有织坊,考中女官的两位连存身之处都没有,早就没了活路,又谈何读书识字明理?

这样一想,她们能有今日的造化,织坊的女老板何婉才是最大功臣。

有人替何婉惋惜。

为何婉做工的女工都这般厉害,若是何婉本人去参加遴选,肯定会被选中。

但何婉不能去参选,她去了,织坊怎么办?

何小姐是为了大家才留在秦安县的。

何小姐的确靠织坊赚了不少银子,但一边赚一边又花了,蛮人围城时,凡是参与了守城的,不管是兵卒还是民勇,哪个没有得过织坊所捐赠的御寒之物。

这时候,人们为何婉遗憾,想的是她为了织坊和秦安放弃了当女官的前程,却没有多少人将她再和程卿扯到一起了,她在秦安百姓心中的形象,不再只是程卿未婚妻,个人形象已是独立丰满,不仅某个“男人”的附属和陪衬。

何婉还没想到这些,她为两个中选的女工高兴。

这下子,织坊的几百个女工,再也不会有人觉得读书无用了吧?

除了像常娘子一样当管事,女工们又多了一条新的出路。

何婉为常娘子可惜,“你的学问才是众人中最好的,若你去参选……”

常娘子笑笑,“您莫要说笑,我还带着孩子呢,如何能去参选?”

遴选女官的条件没有说要未婚女子,要不守望门寡的那位第一关就被刷下来了,但像常娘子这样带着孩子的女人,都不会去报名。

若真选中了,孩子怎么办?

又不可能带进宫里去。

别说像常娘子这样死了丈夫,又无婆家人帮衬的寡妇,就是其他家庭和睦的妇人,一旦嫁人生子就是被捆住了手脚,上要伺候公婆,中要照顾丈夫,下要养育儿女,一天十二时辰哪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家里实在艰难的,来织坊当个女工就很出格了,背井离乡去当什么女官,用脚指头想都不现实。

何婉哼道:“也就是女子心软,你看世间男子,何时被家室束缚过手脚?”

男人有了妻子和儿女,照样是当甩手掌柜。

妻子在料理家务照顾孩子,男人在苦读博取前程。

为了前程可以一次次出远门拜师考试,等做了官又千里迢迢上任,妻子和儿女都扔在老家,也没见几个男人舍不得!

什么时候,女人能有男人“狠心”了,这世道想不变都难。

何婉想到或许有女人外出打拼,男人在家带孩子的画面,忍不住扑哧一笑。

那些男人一定会手忙脚乱吧?

这样的笑话说与常娘子听对方也不懂,唯有程卿可分享。

程卿听得直乐:“肯定会有那一天的。”

现代社会,家庭主夫和奶爸的确有,当男人能干的工作女人也能干后,在一个家庭里女强男弱并不罕见。

当然,就算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人在不断给女性洗脑,让她们读完大学回归家庭,说什么亲子关系最重要是陪伴,有些傻子信了,有些聪明人就不信。

想到现代社会一直在强调“男女平等”,都还有这样的傻子,程卿觉得自己不该对大魏的女性太苛刻。

就像何婉说的,什么时候女人们能狠下心,不去听别人说什么,只问自己想要什么,那就真的挣脱缠绕在身上的各种枷锁了,即便是受雌激素影响的母爱,和做女强人也没啥冲突呀,难道做了女强人就不能爱孩子啦?

不,做了女强人,可以给予孩子更多。

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还有精神上的榜样。

一个事业有成的妈妈,能在孩子的人生关键期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大于一个家庭主妇妈妈的。

织坊的两个女工考取了女官,这事儿让秦安县上下大受震动。

邵家只有邵元志一个儿子,但邵大户还有女儿。

女儿嘛,嫁人就行了的呀,千百年来都是这样的传统,现在发现除了嫁人,还有别的路子,邵大户心思浮动。

邵大户要让家中女儿读书识字,女儿们做小妾的生母不同意,被邵大户指着鼻子骂头发长见识短。

邵太太心想,不就是读书识字吗,有什么好争的。

纵是不考女官,读书识字也不是坏处。

元志现在已是秀才了,还能继续往上考,邵家眼瞧着要朝书香门第转变,元志的姐妹们大字不识一个像什么话。

书香门第的小姐们,当然会比养羊土财主的女儿嫁得好。

邵太太不指望女儿当什么女官,只看眼前的利益,读书识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邵太太不理会家里小妾们怎么想,让自己还没嫁人的小女儿要听亲爹邵大户安排。

“好孩子,你好好学,你爹不会害你的。”

邵太太的小女儿使劲点头,“娘,女儿不会给您丢人的,女儿要让爹看看。”

看什么?

当然是看看女儿不比儿子差。

所有人都知道邵家只有邵元志一根独苗苗,邵家女儿们就不配有姓名,存在感也极低,谁让她们不能传承家业,不能继承祖宗香火呢。

邵大户纳妾,邵太太不能反对,因为邵太太肚子不争气生不出儿子。

虽然邵大户对发妻足够尊重,邵太太也不是没有受过小妾们的气,特别是生了邵元志的那个妾室,比其他小妾份量都重。

邵太太亲生的小女儿心想,既然皇帝都允许女子参选女官,邵元志能科考入仕,她就要奔着女官去。

将来指不定是谁的官位更大些呢。

秦安一县,像邵家女儿这样发下宏愿的不止一人。

远在苏杭的绣纺,诗诗同样刚送走报信的人。

诗诗和红绡收留了许多身世凄苦的小姑娘,得知朝廷要遴选女官后,诗诗花重金请了夫子来给小姑娘们授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