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11)

作者:宝妆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爽文 女强 腹黑 升级文 本文又名:《师兄看我眼神怪怪的》、《盐商阔少要包我》、《将军邀我抵足夜谈》、《那个王爷总与我作对》、《陛下您有断袖之癖?》程卿穿越了。 开局死了爹,一个柔弱娘,三个美貌姐姐,而她是程家鼎立门户的独子…… 程卿低头看自己微微发育的胸,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程家群狼环伺,换了芯子的程卿给自己定下两个小目标: 第一,继续女扮男装,努力科举入仕。 第二,保住自己的性别秘密,要位列人臣,也要寿终正寝!点击展开

程珪心中不服不平,却也只能听朱老夫人安排。

这是磨练他的性子,也是挽回他的名声。

他会每天跑去杨柳巷给柳氏请安,做给整个南仪县的人看!

……

程卿上二房还钱一事,成了整个南仪县的谈资。

如果这个时代有网络社交,程卿回南仪后,真是隔几天就上一次热搜。她连‘南仪书院’都没考上呢,在县里居然也小有名气,在短时间内能和书院那些风云学子比一比知名度。

这名声,要是才名就好了。

她还钱的举动传到程五老爷耳中,五老爷不置可否,私下里对妻子李氏说道:

“知远这儿子也不知如何养的,精得过了头,一点也不像十三岁的小郎。”

程知远当年在念书上有天赋,却并没有程卿这样的手段城府……程知远要有程卿的手段,当年被逼出南仪的就该是其继母朱氏!

李氏叹气,“二堂嫂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程卿让程珪名声受损是触碰了二堂嫂的逆鳞,我看二堂嫂还会为难那孩子。”

也是一个小可怜。

纵马吓人的事是真的,被人指着鼻子说上门打秋风也不假。

虽不是程珪亲自做亲口说,由程珪的同窗好友做出来,和程珪本人动手有何差别?

柳氏的脚踝伤的不轻,听到流言后李氏就上门探望过,确认了柳氏的伤势是真,程卿敲敲打打上二房还钱的事,五房这边其实是默认的。

程卿把二房的银子送还,李氏想再补贴下孤儿寡母,这一次程卿却说什么都不肯接受。

“打秋风”三个字,看来真是刺伤了少年人的自尊,从这点看,程卿又和程知远极为相似。

五老爷不似妻子那般担心:

“是虫扶不起,是龙压不住,他要是连书院都考不进,也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没有出仕的机会,程卿被二房欺负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五老爷也想看看程卿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

五房没反应,程卿让二房狠狠吃了一次亏,程珪的好友俞少爷听说此事,真是诧异万分:

“程珪,你堂弟一个人打上门,你们全家都拿他没办法?”

他不过是回了一趟府城,程卿就闹出这么大动静,俞少爷对那病秧子兴趣大增。

程卿不仅是扇程家二房的嘴巴子,还是与他叫板呢!

咋了,觉得委屈?

没依没靠的人,受点委屈不是挺正常么。

俞少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想再会一会程卿!

第13章 :拍马都追不上的差距?

俞少爷想要再和心机深沉的程卿掰手腕,却轻易见不到程卿。

程卿又不傻,刚刚打脸过二房还整天在外晃荡,这不方便二房报复?

不作就不会死,程卿还想留着小命考上南仪书院呢!

故把敲敲打打把银子抬去还给二房后,不管外面的人如何指责二房,如何同情她家,程卿都不理会。

她就在家中闭门读书,不知道南仪书院要考什么,但把李氏赠的四书看完是最起码的标准。

李氏给的已经是注释版,程卿仍是理解不透彻。

‘大魏’是让程卿陌生的朝代,在元末乱世夺得天下的并非明太祖,而是魏太祖萧氏。

但在元末以前,历史就和程卿了解的一样。

大魏类明,不管是科举制度还是社会风貌,四书当然还是程卿所熟知的那四本,说她完全没有学过是扯淡,语文课本里都有过节选,《论语》里一些有名的句子,后世的人照样张口就来。

但那些简单的释义理解,要用来参加大魏的科举考试,未免太小看科考的难度。

没有好的老师教导,程卿自学的过程比较痛苦。

她这还是成年人的理解力呢,要换了真正的蒙童来学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入手。

感谢程知远给‘程卿’开蒙了,否则程卿拿到这些竖版繁体的书,估计连断句都不会!

