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577)

听到苏青玉这话,许编剧心里多少有些受到安慰,并且答应苏青玉,要不遗余力的给她宣传花岗的好。

弄清楚了拍摄的时间,苏青玉才挂了电话,然后高兴的和江老书记他们也说了这个好消息。

毕竟能够成为一部电视剧的取景的地方,总是具有一定的宣传力度的。

而且许编剧说的并不对,他这电视剧拍摄,还是可以让清泉酒更上一层楼的。

这就和名人传记一样。

写了名人传记的名人,总是多了一层高大上的外衣。

这会儿拍摄电视剧效率很高,苏青玉觉得,等拍摄完了,可能也是旅游区建设好之后。

到时候旅游区的宣传广告作为第一波宣传,电视剧完全可以作为第二波了。

江老书记他们多为此感到骄傲,“没想到我们花岗还能够上电视啊。也不知道会怎么拍。”

苏青玉笑道,“也就是取经而已,可能就一条街,一栋房子。”

“那也不错了。”江老书记很满足,决定等他退休以后,要把这部电视剧反复的看。

这消息很快也在花岗传开了,给花岗人带来了新奇的体验。

特别是清水镇的人,更是眼巴巴的看着。

很快,拍摄组就来了。

导演和一群演员们来到了这个乡下小镇。

说实在的,本来他们都做好了吃苦受最低准备了,毕竟偏远农村小镇能有什么好生活。当然,作为演员,他们也不会吃不了苦。结果来了这小镇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吃饭的地方有,而且菜色还很丰富。

住宿的地方也不差,招待所和城里是一样。

连街道都看起来整洁卫生,行人精神面貌看起来也很好。一个个和和气气的。

清泉酒厂更是安排了员工过来接待他们,安排吃住行。

趁着还没有拍摄,剧组的演员和导演还和这镇上的居民聊了天。

“什么让咱过上好日子?那当然是政府啊。政府给咱指明了道路。”

小饭店的老板娘笑着道,“咱也感谢清泉酒,老祖宗传下来的酒,养活了咱们一镇的人。你们尝尝,虽然不是清泉酒厂出来的,可也不差。”

老板娘拿着酒瓶子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点点。

导演喝了一口,惊叹,“这真是你们自家酿的?”

“那当然,真材实料,一点都不掺假的。”

“清泉酒可真是名不虚传。”导演惊叹,来了这里之后,才知道传言可信啊。还以为这编剧是夸张了呢。

“这清泉酒真的是你们这里的老酒?”

“那可不,咱都知道这事儿呢,就说咱当年那清水泉……其实应该叫清酒泉,那就是当年装酒的池子,我们这里人都知道。”

其实知不知道,老板娘自己也是不清楚的,她也是听人说的。可作为清水镇的人,怎么能不知道呢,所以她只能是知道的。并且还要说别人也都知道,证明自己没胡说。

至于清水镇的那几个传说,更是早就传的家喻户晓了,所以她也是张口就来,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关键是这清泉酒确实也味甘且醇厚,酒香浓厚,所以这就增加了可信度了。

导演顿时听的浑身激动,看来这剧本还真的很可信啊。哪怕是有些改编的,但是八九不离十了。剧本嘛,总不能照搬现实的,总要添加点别的色彩。

导演比许编剧经验还要足,他想和编剧商量加戏。

再加一段如今的戏。

因为战乱而失传的清泉酒,终于在新华国成立之后再次被发掘出来,并且在政府的推动下,再次面世。靠着这清泉酒,整个清水镇成了名副其实的酒镇。从此,清水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然了,要想加戏,还得弄明白,后面这是怎么被挖掘出来的。

