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298)
萧云庭对程卿的秘密很感兴趣,按照原有的计划,他本该抓住机会推五皇子上位,在知道程卿在自行服毒后,萧云庭觉得五皇子那边可以暂时放一放。
……
朝堂和后宫都等着‘厌胜案’出结果呢,哪知五皇子的生母赵婕妤忽然殁了——错了,现在可不能叫赵婕妤了,而是康妃娘娘。
康妃生前寂寂无闻,谁也没把这个宫女出身的低位嫔妃放在眼里,哪怕康妃生下了五皇子。
结果人一死,也不知皇帝是怎么想的,反给了如此大的哀荣。
许多人都是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他们人就往哪边倒,皇帝的喜好能影响大部分人。
宫里的娘娘们凑在一起,提起康妃也要掉一掉眼泪,好似康妃活着时与她们交情很深一般。
五皇子感受着宫里娘娘们的关心,只觉讽刺,还有大皇子和二皇子等人,好像陡然发现了他这个弟弟的可怜,开始对他示好了。
对于皇兄们的关心,五皇子照单全收,至于五皇子的真实感受,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五皇子这边忙着给康妃治丧,宁妃就真的是惶惶不安。
“皇上明明知道本宫不喜那贱婢,这些年也压着贱婢的位份,现在人死了,皇上倒念起那贱婢的好了?康妃,好一个康妃!”
“娘娘息怒——”
宁妃身边伺候的宫人跪着相劝,宁妃这些年哪里受过什么委屈,如今乍然被皇上一打脸,完全冷静不下来。
都说帝王无爱,可皇上这么多年,对她的宠爱,难道都是演戏吗?
后宫的嫔妃有一个可悲的共性,一边告诫自己帝王无爱,一边又会幻想自己是特殊的存在,皇上不爱别的妃子,对自己肯定有几分真心。
宁妃现在就陷入这种魔怔中,皇帝多年来对她长宠不衰,让宁妃觉得自己在皇帝心中是特殊的,是占有很大一席地位的。
所以哪怕被禁足,宁妃也不是那么担心。
但皇帝不仅禁了她的足,还把死去的赵婕妤追封为康妃,不高不低正好压了她一头,让她颜面扫地,就算解了禁足都不知要如何面对后宫嫔妃们的嘲笑,宁妃就开始紧张了。
她除了担心自己的处境,还担心四皇子那边。
宁妃心浮气躁,做事也不如之前稳,人在禁足中,还冒险往宫外递消息,想要确认四皇子的安危。
宁妃这边消息前脚刚递出去,后脚就有人上报到了乾清宫。
刘太监弓腰含胸,恨不得把脑袋缩到皇帝的御案之下。
——哎呦喂,宁妃娘娘,您咋就这么沉不住气嘞?
程编撰四人调查出来的结果,皇上本不太信,或者说皇上惦念着多年的情份,不愿意信,还想给宁妃和四皇子机会呢。
恰好赵婕妤殁了,皇上给赵婕妤死后哀荣,也想借这桩丧事转移下朝堂和后宫对‘厌胜案’的关注……刘太监是伺候皇帝多年的老人了,对皇帝心思的揣摩,比一般嫔妃更准。
宁妃也太不争气了,皇上给机会还不抓住,要铁着脑袋往火山口撞!
“摆驾,去北镇抚司,朕想听听,宁妃托人给四皇儿带了什么口信。”
皇帝这话一出,刘太监就知道宁妃娘娘完了。
第385章 :触及底线,一撸到底(2更)
程卿给皇帝弄了份名单,上面写着坤宁宫有问题的宫人,后宫嫔妃往别人宫里安插钉子,这种事太常见了。
不过让皇帝没想到的是宁妃还能把手伸进锦衣卫北镇抚司!
后宫嫔妃相互斗,皇帝可以接受。
后宫嫔妃把手伸向前朝,皇帝会感受到威胁。皇子们渐渐大了,朝臣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慢慢会站队,这都是皇帝无法阻止的——但宁妃把手伸进了锦衣卫,这是真正触及了皇帝的底线,锦衣卫是皇帝耳目,是比朝臣们更令皇帝信任的存在。
如果锦衣卫背叛了皇帝,皇帝的耳目就闭塞了,他就分不清谁是忠,谁为奸!
