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458)

作者:宝妆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爽文 女强 腹黑 升级文 本文又名:《师兄看我眼神怪怪的》、《盐商阔少要包我》、《将军邀我抵足夜谈》、《那个王爷总与我作对》、《陛下您有断袖之癖?》程卿穿越了。 开局死了爹,一个柔弱娘,三个美貌姐姐,而她是程家鼎立门户的独子…… 程卿低头看自己微微发育的胸,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程家群狼环伺,换了芯子的程卿给自己定下两个小目标: 第一,继续女扮男装,努力科举入仕。 第二,保住自己的性别秘密,要位列人臣,也要寿终正寝!点击展开

皇后没有亲儿子,所以皇后不着急,淑妃和惠妃膝下都有成年皇子,岂能不着急?

在坤宁宫碰壁,两人又不死心去了慈宁宫求见太后。

结果还没见到太后呢,慈宁宫的管事嬷嬷就说太后身体不适,请淑妃和惠妃两位娘娘说话小心些。

淑妃和惠妃语带关切询问太后身体,管事嬷嬷只是轻轻摇头。

太后坐在软塌上,果然精神不佳,不等淑妃和惠妃表明来意,太后反而生气质问她们:

“皇上给宁妃复位,你们怎不拦着些?”

淑妃和惠妃心里苦涩。

皇后都不拦,她们有什么资格拦?

这两年,皇帝的脾性越发古怪了。

在坤宁宫和慈宁宫都碰了一鼻子灰,淑妃和惠妃商议了半天,将最后的希望放在福贞长公主身上。

如果皇后和太后都不出面,能影响皇帝的决定的,也仅剩下福贞长公主了。

福贞长公主显然有自己的想法,淑妃和惠妃的示好,福贞长公主无动于衷,私下里甚至冷笑:

“现在想求本宫了?太迟了!”

当初柔嘉被褫夺了“县主”封号,淑妃和惠妃都打了退堂鼓,大皇子和二皇子迅速敲定了正妃,放弃了娶柔嘉的想法。

柔嘉现在嫁的是三皇子,福贞长公主只会帮助三皇子夺位,淑、惠两妃想怂恿福贞长公主出头,怎么可能!

柔嘉和三皇子都有点急了,福贞长公主并不急,安慰柔嘉和三皇子要稳住:“陛下恢复宁妃的位份肯定另有原因,淑妃和惠妃着急,是因为宁妃打入冷宫时这两人落井下石,她们怕宁妃复宠后报复。”

柔嘉迟疑,“母亲,若皇帝舅舅真是放不下宁妃,四皇子真的子凭母贵,也不是不可能……”

福贞长公主失笑:“傻孩子,陛下若是真有放不下的女人,也唯有皇后一人。”

谁要在帝王身上找真爱,谁就是大傻子。

皇上虽然在意皇后,也不耽误皇上和其他女人生儿育女。

——而相信皇上的皇后,儿子早夭,娘家人都死光了,这就是在帝王身上找真爱的下场!

第592章 :忍耐已到了极限(2更)

福贞长公主鄙视年轻时脑子不清醒的皇后。

不过皇后现在应该是清醒了,所以在冷淡那么多年后,愿意放下架子和皇上“重修旧好”。

皇上对皇后是有愧疚的。

皇上绝对不会立四皇子做太子。

福贞长公主说到此处,又忍不住暗示三皇子一番,让三皇子不要受眼下的局势影响,拨开迷雾看清真相,慎重考虑下自己之前的提议。

三皇子笑的勉强。

回到三皇子府后,三皇子说自己要去书房处理点事,让柔嘉先行休息。

没有柔嘉在眼前,三皇子才露出真实情绪。

“毒妇,竟教唆本殿下弑母!”

张内监从书房阴影中走出,弓着背,眼中有杀气。

这杀气不是针对三皇子的,而是针对长公主,张内监是三皇子的人,更是贤嫔的人,长公主教唆三皇子弑母,张内监岂能容忍?

不过是现在还需要长公主的帮助,三皇子和张内监才不得不忍下这口气。

三皇子心狠手辣,却又不失为一个孝子。

虽然有时也会有疑惑,为何生母贤嫔不愿意帮他争储,但不用别人安慰,三皇子很快替贤嫔找到了借口:母妃本就是个没有野心的人,并不想要无上的尊荣,只求母子平安,是他自己要争储。

“张伴伴,你说父皇究竟是怎么想的,长公主说要断老五的助力,也没见父皇如何行动。”

程卿那一伙人,依然还官居其位,并没有受影响呀!

