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33)

作者:宝妆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爽文 女强 腹黑 升级文 本文又名:《师兄看我眼神怪怪的》、《盐商阔少要包我》、《将军邀我抵足夜谈》、《那个王爷总与我作对》、《陛下您有断袖之癖?》程卿穿越了。 开局死了爹,一个柔弱娘,三个美貌姐姐,而她是程家鼎立门户的独子…… 程卿低头看自己微微发育的胸,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程家群狼环伺,换了芯子的程卿给自己定下两个小目标: 第一,继续女扮男装,努力科举入仕。 第二,保住自己的性别秘密,要位列人臣,也要寿终正寝!点击展开

程珪一凛。

祖母若知道今晚的事,必会对他失望。

祖母不喜大伯,也不喜程卿,程卿有出息,祖母可不会高兴!

程珪咬牙集中精神,按俞三说的继续解题。

等到了沈学道面前,又是新的一轮竞争。

听说沈学道嫉恶如仇,为人方正,程卿这样投机取巧解开三十道题的,沈学道未必会喜欢!

何况还有大伯程知远的案子悬而未决,文会里,何人会待见程卿?

程珪觉得自己今晚未必输。

……

致仕的老尚书操劳半生,退休后就想享受下舒适晚年生活,这别院修的很宽敞。

别院里的热闹和门口不遑多让。

外面是普通书生和看热闹的百姓,里面是秀才、举人,是士绅家的小娘子,男宾和女宾隔着曲折的水榭相望,有人饮酒作诗,有人弹琴高歌,这里的热闹多了一份高雅和含蓄。

虽然一年里老尚书只来南仪住两三个月,别院的下人调教的是真好,婢女为程卿领路,穿过热闹的别院直奔花厅,还替程卿简单介绍了今晚的重要宾客。

就像程卿猜测一般,来的人有沈学道,有俞知府,有南仪知县李大人,当然少不了程五老爷和孟解元。

事实上,程卿还未到地方,她在门口所做的事,已经传到了诸位大人面前。

没办法,程卿是今晚在门口第一个解开三十道题的人。

她还是南仪书院丁字班的学生。

李知县摸着胡子点头,“程氏一族的确人才济济,本官真是羡慕程族长。”

程五老爷也没想到。

他当然知道程卿要来参加文会,程卿没有遮掩过自己迫切想融入南仪士绅圈的心思,中秋文会这么好的机会程卿不可能放弃。

但程五老爷没想到程卿会这样高调。

一连解三十道题?

这何止是运气。

程知远没给这孩子教授四书五经,倒是教了不少别的,程卿学的挺杂。

程卿还把赢来的奖银捐给了慈幼堂,听说直接在别院外掀起了捐赠之风……程五老爷不由会心一笑,这手法挺熟悉的,程卿带着程知远的棺柩扶灵回乡时,在二房门口就是这么干的呢。

“李大人谬赞了,族里子弟不成器,只会耍点小聪明,李大人切莫要当面夸他,我怕他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程五老爷谦逊。

李知县还要说话,沈学道忽然问道:

“这位解开三十道题目,又捐银子给慈幼堂的程氏小郎,可是前江宁知县程知远的儿子?”

程五老爷表情微僵。

沈学道怎么连这事儿都知道?

还未见到程卿,就先留下了坏印象么!

程五老爷还未回答,婢女已进厅回禀:

“禀诸位大人,奴婢将程卿带到了。”

第42章 :更讨人喜欢

听到程卿的名字,沈学道轻轻哼了一声。

“学道大人,门外诸多读书人都以能见大人一面为荣,和区区百两奖银相比,接受大人教诲的机会更珍贵,程卿好不容易才解开三十道题目,大人您若不见——”

孟怀谨今晚的话不多,在他中举以前,根本没资格坐在花厅里。

一旦中了举还成了一省解元,孟怀谨的地位完全不同了,若不是忽然要守孝,孟怀谨本该参加上一科的会试,早中了进士。

他已经是大魏官员预备役,又是本省解元,在沈学道面前的份量更胜过程五老爷。

沈学道确实很看重他。

孟怀谨这样为程卿说话,沈学道就不好板着脸了:

“你这个师兄当得真够称职,唯恐本官怠慢了你书院的师弟。”

“我更多是为了您着想。”

人长得好看还有才华,说什么话都显得特别诚恳,哪怕沈学道知道孟怀谨是在帮程卿,看着孟怀谨那张脸就情愿相信他了。

“你呀……让程卿进来吧,我们也见见今晚的小才子。”

沈学道说“小才子”是调侃,可等程卿进了花厅,众人发现程卿真的很小。

那单薄的身形,说是少年都差了点味道。

“程卿见过诸位大人!”

