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390)

作者:宝妆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爽文 女强 腹黑 升级文 本文又名:《师兄看我眼神怪怪的》、《盐商阔少要包我》、《将军邀我抵足夜谈》、《那个王爷总与我作对》、《陛下您有断袖之癖?》程卿穿越了。 开局死了爹,一个柔弱娘,三个美貌姐姐,而她是程家鼎立门户的独子…… 程卿低头看自己微微发育的胸,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程家群狼环伺,换了芯子的程卿给自己定下两个小目标: 第一,继续女扮男装,努力科举入仕。 第二,保住自己的性别秘密,要位列人臣,也要寿终正寝!点击展开

“质问也无妨,这件事上本官做的无愧于心,五殿下是天潢贵胄,理应看最好的大夫用最好的药,崔彦不过是一户部主事,如何能和殿下比?不过本官亦没克扣崔彦的用药,能不能挺过时疫,全看天意!”

那就是说崔彦现在还活着?

和最坏的消息一比,这就是好消息。

程卿立刻就坡下驴:“二叔,刚才是小侄失态了,小侄绝无质疑二叔品行的意思,虽不知五殿下和崔彦是怎么染上时疫的,二叔代替五殿下主持大局,还要忧心五殿下的病情,真是辛苦了!”

好听话程卿也是会说的,有所求,她现在可以把姿态放得很低。

这种唾面自干的脸皮,程珪就没有……程知绪压下心中遗憾,告诉了程卿和俞三,自徐州码头分别后,自己一行人的经历。

第504章 :阴毒刺客(2更)

程卿与五皇子在徐州分别。

程卿、俞三从徐州坐船到淮安,又继续走了一段水路才上岸转陆路,经虹县,再到五河县。

五皇子与程知绪则是在徐州登岸,从徐州经萧县、灵璧,到达五河。

灵璧与虹县相邻,不过虹县被困时,五皇子一行已经到了五河,他们这一路并未遇到长巾贼的军队,到了五河县有重兵驻守,更是不必担心长巾贼来犯——五皇子染上时疫是因路上遇刺!

“路经灵璧县时,遇到流民拦路,殿下宅心仁厚亲自安抚流民,不料拦路的流民竟是刺客假扮……”

刺客手中的寒芒闪现时,程知绪都吓得魂飞魄散。

刺客离五皇子太近了!

幸而当时崔彦站在五皇子身边,崔彦射出短弩,阻止了刺客对五皇子的近身刺杀。

五皇子只是受伤了,性命并无碍。

崔彦和五皇子离得近,同样也受了伤。

护军很快反应过来,将一伙刺客击毙。

一开始大家只当这是一场寻常的暗杀,直到第二日,五皇子先有了不适的症状,而且继五皇子后,所有与刺客交手受过伤的军士都出现了差不多的症状,包括崔彦在内。

呕吐,腹泻和发热。

奉旨跟随五皇子南下的御医确定五皇子等人是感染了时疫!

“刺客的兵器有问题?”

哪有那么巧的事,所有受伤的人都染病,时疫就是病毒所致,病毒传播的途径无非就那些,程卿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刺客的兵器被污染了。

俞三听得毛骨悚然,这比在兵器上抹毒更可怕。

能杀掉五皇子最好。

就是杀不死,打斗间难免会有人受伤,时疫有很高的传染性,一人染病,整个赈灾队伍都染病的几率很大!

而一旦感染时疫,就算有大夫有药,能不能活下来,都要看老天爷是否开眼……人们将自己与他人的性命分出了贵贱轻重,时疫可不会认可这划分标准,天潢贵胄也好,普通百姓也罢,染病后同样是九死一生!

这一场刺杀,端是阴狠毒辣,为了让五皇子死,可以将整个赈灾队伍若干条人命一起收割!

程知绪点头:“不错,刺客的兵器有问题,所有受伤的人相继出现时疫症状,御医和你带出京城的大夫们都做出了同样的判断。御医要救五皇子,医馆大夫们说只救五皇子是白救,大家和染上时疫的人同行了一日,谁也跑不掉。”

关键时刻,是五皇子当机立断,要求将所有感染时疫的病患一视同仁救治。

已经有症状的,先集中在一处乡下庄子,派人照顾治疗,让时疫不会继续扩散。

尚未有症状的,同样要连服几日药剂,将染病的可能性降低。

五皇子将其他染病的军士留在庄子治疗,叫崔彦上了自己的马车,两人同车同行,吃喝拉撒都在马车上,不再接触其他人,一直到了五河县,征用了县衙后,五皇子与崔彦搬到了县衙旁的民舍中。

说到此处,程知绪顿了顿,“你总结的防疫法子不错,第一批感染时疫的人包括五皇子在内,都是被刺客所伤的,后来也有十几个军士陆续发病,都是照料伤者时没做好防护措施的,时疫并未大规模扩散。”

如果程卿所说在虹县歼灭近万长巾贼是真,那就是两份功劳了。

这次南下赈灾,大出风头的竟不是五皇子,而是程卿?

