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669)

想想看,哪个市能有这个能耐,几年时间带着全市城乡老百姓发家致富的?

就光是这些,就够让边州干部们有底气了。

苏青玉也越发有底气了,所以在年底市政府总结会议上面直接作出了几条工作指示。

“之前就计划的建设中医大学,明年就可以开始了。”

连副市长激动道,“咱自己建大学吗?”

“是的,咱自己独立自主建设中医大学。”

苏青玉一直认为,没有一个好大学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如今边州倒是有一个师范学院,但是是专科。且且在湖云省内也排不上名。

“这方面的资金投入,稍后教育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同志一起合计一下,报一个预算上来。来年这就是主要工作之一了。”

连副市长喜形于色。感觉自己的事业焕发了第三春了。

第二次是在之前全市建设住宿学校,全市支持教育的时候。那会儿他就觉得这教育工作做的够好了。没想到苏市长对教育还能更舍得呢。

沈副市长难得脸上没露出肉疼的表情,谁让如今市里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呢?他这个管财务系统的领导,也有了底气了。变得大方起来。

苏青玉又强调了治安问题,“如今市里经济发展越发好了,特别是批发市场这一块儿,治安一定要抓紧。安排同志日夜巡逻不能间断。不能让人带着货款过来没买到东西倒是被人顺走了货款。这方面老朱你得多费心了。”

精神饱满的朱副市长神色肃然的应了。

“最后还是盘山路的问题,虽然不能一下子修起来,但是可以先选择一些好修的地方动工。一点点的修。哪怕不能修,也要引导农民同志集中居住,便于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以免浪费资源。”

人多了,就可以在山上设立卫生所,设立代销点。

也好集中修路。总不能为了几户人家就修路。这太浪费资源了。

边州目前可没有这么豪气。

“我知道最后这项工作比较难,咱们也定个几年计划,一步一步的实现。大家也多集思广益,看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真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那对于我们边州来说可是大功一件了。”

几个副市长笑了起来。心里也都在嘀咕和思量着办法。

只这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来,随意准备等年底去下面走基层慰问的时候,看看基层情况再说。

苏青玉也不着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

苏青玉心里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可年底去参与省里的年度会议的时候,就收到了通知了,让她开年就直接□□党校学习。

省组织部的领导还找她谈话了,“本来今年就要安排的,可邱省长是考虑到边州正是关键时刻,所以没安排。这不,年底你们工作差不多了,他才有提了这事情。邱省长很关心你们这些年轻干部成长呀。”

也是这个时候,苏青玉才想起来去年开会的时候,邱省长是提过可能会有学习机会。只是她工作太忙,所以后来也没在意。

这会儿机会来了,她心里多少也有些激动。

能够□□党校学习,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组织对她的认可。

苏青玉从来也不是一个蛮干的人,很注重学习。她深知自己除了多了一些时代的经验之外,并没有什么天赋异禀的地方。所以还是要不停的学习。学经验,学思想。

也可以去和全国各地那些干的好的骨干干部们交流。这都是宝贵的机会。

苏青玉真诚道谢,感谢省里领导对她的信任和栽培。

组织部的领导又翻了翻她的档案,问道,“你的履历很好,扎扎实实的。成绩也很亮眼。”

苏青玉笑道,“这都是组织上提供的机会多,给与的帮助多。”

组织部的领导笑道,“这都是外话,我这里也给你一个提议。扶贫工作确实重要,不过光有扶贫经验也是不行的。以后说不定就要去一些大市,到时候贫富差异就出来了。总不能只管穷地方不管富裕的地方,是不是?”

苏青玉认可的点头。

组织部领导就笑了,“所以啊,还是要多做不同的工作,多点各方面治理经验。能够做好扶贫,又能管理经济发达城市,这才是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不是有一句话吗,党员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不是?”

这话说的笼统,但是苏青玉恍惚又意识到什么。

但是领导却不说了,苏青玉也就没问。

离开组织部之后,苏青玉还在回想刚刚那话的意思,她想着,也许自己未来真要有工作调动,可能就不是一个贫困地区了。她一时间还有些茫然,毕竟扶贫工作都习惯了。

突然给她太好的环境,她还不习惯。

等走出政府大门,看到省政府的牌子之后,她突然又笑了。

去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

每个地方都有穷人,给穷人创造一条路,给富人锐意进取的好环境,不都是自己的工作吗?

省里,邱省长也在听组织部汇报工作。

说起苏青玉,邱省长还格外问了一句,问她什么反应。

组织部领导就回道,“挺平静的接受了。”

邱省长点头,“比我想的要稳重。”还真怕是个固执不懂变通的。

事实上邱省长本人也是很看重苏青玉这种年轻有为的干部的。整个湖云干部很多,但是他关注的一个巴掌也数的过来。他管着偌大一个省,哪有闲工夫去关注下面的人呢?

也就是苏青玉这样干出实绩的干部太亮眼,让人不得不关注了。

关注了,就想培养。

邱省长一看,这扶贫经历倒是挺多,可缺乏一些更全面的经历。

所以邱省长花了点心思给苏青玉补全这个缺陷。也是希望苏青玉未来能够承担更大的重担。“一代一代的,总要有人来接班。”

他们这个年纪的干部,在这位置上也待不了几年了,当然得尽量的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好干部了。

苏青玉要□□党校学习的消息也很快传边州去了。毕竟这一走就要三个月呢。

这消息一来,可让边州其他领导干部们羡慕坏了。

徐书记都忍不住酸了,“我这辈子都没去过中央党校呢。”能够去首都参与学习的,那都是要重点培养的好苗子。

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边州倒是没有干部不服气。对于苏青玉这个领导,他们是服气的。

边州能有如今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苏市长主导。

党校学习的工作安排在开年,苏青玉都已经布置好了工作了,倒是也不用匆匆忙忙的。

不过手头上该交接的还是要交接。有些要签字的,要她表态的,总不能因为她且耽误了。

苏青玉从来没想过把事情抓自己一个人手里,一个人哪里比得上大家的力量。该交接的就交接出去。

等她给几个副市长安排工作的时候,几人都是一脸复杂。

苏青玉一一给他们进行分配。最后让徐书记把关。签字方面的就找徐书记就行了。

徐书记道,“这没问题,你放心去。”

又笑道,“不怕回来了,咱把你工作都做完了?”

“那我可要感谢各位的帮忙了。”

见她这样坦荡,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会儿大家觉得,自己之所以这样的认同苏市长,可能也是因为这位一直坦荡荡的。是个值得信任和支持的领导。

有些人就是有一种能力,让身边的人信服她。

苏市长明显就是这种人。

大伙儿也没觉得这种想法不对,反且觉得很正常。跟着这样一个有能力的领导,值得了。

因为要学习的事儿,苏青玉今年年假倒是提前了。打算着回苏家屯去过年。毕竟这一年比一年忙。但是身边的长辈却也一年比一年年迈。

元归也早就安排好了工作,直接来边州接娘儿两一起。

跟着一起的还有元老爷子。

见了面就和苏青玉嘀咕,说感觉自己身体不如从前了,突然想和亲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唠唠嗑。

这话倒是直击苏青玉内心,拉拉元归的手,就让元归同意了。

于是一家人一起出发前往苏家屯。

苏青玉和元归都两年多没回来了。这次回来,整个苏家屯都很重视。

老远就在大路上来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