所以宁妃给四皇子传递消息,说什么不重要,只要宁妃有这个举动,就把她自己推入了深渊。
锦衣卫北镇抚司,骆竣跪在地上请罪。
皇帝声音发冷,“骆竣,不要让朕对你失望,如果你对锦衣卫失去了掌控力,朕会选能者胜任。”
骆竣后背都是冷汗。
骆竣为皇帝做了许多见不得光的事,能活到现在,就是对皇帝还有用。
如果皇帝认为骆竣没用了,骆竣的死期也就到了。
“臣不敢辜负圣恩——”
“好了,说说你查到的事。”
皇帝不想听骆竣表忠心,而是想知道骆竣还有没有用。
骆竣跪在地上,一五一十把自己查到的事说了。
有些事,骆竣是不可能对孟怀谨和五皇子说的,就连外甥俞显,都还没资格接触到这些隐秘。
听闻四皇子找能工巧匠制作了‘凤凰奇石’,皇帝一点也不意外。
但皇帝下旨办千秋宴是上个月的事,也就一个月时间,四皇子就算有什么想法,实现得也太顺利。
要找能工巧匠就冒出来能工巧匠,制作完‘凤凰奇石’,四皇子就把那几个匠人灭口了,起码四皇子自己是这样以为的,所以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四皇子特别有底气。
四皇子身边的两个心腹也被锦衣卫捉了拷打,沿着制作‘凤凰奇石’匠人的线索往下查,锦衣卫还去找了几个被灭口匠人的尸体。
结果四皇子手下的处理尸体的地方,连根毛都没有,匠人的尸体不翼而飞!
这熟悉的手法,令骆竣咬牙切齿:
“陛下,这次只差一点,臣就把这伙人捉住了,不过他们已经露了行踪,下次再想跑,可没那么容易。依臣看,四殿下也是被他们利用了。”
骆竣追查这伙人已经很久了,好几次都要抓住他们,又被他们狡猾逃走。
皇帝冷笑:“被人利用?是他真的起了念头,才会被人利用,这个蠢货!”
不仅蠢,还没有担当。
如果真的摆明车马,明刀明枪和大皇子几人相争,皇帝还会有几分高兴。
想当太子不是错,错得是堂堂皇子不搞阳谋,却学后宫妇人的手段,想把皇后扯下后位,让宁妃当继后,自己当嫡子?
真有魄力,就该把顺序颠倒了,自己先做太子,将来让宁妃做太后!
皇帝对四皇子的失望难以言表。
又想起同样是禁足,皇后和宁妃截然不同的反应。厌胜案太严重了,不还皇后清白,皇后只能被废,可要还皇后清白,就保不住宁妃了。
在皇后和宁妃之间,皇帝必须选一个。
宁妃从前的自信其实没错,这么多年的宠爱,就算原本是假的,宠着纵着,也慢慢变成真的了。
也就宁妃和四皇子犯了这么大的错,皇帝会为难,换了其他人,皇帝在第一时间就处理了。
这一夜,皇帝虽然来了北镇抚司,却并没有见四皇子。
第二天,皇帝连下数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说宁妃在后宫行事跋扈,仗着身有圣宠,经常欺压低位嫔妃,皇后数次管教,宁妃还对皇后多有不敬,康妃薨逝,宁妃也多次当着宫人的面辱骂康妃,这种品行不配高位,将宁妃贬为选侍,幽禁景阳宫。
从此,宫里少了一位宁妃娘娘,多了一位乔选侍。
选侍已经是非常低的位份了,一般只会用来册封那些承了宠却身份低微的后宫女子。
大魏也没有哪座宫殿叫‘冷宫’,像景阳宫这样比较偏远,年久失修的破败宫殿,对嫔妃们来说就是冷宫。
简单来说,皇帝把宁妃的位份一撸到底,由八妃之一的‘宁妃’贬为末等‘选侍’,人也给弄去冷宫幽禁了。
第二道圣旨,则是说四皇子,明知天降祥瑞的‘凤凰奇石’是假,仍然在千秋宴上进献。于私,四皇子的行为是欺瞒不孝,于公,四皇子犯了欺君之罪,皇帝念其年少又是初犯,决定对四皇子网开一面,让四皇子闭府自省,无诏不得出府。
圣旨说得再委婉,事实显而易见,皇帝把宁妃贬了,把四皇子给圈禁了!
这才真应了“伴君如伴虎”的那句老话,宁妃和四皇子先前多受宠啊,说倒台也就倒台了。
这两道圣旨一下,最高兴还不是五皇子,而是三皇子。
宁妃跋扈,不仅搓揉过赵康妃,还追着贤嫔欺负,四皇子又经常和三皇子作对,三皇子能喜欢这母子俩才有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