态度倒是不卑不亢的,没给南仪程氏丢人。

程卿已经飞快打量完花厅,程五老爷和孟怀谨是她认识的,书院的程山长虽不认识她,她在书院远远也见过,一个中年男人和俞三有几分像,应是俞知府了……另有两个,一人脸上带笑,一人表情严肃,哪个是沈学道?

关键时刻还是孟怀谨给了她暗示的眼神,程卿又深深作揖:

“学生见过沈宗师。”

沈学道表情严肃,“程卿,听说你解开了许多算学题,你小小年纪,怎会想起专研算学一途?”

数学好也是错?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话就像洗脑一样,是程卿一代人从小听到大的。她念书时候参加各种竞赛,捧回的一个个奖杯也为她以后争夺继承人奠定了基础,像她家那种有钱程度当然可以买文凭镀金,但自己凭本事硬考的会更被家里看重……数学好,很多时候就等于脑袋灵光,曾几何时,这是她自傲的地方,可一遭穿越后,数学好竟是要被人质疑的。

程卿郁闷极了。

如果可以选,她也不想留在大魏,这里抹杀了她二十多年的努力,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还是完全不同的评判标准!

“回宗师,学生少时顽皮,父亲说我不定性,难学圣人大义,便用算学磨砺学生的心性。”

不知为什么,程卿有个直觉,这位沈学道似乎不喜欢她。

沈学道的问话可能是陷阱,她要谨慎回答,不能被人挑毛病。

反正不管她学什么,都是磨砺心性,为圣人大义打基础,这绝对是标准答!

沈学道不置可否,又当场考校了程卿一番。

四书五经程卿肯定是没弄明白的,她要有那么大本事,上回也不仅考丁字班97名了。

但她是把书背下了的,沈学道考校的她都基本都能答上,中规中矩的,沈学道也挑不出毛病,一番考校后,沈学道表情缓和许多:

“基础还行,经义还需深入了解。”

“学生谨遵宗师教诲。”

程卿乖巧听训,俞知府哈哈大笑:“莫要太严肃,还是个小少年呢,只要不耽误科举,算学好也是优点嘛!”

花花轿子众人抬,程卿是程氏子弟,李知县也在为程卿说话,沈学道终于舒缓了脸色,对程卿点头:

“你的确不错,以后切莫被杂学分散心力,明年院试,你可以下场试试!”

考过院试,那就是秀才。

一省的学道都说她明年可以试着考秀才了,程卿觉得自己希望很大。

程五老爷面带笑意,孟怀谨也冲她轻轻点头。

程卿是见惯大场面的,这些人只要抛开先入为主的成见,她在这种场合游刃有余,言行举止都落落大方,怎会令人生厌?

程卿长得其貌不扬,还是程知远的儿子……可和她本人交谈过,很容易忽略这两点。

俞知府给她的评价是“内秀”,李知县很嫉妒,南仪程氏真的有许多优秀子弟,一个十三岁的程卿都有这样的表现,程氏何愁不兴盛啊!

等婢女再来回禀,说有了第二个解开三十道题的人时,不管是沈学道还是李知县都没那么在意了,第二名的待遇肯定和第一名不同的,他们已经见过了今晚举人以下最有急才的程卿,剩下的不过是走个过场见见。

李知县随口道:“也是程氏子弟?”

程卿笑答:“回大人,是程卿的堂兄。”

李知县对程珪还有印象,“是去年考中的秀才吧,你们是同出一房的堂兄弟!”

同出一房,却关系不睦。

程卿扶灵回乡被二房拒绝的事南仪县可谓人尽皆知,李知县当然也听过。

程知远的案子会如何判先不说,程卿这小郎着实不错,若被牵连,倒也可惜。

程氏二房的做法占了大义,却不近人情,李知县待程珪便淡淡的。

程珪不明所以,只当程卿说了什么不利他的话,躲在袖子里的拳头暗暗握紧。沈学道也考校了他,程珪答得不比程卿差,却没能在花厅里留太久,程五老爷摸着山羊胡:

“外面月色好,你们年轻人应去赏月交友。”

李知县笑道,“怀谨也不过是及冠之年,一起去赏月吧,不用陪我们这些老头子虚耗光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