程卿闭门不出,每日卯时初起床亥时末才歇,换成24小时制那就是早上5点起来,晚上11点才睡觉,一天十二时辰,她起码有七八个时辰书不离手。

柳氏和三个姐姐心疼极了。

听着那郎朗读书声,柳氏心疼程卿读书辛苦,每天琢磨着如何给程卿补身体,程珪要找柳氏配合作秀,亲自到杨柳巷给柳氏道歉。

柳氏按程卿的嘱咐,道歉的话可以收下,礼物是坚决让程珪拿回去的。

看程珪陪着小心道歉,程卿三个姐姐都觉得十分解气。

小郎就是有本事,能叫老宅那边低头!

程卿都没下来见客,仍就把自己关在楼上苦读。

程珪在楼下听了会儿就失笑,原来程卿并不是骗祖母,是真的没有学过四书五经,这是刚刚开始背《论语》。

有心机城府又如何,学业基础太差,和他的差距太大……两人之间的差距还会慢慢拉大,明年他就要参加乡试,考过了就是举人。

而程卿,要出了孝才能参加童生试,童生试考完了再考秀才。

没有六七年功夫,程卿拍马都追不上他现在的水平!

程珪一连来了七八天,柳氏的脚伤痊愈,程家人不用去药铺买跌打膏药了,程珪对外做足了姿态才不再上门。

程珪来几天,程卿就背了几天《论语》,到最后,程珪已经完全不把程卿当成是同等级的对手。

俞少爷堵不住程卿的人,听说了程卿的学习进度,笑得肚子疼:

“连小爷的水平都不如,还想考南仪书院?小爷在南仪书院等他,六月的入学考试,他若是能凭真本事考进书院,小爷就向他道歉!”

俞少爷对外放话,传到程卿耳朵里,她也只是笑笑。

纵马吓人的事,她已经回敬过二房,俞少爷的来历她也打听清楚,宣都知府家的公子,搁后世就是市长儿子,实打实的官宦子弟……程卿早晚会回敬对方的戏弄,现在首要任务还是考上南仪书院,不能被俞少爷分心。

要赢取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有实力。

南仪书院都考不上,她凭什么叫族里看重!

她的计划也是参加六月份的入学考试,如今已是四月底,程卿告诉自己不要着急,静下心来继续学习吧。

程卿每天除了朗读背诵,还给自己安排了锻炼时间,她也不出门,就在小天井里疾走转圈,不走到汗湿衣衫她绝不停下,柳氏把五房送到药材加到程卿的饭食中,两个月苦读,程卿的身体不仅没有被拖垮,脸上反多了几分属于健康人的红润气色。

“小郎,你脸上的黄气退了好些!”

柳氏欢喜的很。

程卿没生病前皮肤比较白皙,一场大病亏了身体,搞到小脸蜡黄。

两月闭门不出,病气褪去,黄气也淡了,她的皮肤又重新开始变白。

柳氏不在乎程卿的外貌,她在乎的是程卿的身体健康。

程卿对着铜镜看了半天,因五官没有完全张开,这脸还是雌雄莫辨,她也懒得为自己美黑了——没必要,大魏建国一百五十年,歌舞升平,南仪县还好,听说在商业氛围发达的南方地区,男子以簪花敷粉为美呢!

就程卿这肤色扔南仪书院里,一点都不打眼,十个学子里有九个都比她白。

程卿放心了。

苦读两月,她才离开了阁楼,宣布自己结束闭关。

大娘子问她有没有考中书院的把握,程卿笑着点头:“我尽力一试!”

她一出关,就亲自去了五房,感谢李氏赠书,也表明自己做好了参加书院入学考试的准备。李氏劝她不要急,先养好身体要紧,程卿第一次反驳李氏:

“叔祖母,一寸光阴一寸金,我现在浪费一点时间都是对自己前途的不负责,我想试一试。”

历经变故,这孩子真是太早熟了。

两个月过去,程知远的案子依旧没有确切说法,钦差张大人已经离开了河台府回京……李氏看着程卿的眼神多了几分怜悯。

“那就去试一试,考不上也没关系,南仪书院不是科考,这次没考上,再过三月又能考,你莫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程卿谢过李氏关心。

她没问程知远的案子,这时候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如果朝廷判定程知远有罪,消息肯定早就传遍了南仪县,既无人议论,那就仍然僵持着。

程卿打算等自己通过南仪书院的入学考试后再和程五老爷谈一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