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28)

作者:宝妆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爽文 女强 腹黑 升级文 本文又名:《师兄看我眼神怪怪的》、《盐商阔少要包我》、《将军邀我抵足夜谈》、《那个王爷总与我作对》、《陛下您有断袖之癖?》程卿穿越了。 开局死了爹,一个柔弱娘,三个美貌姐姐,而她是程家鼎立门户的独子…… 程卿低头看自己微微发育的胸,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程家群狼环伺,换了芯子的程卿给自己定下两个小目标: 第一,继续女扮男装,努力科举入仕。 第二,保住自己的性别秘密,要位列人臣,也要寿终正寝!点击展开

花钱去买次品,程卿舍不得。

再一个,崔胖子这些人去买文章、诗词肯定没事,她若是起这个心思,多半要掉坑里。

就说二房朱老夫人,上回赔了她一大笔银子心里能舒坦?

还有俞三,月考贴成绩那天当众相激就是居心不良。

这些人肯定在等着她去买文章、诗词,她在书院没什么朋友,和程氏子弟走的也不近,哪有什么可靠的途径,等着卖文章给她的人,或许就是二房或者俞三安排的。

程卿这样一想,不由上下打量崔胖子,那的眼神把崔胖子看得后背发凉。

“喂,你这是何眼神,我要借你银子也有错?”

“无事,是我想岔了。”

这小胖子自己就很有钱,不太像能轻易收买的样子。

何况这是书院第一个对她释放善意的人,程卿也不想胡乱怀疑崔胖子。

想到俞三那无法无天的性格,这次中秋文会不知要闹出什么幺蛾子,程卿还劝了崔胖子:

“崔彦,我不借你的银子,我也劝你别把银子花在这种地方,文才这种东西遮掩不了也装不出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有名的才子不一定能考到功名,争那虚名若是转换不成实际利益,你说亏不亏?”

一点小钱能换回才名,崔胖子觉得不亏,他要在中秋文会上表现的好,家里面一高兴,给他的银子又岂止是几十两!

可程卿用那种眼神看着他,崔胖子莫名有点心虚。

崔胖子忽然发现,程卿身形单薄,面带黄气,样貌不起眼,却生了双好看的眼。

这双眼睛盯着他看久了,崔胖子竟不敢直视,将头扭到一边,一皱脸五官都挤成一团:

“……要是不买文章,那我们这丁字班百来名的成绩,去参加文会有何意义?”

“有诗有酒,有才子云集,还有踏月而来的小娘子,崔兄,做人不要太贪心,不在文会扬名,也能享受文会,你说对不对?”

程卿拍拍崔胖子的肩膀,自己施施然走了。

崔胖子愣了半天,望着程卿的背影,说话都磕巴:

“程卿,你才十三啊——”

年纪比他小两岁,这口气真像个风月老手。

等等,程卿该不会是认真的吧?

中秋文会真的会有佳人到场,有才子的地方怎能没有名妓!

那些青楼名妓,都想得才子赠诗让自己身价高涨。

除了妓女,一些良家小娘子也会在父兄陪同下前往,南仪县的中秋文会,也是一年一度的相亲大会。崔胖子骂程卿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些,想到程卿还在孝期,要是文会上闹出点风月之事肯定要完蛋,本着朋友的立场,文会那天他一定要将程卿看牢一点。

八月十五转眼即至,离南仪书院几里之外有一个大别院,是已经致仕的一位老尚书家的,因地方适宜,中秋文会已连续几年在此举行。

尚书别院临水而建,每年中秋文会这晚,别院周围都会形成临时市集,别院里对月吟诗,别院外摆着各种摊位,热闹的程度比堪比庙会。

一些不住在南仪县的书生,甚至要赶远路过来,可以说整个宣都府的青年才俊今晚都聚集在此。

程卿本来准备自己去,俞三生怕她怂了,下午就来教舍堵人。

“程卿,我知道你出行没车马,不妨和我们同行,你堂兄也要去。”

俞三脸上带笑,程珪站在几步之外。

程卿冲他们笑笑,“不必了,我已租好了小船,待明月高悬,泛舟而下也很风雅,俞师兄你说是不是?”

俞三了然点头:

“你别说的好听,害怕就是害怕,男子汉大丈夫,你与我们同行又不会掉块肉,真是胆小!”