张内监想了想,“皇上要立四皇子做太子,不正是一种行动吗?殿下,皇上在位二十多年,什么事都见过,普通人是走一步看一步,聪明人走一步看三步,像皇上这样的真龙天子,做一件事能达到几种目的也不奇怪。”

三皇子若有所思。

想立四皇子做太子,宁妃复位,都是父皇故布疑阵。

父皇要试试南仪程氏是不是真有不臣之心?

张伴伴说的对,仅仅是南仪程氏,还不够资格让父皇这样做。

三皇子琢磨着,自己不着急蹦出去,能不能推大皇子、二皇子和五皇子一把,这三个兄弟沉不住气,那自己就坐收渔翁之利了。

……

三皇子猜的没错,皇帝要立四皇子做太子,最生气的人就是大皇子。

四皇子算什么?

非嫡非长,身上还背着不孝的污名!

如果四皇子都可以,父皇为什么不立自己?

四皇子的“不孝”,满朝文武和宗室都知道。大皇子觉得自己唯一做错过的事,就是失控玷污了程蓉……但他也是被人算计的,皇上既然能接受四皇子的“不孝”,为什么不能接受他的错误。

程蓉的事,皇上当时还竭力压下了,并没有闹得满城风雨,立自己当太子,朝臣们可不会像立四皇子那样反对。

大皇子心里不平衡。

身边的谋士们再三分析,都觉得皇帝不可能立四皇子当太子,就算皇帝本意如此,朝臣们绝不会同意。

皇帝虽然掌握着臣民的生杀大权,却也不可能枉顾满朝文武的意见,执意要立四皇子。

“殿下,这应是皇上的考验,殿下不可能冲动行事。”

大皇子焦躁。

大家都叫他等,都叫他忍,说他占着长子之位,不争不抢赢面都最大。

大皇子等了,忍了,眼睁睁看着下面的弟弟们一个接一个长大。

五皇子生母低贱,靠着淮南赈灾,赢的满朝文武的赞誉。

就算皇上不是真心想立四皇子,将来让大皇子向五皇子俯首称臣,那也是万万不能的。

屏退谋士后,大皇子请来了颍川侯。

在亲舅舅面前,大皇子无需掩饰自己的本心,这样备受煎熬的日子,大皇子真的受够了。

与颍川侯在书房密谈一番,大皇子才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此事就托付给舅舅了。”

颍川侯满脸通红:“不敢有负殿下的嘱托。”

大皇子,是颍川侯府能不能继续延续富贵的指望,想要有大的回报,当然要冒高风险。

颍川侯也愿意赌一把。

大皇子这样不上不下不是个事儿啊!

颍川侯离开大皇子府,崔鹏恭恭敬敬给颍川侯牵马绳。

颍川侯拍拍崔鹏的肩膀,“贤婿,且忍忍,他日事成,你才真正是脱胎换骨,纵是商户之子,也可因功封侯,本侯倒要看看,谁还敢瞧不起你!”

崔鹏内心火热。

“小婿愿为岳父和大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不知道程卿是否看穿了皇帝的用意。

孟怀谨坐在官轿中有点走神。

要打消皇帝的怀疑,孟怀谨不是没办法,他只是不屑去用。

皇帝怀疑他对程蓉旧情难忘,要为程蓉报仇,只要他应下皇帝指派的亲事,就能消除皇帝的大半疑心。

但孟怀谨不愿这么做。

纵有心仪的女子,都不能确保成亲后可以白头到老,只为了度过危机娶一个不喜欢的妻子回家,如此草率成亲,对女方非常不公平。

孟怀谨想去见一见程卿。

不是一定要从程卿嘴里得到什么有用的建议,只是单纯与程卿说说话,也能舒缓他的压力。

大皇子觉得自己隐忍很辛苦,孟怀谨不抱怨,不代表他隐忍的不辛苦。

可惜他不能去找程卿,他是大理寺的少卿,要遵从旨意,重审四皇子的案子……明知皇上是没事找事,浪费大理寺的人力,孟怀谨也必须要配合。

四皇子的圈禁还没解除,孟怀谨不能把四皇子带去大理寺,干脆就亲自到四皇子府上。

皇上在朝会上提出想立四皇子为太子,朝臣们虽然竭力反对,内务府那群见风使舵的小人已经开始烧冷灶了。

宁妃复位,大理寺重审“凤凰奇石”造假的案子,这么明显的风向标,内务府能不着急吗?

先前克扣了四皇子府的供给,让四皇子过了一年多的苦日子,内务府怕四皇子真当上太子他们就倒霉了,积极想弥补错误,与四皇子修复关系。

之前克扣的供给,成倍送还不说,还派了人手修缮四皇子府。

孟怀谨在四皇子府还看见了一个令他意外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