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归在边上,边喝着茶,边欣赏老康先生沉重的表情。再看向苏青玉的时候,双眼微微泛着光。
心里还很怀念,青玉多久没和他这样说过话了。
老康先生心情就不像他这样放松了,这毕竟是关系到康莱未来的大问题。
一旦和苏青玉说的这样来做,康莱的方向就要发生改变了。
“我……得考虑考虑。”
让一个资本家一下子成为扶贫先锋,这个跨度太大了。
苏青玉笑道,“当然要考虑清楚。正好我还要带康先生在青山转转,了解这里的情况。也给你思考是否要投资贫困地区做一个参考。”
老康先生点点头。
下午,苏青玉就亲自领着老康现在在青山各处考察,几个工厂选址也参观过了。
也给他看了一些青山目前现有的野生药材和茶叶。
“华国的市场很大,中药的功能也是很多西药无法取代的。所以未来这些药材不愁没有市场。”
“我打算把边州建设成华国的中草药输出地。长远来看,也许还会输送到全世界。”
“而且康先生你如果了解中草药,应该知道,药材的利润也是很高的。”
康先生道,“如果我在这里开一家制药厂,利润应该会很大。”
苏青玉笑道,“只要你有相关的技术,利润方面确实不用愁。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利润都很大。未来我们也是要吸引制药企业来这边发展的。”
康先生感慨道,“如果我每一个投资碰到的干部都和苏市长这样,那我就一点都不犹豫了。”
苏青玉不认可道,“康先生,华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展这么快,你认为会缺少我这样的干部吗?比我优秀的大有人在。”
“你说的有道理,华国确实不缺优秀的干部。”老康先生在了解青山的发展计划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了。
这么贫穷落后的青山都能被苏青玉给挖掘出发展潜力,华国其他地方应该也不会差。
而且他心里也确实相信,华国有很多和苏青玉这样优秀的干部。
与其投资一个苏青玉,不如投资更多的优秀干部。为康莱未来的发展争取更多平稳的时间,他儿子不行,还能有时间培养孙子辈。总能够培养出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来的。
第451章
康莱决定成为华国的扶贫企业,苏青玉自然也就不再拒绝他的投资。不止不拒绝,还会一起合作宣传,将康莱扶贫企业的名声打出去。
康莱决定在边州建一家制药厂。投资数额高达千万。
这可是一笔超大投资了。
这也是他对苏青玉的信任,相信苏青玉确实能够将边州打造成未来的中草药大输出地。
只要这个计划达成了,那他的制药厂就能够在这里具有很大的优势。
为了这笔投资,苏青玉还特地领着他去了一趟边州见吕书记。毕竟这笔投资并不是在青山县,而是在边州。总要让边州的领导们都知道这个事儿。
吕书记听了这消息果然兴奋不已。
这可算是边州这些年来最大的一笔投资了。对待老康先生也很是热情。
“这企业建在边州,我们肯定会大力扶持的。”
老康先生道,“我们也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主要是为了边州的老百姓。希望能够略尽绵薄之力。推动边州经济发展。”
吕书记听着心里感动。
“我代表我们边州老百姓,感谢康先生支持。”
任何愿意帮助边州的人,都值得他的感激。
老康先生又客气了一番,然后才决定离开边州,回南方去安排相关事宜。
毕竟现在康莱并没有医药方面的企业,他们要办制药厂,就需要去收购各种技术。还要准备资金和人才。当然,最方便的还是去收购一家制药厂。这都是要提前准备的。
吕书记他们一路送到高速路口才回来。
一路上,吕书记这脸上笑容就没落下过,对坐在他旁边的苏青玉道,“你在青山这么快就做出成绩来了,真是比我想的效率还要高。而且现在还邀请到了康莱的投资,这是立了一大功劳啊。”
苏青玉笑道,“书记,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也是大家的功劳。康先生主要也是看中我们边州的未来了。”
“那也是你创造的未来啊。”吕书记微笑道,“没让我失望,甚至让我很惊喜。青玉同志,我对你越发有信心了。我相信边州在你手上,会大变样。”
“书记,虽然我也有信心,不过这个过程可不会短。现在光是一个青山就才刚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吕书记闻言,心里生出遗憾。
遗憾自己未来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
不过转念一想,能够看到这份希望也是不错了。真有那么,他也走的放心。
康莱的投资,苏青玉并没有插手,而是交给了市里负责管理相关工作的郑副市长。她太忙,没这个时间和精力去对接。更何况这也不是她负责的一亩三分地,没必要掺和。反正这个企业建设起来,也是和她的农业种植互相辅助的。
她这安排可把郑副市长激动极了。
他就没接过这么大的工业工程。哪怕是市里自己投资建厂,都没这么大规模的。
他就没想到苏青玉会把这个交给他。
想到之前自己对她的工作还有些不是很支持,心里不免纳闷,不知道苏青玉为什么要这么做。
哪怕是收买人心,也不至于把这么大的政绩给他吧。
他心里琢磨着,就去找自己的老伙计徐市长商量。
别说他了,徐市长都摸不清楚。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苏青玉可能是为了收买人心。
“可能是想你支持她的工作。”
郑副市长道,“我就是想不支持也不可能啊,吕书记看着呢。完全没这必要。”
徐市长道,“难不成白给你的?”
郑副市长摇头,“也不该这样吧,要不,我再多支持她的工作?”
徐市长点点头,觉得这是应该的。就算和这个苏青玉不是一条心的,可是这有来有往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规矩。
这主动支持和被动支持就不一样了。
之前市里只是在应有的范围内给与一定的支持,毕竟哪怕是吕书记,也不能要求整个边州市集中资源支持一个青山县建设。这不符合市领导的大局观。
在这种基础上,郑副市长自然也不会主动去给青山多余的支持。
现在郑副市长还主动给青山县出主意了。比如资金不足,市里本来就有工业建设方面的专款预备金额。也可以借一笔款子给青山县建厂。后续青山县有钱了,还给市里就行了。
当然,这其实也是做好了还不了的准备的。
毕竟下面的同志那是真穷,青山尤其穷。
有了这笔钱,青山的干部们激动的差点喜极而泣了。
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露,及时雨。
苏青玉听到消息之后,特意给郑副市长打了电话,对他表示感谢。
郑副市长笑着道,“青玉同志为边州邀请来了这么一大笔投资,边州也要感激你。”
这意思就是,咱不欠你人情。
有来有往。
苏青玉顿时了然了,合着是为了这事儿呢。
她心里好笑,觉得这位郑副市长可能是想多了。但是也没解释。误会就误会吧。良性的礼尚往来也不错。
有了市里这笔钱支援,青山的干部们压力就减小很多了。
连苏青玉也放松几分,如今只要看着他们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就行了。
她现在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去各地视察。
视察工厂建设工作,视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视察学校教学场地安排,以及新校区建设。
就这些工作,也忙的每天在家里待的时间少。
想到元宝过完暑假就要回南方去了,又要半年见不到,她心里不免愧疚。还专门抽时间,带元宝在青山县里转悠。也让她多看看外面不同的世界。
让她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和她生活的地方那样美好。
苏青玉希望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却也不希望她过于天真。更不希望她过惯了好日子,就养成过于高傲的性子。
得让她知道,这世上有不同的人,但是不管贫穷还是富贵,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