程知绪肯定是心情复杂的。

程卿的思绪已经飞到了县衙隔壁。

五皇子还算有情有义,没有把崔彦和染病的军士们抛下,在程卿心里也是很加分的。

程卿说了淮安城被围攻一事,程知绪已经知道了。

“石总督已派人到了五河县,不日还要亲自前来见五殿下。”

“那五殿下的病情——”

“只盼着在石总督到五河前,殿下已经痊愈了。”

程卿若有所思。

为什么不能让石总督知道五皇子染了时疫?

是怕走漏了消息,造成五河县人心惶惶,还是有别的顾虑。

程知绪同意程卿可以隔着墙问问给五皇子、崔彦二人治病的大夫,程卿摇头,“还是先交接粮食吧。”

程卿运两万石,俞三运五万石,又从长巾贼营地里抢了一万多石,不过程卿留了一万石在虹县,最终带到五河县的是七万多石。

“你去见大夫吧,交接粮食一事,我可以办。”

俞三忽然出声。

程卿有点诧异。

俞三一直看崔彦不顺眼,没想到这时候忽然大度……果然不能用老眼光看俞三了。

俞三要帮忙,程卿也没太矫情,“谢谢,那就劳你多做些。”

若不是当着程知绪的面,俞三肯定要与程卿调侃几句,有程知绪在,俞三的态度就一板一眼的,并不想让程知绪窥探到异样。

俞三天不怕地不怕,已经接受了自己心仪程卿的事实,自然不怕别人议论。

但他猜程卿肯定很抗拒。

本来程卿就还未对他产生同样的感情,再被别人一说,更要躲着他走了!

程卿匆匆走了。

俞三和程知绪交接粮食,又出面将何家祖孙安顿在县衙附近住下,何老员外和程氏二房比邻而居,程知绪见了何老员外都要称一声“何老丈”,何况现在淮南被长巾贼占据,何家祖孙知道一条进入淮南的隐秘道路,又有何家捐赠两万两银子赈灾一事在前,程知绪于情于理都要亲自见见何老员外。

老爷子自来古道热肠,并不怕程知绪这吏部侍郎,见了程知绪就劝他要有长辈的气度,不管二房以前和程卿有什么矛盾,眼下大家齐心办好差事活着回去才是头等大事……这是怕程卿在程知绪手里吃亏呢。

程知绪很是无语。

自己脸上写着“坏人”两个字?!

俞三表面上是忙着交接粮食安排琐事,其实已经和五河县的锦衣卫密探联系上了。

程卿和五皇子将五河县定为据点后,运粮的队伍还未到五河,已有大批锦衣卫密探赶到五河县潜伏。

程知绪是不是说真话,俞三得自己问了才信。

还有这一路发生的事,得把消息传回京城。

一个五河县的衙役,站在俞三身边,和俞三对接了暗语。

“卑职见过百户大人。”

俞三单刀直入:“长巾贼的兵力、首领,还有那个神秘的军师,你们查清楚几分?”

第505章 :不惜一切代价擒下!(1更)

衙役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外人看了会以为是衙役在拍俞百户的马屁,实则衙役嘴里说的话再严肃不过:

“属下等人查到的长巾贼兵力有十万左右,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有一部分长巾贼假扮成流民散落各地,这部分人手很难统计。”

“首领叫李丁山,濠州人士,自封为‘李天王’,又把几个手下封了‘将军’。”

“至于大人所问的长巾贼军师,人称‘章先生’,来历成迷,出现在李丁山身边后很快博取了李丁山的信任,长巾贼的发展之计都出自这个‘章先生’,锦衣卫前后有三批密探去找这个章先生……无一生还。”

衙役脸上谄媚的笑容不变,说起此事,却咬紧了后槽牙。

一连损失三批密探,都没摸到‘章先生’的来历身份,这是锦衣卫密探之耻。

自大魏建国,萧太祖设立‘锦衣卫’这个机构,锦衣卫多为世袭,一百多年以来,代代锦衣卫都在搞情报刺探工作,这是锦衣卫的专业领域,却一连遇挫,简直是奇耻大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