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374)
率领一万多长巾军的首领人称“赵将军”,原就是濠州一个农民,幼时跟着村里的私塾夫子识过几个字,在长巾军刚起义时,以这个优势当了小头领。
随着义军规模扩大,小头领手下的兵越来越多,要统帅部下,称呼上就变成“赵将军”。
赵将军就是长巾义军的高层元老之一。
在义军里,像赵将军这样的人还有七个,八大将军上头还有个大天王,就是长巾义军的权力管理构成。
义军的规模扩大,几个大将军之间也有了分歧,在天王和军师的镇压下,将军们还为维持着表面的和气。
明里称兄道弟,暗里的竞争却不断,此次率兵进攻淮安城,也是赵将军自己争取到的机会。
没想到在淮安损失惨重。
死了几千士兵,还被俘虏了两千士兵。
从淮安城抢走的财物不少,粮食却只有一万多石。
粮食不像金银财宝,揣怀里就能带上,仓促间能带走这么多粮食,还多亏赵将军率着一万多残部。
想想淮安城有那么多粮食,他们却只能带走一万多石,赵将军非常心痛。
义军缺粮啊。
淮南多旱情不知要持续多久,义军种不出粮食,却要养活越来越庞大的队伍,粮食缺口特别大。
本来他们抢掠了许多财物,是能买粮的,不过起义之初杀了许多商人,现在就算义军手里有银子,没有商人敢贩粮去淮南。
军师说这事儿做错了,杀官杀乡绅可以,不该杀商人。
赵将军对军师的判断是很服气的,先前把商人杀得欢,现在义军没处买粮。
除了缺粮,义军还缺药缺衣,赵将军憎恶商人低买高卖赚走了百姓兜里的银钱,然而没了商人在淮南地区活动,又十分不便……
赵将军在淮安城战败,正愁回淮南后不知如何向天王和军师交待,先前放出去的游兵探子来报,说距离淮安城两三日路程的虹县,有两万石粮食,报信的游兵探子原是跟着王少将军的。
至于王少将军本人,为了替义军收集物资,已不幸战死。
“赵将军,您要为王少将军报仇啊!”
王少将军是长巾军八大将军之一‘王将军’的儿子,这次围攻淮安,跟随赵将军出战。
赵将军想照顾同僚的儿子,就让王少将军带着几百游兵探查淮安附近的情况。
这本来是个极轻松的差事。
一般乡间富户听到‘长巾军’的大名就吓得没了抵抗的勇气,王少将军带着好几百游兵,可以在淮安附近洗劫一番,抢的财物一部分交公,另一部分由王少将军本人收着,这样的差事岂止是轻松,还十分有油水可捞。
可赵将军万万没想到,如此轻松有油水的差事,王家小子都能把命丢掉!
不仅是王家小子丢了性命,跟着王家小子的几百个兵,只有几个探子跑了出来,几百个兵全军覆没……赵将军真的头疼了,回到淮南,除了要交待战败的事,还得给‘王将军’一个说法。
如何让王将军相信,自己不是有意安排对方儿子去送死的?
自然是替王家小子报仇!
赵将军命探子细说。
探子几度哽咽:
“少将军带着我们遇到了一些流民,少将军想收拢那些流民加入义军,从流民口中得到了消息……”
流民是跟着荣九少爷的,王少将军从流民口里得知荣九少爷的奢侈行径,又打听到荣九少爷是扬州盐商之子,立刻要绑了荣九少爷,准备拿荣九少爷当人质,管荣家要赎金。
要搁以前,像荣九少爷这样的富商之子,落入长巾军手里一刀就砍了,军师说大家不能见商人就杀,长巾军才改为抓人要赎金。
王少将军去抓荣九,荣九引着王少将军往虹县方向跑,结果荣九获救了,王少将军却把几百长巾军带进了死胡同,全军覆没。
想到那一战的惨烈,侥幸逃出来的探子至今都泪流不止。
除了王少将军和几百个弟兄,探子带出来最有用的消息,是虹县的那批赈灾粮。
几个探子离虹县远远的,不敢惊动虹县的人,但他们确定,粮食被运进了县里就没离开过,那批粮食仍然在虹县!