程卿丢给他一个白眼。

她是个屁男子汉大丈夫。

百年程氏果然有底蕴,程五老爷拨给她用的两个小厮一个叫司砚一个叫司墨,都是识字的,司砚个子高力气大,司墨瘦瘦的有几分清秀天生一副机灵样。

但不管司砚还是司墨,程卿使唤起来都非常顺手,别看他们是五房的奴仆,综合素养和程卿以前身边的助理也没差多少,甚至比一些笨助理更贴心。

这也不奇怪,助理干得不高兴能换份工作,签了卖身契的奴仆除非主家不要他们,他们的一生都和主家绑在一起,要想受到主家重用当然要好好表现。

程卿坐的小船就是两人张罗的,有了司砚、司墨她多了几分安全感,起码这两人会提前检查一遍船什么的,不用程卿在小事上操心。

程卿坐船去参加文会,俞三也叫了条船不远不近跟着,此等行为活像个痴汉。

就是盯梢敌人这也太过分了啊。

听说大魏有一些人是好男风的……不至于吧,她这面黄肌瘦的样子,俞三口味这样独特?

……

程卿不知道身后的船上,俞三也在被同窗调侃:

“亏得那是个小郎,若是个小娘子,我看俞三你是好事将近了!”

程珪抬了抬眼皮。

幸好程卿是他堂弟,喜不喜欢对方另说,要是自家堂妹被俞三这样追着跑,程珪肯定要揍俞三的。

任同窗如何调侃俞三也不为所动,眼睛死死盯着程卿坐的船,也不知在想什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俞三等人坐的船后还跟着另一条船,正是觉得程卿会在文会上倒霉,发誓要把程卿看牢的崔胖子。

—— 这文会,程卿想过得低调都难!

第36章 :竟有这样的好事!

皓月当空,河面粼粼波光,河岸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少爷,到了!”

船头靠岸,司砚给搭了板子,程卿稳稳当当走上岸。

前面就是尚书别院,今晚文人汇聚之地。

若有秀才功名,这别院是不设门槛的,随意可进。

秀才都不是,便需要交纳十两银子的进门费,筹办文会是要花钱的,但文会花销一直由本县的士绅会捐赠,这十两银子的进门费似乎收的毫无道理?

这么多年都是这规矩,无人骂过南仪县的中秋文会铜臭,皆因进门费筹措的银子在文会结束后会捐给慈幼堂等地方,要让程卿评价,这文会和现代社会的慈善晚会挺像。

若家贫又暂且没有考上功名的读书人想参加呢?

除了交银子,还有另一种办法,靠自己的文才进场!

别院两边的高墙上挂满各式灯笼,莹莹光团十分漂亮,每一个灯笼下面都挂着一道题,有应景赋诗一首,有写着上联求对下联,有字谜,有要求背书的……零零总总的考题,能当场解出三道,文会便认可了入场资格,不用交银子也能进。

不仅如此,还能当场获赠一盏精美的灯笼。

也不知是谁设计的套路,引得读书人们蜂拥而至。

便是有秀才功名的也要在门口停留片刻,解出几道题来,赢得印有独特印记的文会灯笼送人——这灯笼只能靠做题赢得,花银子都买不到,提着自然格外有面子。

这里,便是今晚文会扬名的第一处地方!

崔胖子提醒程卿代笔捉枪,有一半原因是为了应付这进门比试。

能靠自己的“文才”进门,可比花十两银子的进去风光多了,有秀才功名的自不必说,没秀才功名的要靠花钱进去,岂不是承认了他们真的差人一等?

大门两边的两面墙都是灯笼,做工精湛样式别致,若能赢几个回家送给三个姐姐,想必也能博她们一笑吧!

今夜月色这样好,不知道柳氏是否会带姐姐们来文会玩……程卿倒想自己回家接人,只是她怕朱老夫人和俞三会在文会上针对她,她是吸引敌人火力的第一对象,还是不要连累三个姐姐了。

应该不会来吧,大魏朝的规矩,她和三个姐姐至少都要守一年孝。

这一年里,不许饮酒作乐,不许谈论婚礼,当官的要丁忧,生员则不许参加科考。

在大魏之前的朝代,这种重孝是27个月,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守着古礼,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孝期从27个月变成一年。

在守孝期间,就连走亲戚也有限制,有些人家会忌讳,反正尽量减少出门交际总不会有错,以柳氏的性格,今晚会带程卿三个姐姐出门赏月的可能性很小。

她们不能来,程卿才想送几盏灯笼给姐姐们。

这些题,她能答上吗?

除了赋诗,别的应该可以试试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