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660)

“你们也不用担心这事儿不好办成。我们边州已经做出了成绩。中草药这种市场不普遍的产品都能找到销路,更何况是其他农产品?”

“还有现在很多厂里的产品销路都不行,说到底还是市场不够大的问题。有了火车站,东西运输时效跟上去了,最起码增加了竞争筹码,是不是?”

“所以安州如果建设火车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几个市目前还没有建设火车站的机会,要想走长途,还要去省城。如果安州建设火车站了,这其中的时效就大大的减小了。”

听到苏青玉分析的,燕南市市长就道,“可安州和我们也不近啊,这中间还隔着你们呢。”

苏青玉指了指墙上的地图,道,“相比之下,还是最近的。至于这其中的距离,也好解决。”

她指了指几条几个市之间联通的道路,“只要我们互相之间的这个路修通了,这个事儿就好办了。而且,我还为几个兄弟城市之间争取到了一个条件,凡是我们边州挂牌的车子,去安州免过路费。”

听到这话,其他几个市领导都坐不住了。

“为什么单单是免边州。”

苏青玉笑道,“因为到安州的这条路,是我们边州要负责修的。”

“……”

出钱出力,那是没话说的。

“这些也没什么差别,到时候你们的货车直接挂我们边州车牌号不就行了?只要从我们边州路过,都是免费的。”

苏青玉又道,“而且,到时候我们几个市之间修了路,我们边州也给你们免几年的钱,这个后面可以谈。现在主要还是谈这个以安州火车站为主的经济发展的问题。”

其他领导都没说话,各自都在思量苏青玉说的这些情况。

苏青玉也不着急,喝了口茶,“安州火车站建设成功,绝对会给我们带来利益。咱们眼光放长远点想,现在哪怕用不上,以后想用的时候,不也方便吗?”

燕南市的书记就笑道,“边州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吧。”

徐书记就有些不高兴,“什么利益不利益的,那都是为了造福老百姓。”

苏青玉也道,“确切的说,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咱说句自私的点的话,那都是为了自己治理下的老百姓。咱们不争取,谁给他们争取?你们也可以不争取,但是以后好处就没有了。比如说免过路费,仓储免费使用……”

“而且,安州火车站建设是否对大家有利,咱们自己心里也是清楚的。反正不是安州建设站点,也是别的城市建立。别的城市到时候可不会给我们这些条件。”

在座的都是老干部,各方面知识点也是很全面的。知道城市要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交通确实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但凡是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机会建设火车站站点,那都是要争取的。

可现在么这个机会。

要说他们唯一迟疑的点倒也不是说看不上这些好处,就是心里总觉得便宜了安州……

这想法也就是一晃而过,他们还是看重利益。

苏青玉说的话很现实,没有安州,也会是别的城市。总不会是他们自己。

见他们在思考,苏青玉也不着急催他们,而是和徐书记走出会议室,让大家各自商量。

徐书记出来就有些担心,“不会不成吧。”

苏青玉笑道,“只要稍微明白点的,都不会不同意的。”

“等他们同意了,你就去省里?”

苏青玉点头,“只要他们签字,我就找安州市一起去省里找领导。”

徐书记道,“希望省里领导不会觉得我们搞小动作。”

“这叫自力更生,自我发展。我上次去省里,领导也多次强调了要我们自己搞好发展。我们这样主动搞发展,他们还能不高兴?”

苏青玉倒是不担心。如果说自己主动搞发展都要被领导嫌弃,那做什么都是错。

其他几个市领导们也就考虑了半小时,互相商量了一下,就和苏青玉提出,同意加入这个经济圈,一起卖农产品,一起支持安州建火车站搞发展。

毕竟这个所谓的争取,于他们而言,就是表个态而已。

苏青玉和徐书记跟他们一一握手,“大家今天这个决定绝对是明智的。不出两年,绝对能看到成绩。”

大家在意向书上面签字之后,苏青玉就立马和安州联系了。

那边动作倒是没有苏青玉这样快。才谈了几家而已。

苏青玉道,“不能再拖了,最迟明天再谈一天。后天就必须去省里谈了。兵贵神速。”

这要是让其他兄弟城市听到风声了,有样学样,省里领导那才难办了。

到时候安州建火车站的事儿还真没有竞争力了。

第484章

为了加紧速度谈成这件事情,安州给出了一些优待条件,这才迅速的获得了其他兄弟城市的支持。

一定下来,当晚就和苏青玉打电话通知了这个结果。

连当面详谈的时间都没,苏青玉就和他约着明天一早就去省里。到时候就在省里汇合,稍微谈谈就去找省领导们提申请。

这搞的比安州领导班子还要重视,倒是让安州的领导班子们有些汗颜。

这边州的青玉同志可真是风风火火的一个人。

到了边州交通要慢点,苏青玉天没亮就出发了。然后在车上补眠。

她昨晚上睡的晚,一直在和安州那边打电话,在电话里沟通。

睡了一会儿,苏青玉就睁开眼睛,看着外面平坦的省道。

“什么时候咱们边州的交通能够这样便利就好了。”

林楠道,“市长,我看咱们这个势头,很快的。”

苏青玉笑道,“这还哪到哪儿啊,咱们自己的火车站都没有呢。更不用说修一条省道了。距离太远了,地形也不好修,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修起来的。”

这路一修起来,对于边走来说,那就是个无底洞。

绕是苏青玉这么一个花钱大户,依然心疼,而且也做不出来这种事儿。

边州其他地方也需要钱呢。

“还得再努把力,让省里领导看到我们边州的经济潜力。等安州修了站点之后,我们离得近,以后再申请搞一个小站点。哪怕火车就只停五分钟的那种都行。这就容易多了。”

这也是她这样对安州火车站上心的原因之一。

安州和边州距离不远,那边建设站点了,和他们离得近的边州以后想扩建一条站点就容易一些。

要不然就边州这个条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上。

到了省城已经上午了,安州那边倒是还先到了。

苏青玉见面就道,“交通的重要真是无处不在啊。我天没亮就出发了,还是比你们慢一步。”

“青玉同志费心了。”赖书记笑道。

苏青玉谦虚,“都是为了老百姓,应该的。咱也不耽误时间了,再把资料对对,没问题,就得去办正事儿了。”

双方也没耽搁时间,把签了字的意向书拿出来了。

这意向书就是说愿意参与以安州为重心的经济圈计划,以后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这很符合目前的团结合作,共同富裕的精神。

今天来就是和省里提交这么一份计划书。总不能一开口就喊建火车站,那太直接了。

两边人一起到了省政府的时候,邱省长刚开完上午的会议,正修整半小时就要去省城新区视察工作。

因为苏青玉他们提前一天约好的,这才挤出来半个小时见他们。

苏青玉他们也理解省领导的辛苦。

要管一个省的事情,也不可能轻松。能有半个小时就很满足了。

领导一让他们进办公室,两边立马就过去了,一分钟都没耽误。

“你们还约着一起过来了,说是要汇报重要工作,具体是什么工作?”邱省长一脸严肃道。

赖书记和姜市长还挺紧张。

倒是苏青玉没想那么多,一心想着办成事儿,心情倒是比较平稳,她一脸认真的回答道,“自从上次开完会之后,我们西部的几个兄弟市也进行了沟通交流。寻求发展的道路。

我们这几个兄弟市经济上面都属于比较落后的,闭门发展的效果实在不好,于是我们就合计了一下,准备搞一个西部经济发展圈。”

听到苏青玉这话,邱省长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了,都坐直了,“具体说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