于是也找当地人打听。

原本以为是一次有意识的挖掘,没想到这其中也经历也堪称传奇。

一位年轻的区长为了近距离的了解民生,带领当地农民致富,亲自来了这清水镇走访。

无意中在一个小饭馆里喝到了清泉水。

知道了这样一个传说。

她跋山涉水找到了传说中的清水泉,从此以后,清泉酒这一古老的美酒得意重新面世。

“拍我?”苏青玉接到许编剧打来的电话,顿时笑了。

许编剧道,“他们非要加戏,说实话,我也觉得好。这更能体现我们新社会的好。新社会干部的好,有点睛之笔。更圆满。”

苏青玉倒是无所谓,只要能够做好宣传工作就行了。“行,我同意。别太夸张就行。毕竟现实中我可是实实在在一个人,回头人家好奇来看我,发现太夸张了,那我可就丢脸了。”

“那肯定不会,咱实事求是的拍。”许编剧高兴道,他还担心拍不出苏青玉的优秀呢。

这事儿授权之后,苏青玉就没怎么关注他们了。拍戏的事儿她不是很清楚,所以也不准备插手。

倒是制片厂自己搞宣传了,把改编为《大酒坊》的电视剧即将拍摄的消息先在报纸上给宣传了一波。

然后花岗也顺道在这里出了个名了。

第419章

“这花岗可又出名了,咱们花岗区的这个班子可真会折腾。”

云城的□□办公室里,赵书记高兴的放下报纸,和何市长笑着道。

云城作为一个小城市,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极少极少的机会能够上报纸,哪里像花岗啊,这冷不丁的就上个报纸。

而且花岗的人也舍得,总是拿出大笔资金来搞宣传。

这一点赵书记是舍不得的。

他也没什么好宣传的。

“老何啊,上次小苏提的那个想法,让云城和花岗合并成一个城区的提议,你认为怎么样?我这些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觉得还真有这个可行性。”

何市长端着开水瓶给赵书记倒了热水,也给自己添了点儿,“我这方面就不是强项了,还是书记你做主。我是相信你和小苏的。”

赵书记就白他一眼,“你都当市长了,就不要总是老好人的样子了。”

何市长笑了笑,“我是说实话。让我管着农业我还行,其他方面,我不成。”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而且也知道赵书记是个有些强势的人,他何必顶上去呢。再说了,他这年纪,干不了多久了。

赵书记无奈的笑,“那我到时候还是在市委会议上面提一提。”

说完之后,又提起苏青玉的未来安排,“今年是花岗区的那位书记在任上第三年了,他那个年纪,也是要退下来了。我想,到时候让小苏顶上去,你觉得呢?”

何市长立马道,“那是当然的,小苏的能耐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我是十分支持的。”

赵书记笑道,“等小苏再在书记岗位上面干几年,我就想提到市里来。”

何市长道,“正好,我那时候也差不多退下来了。”

赵书记道,“那也没那么快,副市长这个位置还是要坐坐的。”

这么算下来,苏青玉大概三十五六岁就能当上市长了。

她这个年纪来说,算是十分的年轻有为了。

这是赵书记给苏青玉安排好的路。

可惜再往上,他就帮不了忙了。

除非他能够往上面升。但是就算升职,他也不可能去省里。因为云城毕竟是个小城市,他就算要升职,那也是去稍微大点的城市担任领导。

这样一来,也顾不上苏青玉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这条路,迟早还是得自己走的。

苏青玉倒是不知道自己的两个领导在给自己规划职业生涯。

她现在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花岗的建设上面。

花岗的上半年无疑是忙碌的。

这还是其他干部们都鼎力分担工作的情况下呢,就这样,光是工业区那边企业的扩展问题,她就够忙了。

因为上次开了会,给他们讲了东山区供应量扩大的事儿,所以这些厂负责人都和总公司那边汇报了情况。

总公司又安排了人过来拜访苏青玉,重新了解区里的规划。

苏青玉又得花时间出来接待他们。愣是忙了好几拨,终于把规模扩展的事儿定下来了。

另外还有奶制品厂的修建问题,苏青玉都是亲自过问的。

这毕竟关系到下半年消耗东山养殖产品的重要渠道,可不能出问题。

忙忙碌碌中,时间仿佛一晃而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