这几天,还有许多乡民拖家带口的往虹县跑,似乎觉得县城里安全。
虹县可能不止有那批赈灾粮,还有意外之喜在等着义军。
赵将军听得心中一动。
在淮安城没完成的任务,在虹县一个小地方或许能弥补部分,当即下令万人大军朝着虹县方向全速前进!
近了,近了,五十里,三十里,到最后十里、五里……虹县的城门进入了赵将军的视线中。
“拿下虹县,为王少将军报仇,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第484章 :小县城,大惊喜(2更)
三十里。
二十里。
十里。
五里。
程卿听着一次次探报,站在城墙上看着长巾贼的万人军队在虹县城墙两里外停下,他们嘴里喊着什么“为王少将军报仇”,程卿疑惑:
“谁是王少将军?”
李百户挠头,“莫非是前几日那贼首?”
如果是那贼首,李百户知道“王少将军”的下落——在县衙外挂了几天,“王少将军”的人头都被风干了啊!
程卿不知道长巾贼还能不能认出只剩个风干人头的“王少将军”,不过并不妨碍她派人去县衙将“王少将军”给提到城墙上来。
程卿怕长巾贼就驻扎在两里外,如果他们不立刻进攻的话,影响虹县这边守城的士气,也容易发现自己布下的损招。
事实证明程卿想多了,长巾贼并没有将一个小小的虹县放在眼里,嘴里嚷嚷着为“王少将军”报仇,上万的长巾贼冲了过来,要一鼓作气拿下虹县,一雪在淮安攻城失利之耻——
近了,近了!
他们冲到了虹县城外的护城河处。
虹县城外的护城河,宽度和深度都只有一丈左右,平日里蓄满水都没多大作用,何况受淮安旱灾的影响,虹县城外的护城河早就干得只剩下浅浅一点水,水量瞧着还不够喂牲畜的。
别说骑马的长巾贼,就是靠着两条腿冲杀的长巾贼,一个助跑也能跃过这仿佛玩笑般的护城河。
马跳了,人跳了。
马蹄和人脚刚落地,就不受控制往河坑里摔。
不好,有诈!
第一批冲刺的长巾贼滚落到护城河里,里面的水刚没过脚背,可水下淤泥中竟埋有无数尖锐的利器,掉落护城河的马儿吃痛,贼人也惨叫。
有贼人从腿上拔出了带血的竹管。
前面的贼人中招了,后面的贼人往前冲的速度太快,就算想立刻停下都办不到,反因为惯性,将前头掉在河里的同伴往河底压得更实在……长巾贼到了第七天才来,虹县的百姓等得着急,程卿问计于民,有何退敌之策,几个乡下进城避祸的猎户就献出了这法子。
不是把护城河扩宽挖深。
再宽再深的河,都有办法能渡过,护城河能阻挡一时,还能阻挡长巾贼一世?
得把长巾贼像套野猪一样留在坑底。
猎户们套野猪时,不仅会挖深坑困住野猪,还会在坑底插上削尖的竹竿。
程卿大手一挥,竹竿必须得安排上。
反正县里这么多人手,不给他们分配点活干,县里的百姓反而人心惶惶的。
护城河里的水干了,河底的淤泥没人清理过,正好能掩藏插下去的竹竿。
陷阱是没啥技术含量,可是好用啊!
怕长巾贼掉不下去,护城河岸边,程卿还让人抹了一层油,不管是人脚还是马蹄,踩在油上能不滑吗?
跑在前面的贼人掉进护城河里,后面的贼人收势不及,把同伴结结实实往河底踩。
程卿站在墙头上,听着护城河里传来的哀嚎声,再看掉落坑底的长巾贼像待烤的竹鼠一样被削尖的竹筒穿过身体,一串又一串的,场面瞧着还挺酸爽……
程卿才不会心软。
杀死了贼人就地火化掩埋,杀死的马匹还能二次利用下,马肉是好东西啊!
程卿若是武将,可能会默默心疼死掉的战马。
可她又不是武将。
她就知道战马活着时能打仗,死了的用处可真不小,马皮可以做成皮具,马肉可以果腹。
新鲜的马肉程卿吃着不习惯,做成肉干还挺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