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557)

有些则是提出自己对自己村子某些建设不满的。

有些则是提出自己的诉求。

甚至还有人写了某某人的坏话也塞进来了。

林楠在办公室里读给苏青玉听。

读的都不好意思了。

这工作其实是有专门的干事负责的。只是因为这是第一天,所以苏青玉才好奇的想听听。

没想到哦啊听到这些。

不过也早有心里准备了,毕竟这么多老百姓,任何可能会出现。

林楠哭笑不得,“区长,这样一来,他们真是什么都说。”

苏青玉笑道,“说不要紧,就怕不说。哪些需要去办的,咱自己也都清楚。那些没什么用处的,就当乐呵乐呵。”

林楠点头,“那我回头让他们也分类。”

苏青玉道,“你还得回访一下下面镇,看他们问题解决的怎么样。别只做个样子。”

“行,我回头一个个核查。”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新的政策上来了,那也是要烧几把火的。

镇上的信箱比区里还要丰富。还真查了几件村里的事儿出来了。

比如每个村民都有规定的最大额度的投资,但是竟然出现了几起超额的。

这事儿被检举出来之后,镇领导一阵后怕,然后气的拍桌子。

幸好啊,幸好发现的及时。这还只是个例。

可以想象,如果这事儿长时间没人发现,没人管,某些人的胃口是不是就会越养越大了。

然后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多,那最后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肯定是老百姓的利益啊。

这企业是给所有老百姓一个保障的,不是给某些人发大财的。

你要有本事,你自己去开公司,没人拦着你。可你来占份额,那就不一样了。

时间一长,这村里的企业成了谁的企业了?村民还能分多少钱?

太危险了。

这事儿没法姑息,相关的负责人直接从重处分了,追究责任,然后对外公示。把这些不好的事情扼杀在摇篮中。

而且还专门针对这种情况,对全镇的企业进行一个仔细的核查。

苏青玉听到这消息,心情也是放松很多。

前期发现问题对于她来说不是坏事。前期发现问题,反而能够让干部们更重视这个政策,更重视这些问题。从苗头上扼杀掉。

为此她心情极好,下班回家喂元宝的时候,还很开心的哼着曲子。

“苏区长今天心情很好。”

元归笑着走进来,手里还抱着一束花。

苏青玉挑眉,“你回来就回来了,捧着花做什么?”

元归笑着将花放一边的桌上,“明知无问。除了送给你,还能做什么?”

苏青玉抿嘴笑,“也说不准是你收到的。”

元归看她一眼,笑了笑,让林阿姨拿花瓶过来。

边插花,边问苏青玉怎么这么高兴。

苏青玉就和他谈了工作的问题。

“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我觉得啊,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基层干部的任免,以及培养才是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元归笑着走过来,在她脸颊亲了一口,”那可不容易。”

“再不容易,我也要去做。”

苏青玉一脸坚定。

坐在这个岗位上,她就要想方设法的把这工作做好。

她又问元归,“你工作忙完了?”

“嗯。”元归点点头,眼睛盯着自己闺女的嘴巴。

闺女正在大口的吸着奶水。

看的人眼热。

他将视线移开。

晚上苏青玉还在琢磨着如何做好后续工作,元归同志沐浴更衣,上了床,然后关灯,朝着身边苏青玉伸手。

苏青玉吃惊,“你怎么突然……”之前看他那样子,她还以为自己思想不纯洁,所以最近她都心无旁骛,完全不想那些了。

结果这位冷不丁的朝她下手了。

元归亲她,在她耳边轻语。

苏青玉:“……真的做了?”难怪他送人去省城之后,就一去不回,原来是去……

“嗯,其他都不保险,这个比较保险。”元归声音倒是比较平淡。见过青玉怀孕生孩子之后,这对于他来说,确实也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疼吗?”苏青玉稍微心疼了一下。

元归笑着摇头,“没有你生孩子疼。”

苏青玉笑着吻他,也没说什么该不该的问题。

她只是觉得更爱他了。

第403章

下半年,整个花岗各方面的建设都如火如荼的。并没有因为经济发展起来而懈怠了。

苏青玉坐着车子巡视了一番全区,也就没怎么操心花岗的发展问题。

下半年也没几个月了,今年能够巩固去年的发展成果,以及将今年旅游区建设进度加快,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她主要操心的还是基层干部这一块儿。

如今的基层干部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

过去还能够让公社或者镇政府来提名任命,如今则是由老百姓大选。

这也是民主选举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也是有弊端的。

很多老百姓并不能意识到一个好的干部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在选举时候,会带着感情色彩。比如给自己的亲戚投票,给自己感情好的朋友投票。或者干脆干部给村民送点礼。选票就到手了。

苏青玉的想法是好好培养基层干部,给他们做教育。但是从根子上来说,还是要让村民们有意识。

他们自己选好干部,组织上再给培养一下,这就好办多了。

要不然这么多基层,谁也没法保证上面一定能够监督到地方的。

苏青玉针对这个问题,和江老书记,以及几个副区长开了几个会。

就针对这个基层建设的问题做讨论。

“我认为啊,还是要做好基层宣传工作。提升老百姓的各方面的意识。”

“基层干部培训这一块也要做起来,要做好考察工作。”

见她对基层问题这么重视,江老书记也很是支持。

他也是听说下面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了。

这就和盖房子一样,基层就是个地基,地基没打好,上面搞的再好,都不稳当。

江老书记立马定下了基调。

其他几个副区长也都没意见,就是这下半年不会太轻松就是了。

胡副区长笑着道,“咱今年下半年都好好的忙一忙。”

苏青玉道,“可不止今年了,我看以后每年都要搞一次这个宣传。每年下半年九月和十月都搞两个月。这个可以定在我们区的工作章程里面。”

这定下来之后,以后即便是换了新的领导过来,也是要这么做的。

可见苏青玉对基层干部的重视了。

经过几天会议的讨论,最终定下了两个章程。

一是每年九月到十月,都要进行两个月的基层宣传工作。

二是要对基层干部实行定期考察。各个镇每年年底对下属的村干部进行抽查。

双管齐下,来实现基层管理的规范。

接下来,整个花岗还专门成立了小组,风风火火的开展宣传工作。

这次基层干部管理的工作是苏青玉发起的,她也准备自己亲自来做,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与决心。

宣传工作则是交给各个镇的宣传部门。监督工作则让秘书林楠来做。

宣传工作开始之前,苏青玉倒是召集了这次宣传小组过来开会,看他们准备宣传的资料。

这些小组紧张的将自己的宣传资料给苏青玉看。

苏青玉看完之后顿时眉头蹙的老高,“不能太形式了,太教条了,咱们得要变通。”

她看着这些小组的成员,“给老百姓宣传什么政策好不好,他们不能理解,你得拿出实际的数据。比如,有一个好的领导,每年帮村民多赚了多少钱,一个坏的领导,每年亏了村民多少钱。你得这么宣传。另外,咱们区里不正好有典型吗?拿出典型来。”

下面的小组立马改变了策略。

拿出花岗最先富裕的小严村作为典型,然后拉后腿最大的清水莲花村做反例。

小严村的干部也是被选举的,但是他们自己制定了一套选举的条件。

参与选举的人,必须是之前作出过成绩来的。

因为有了标准,所以就不存在某些人凭关系上位。这些干部每年做了那些工作,也是要公示的。

而莲花村出现的问题在于,莲花村的村干部以村组织的名义开了一家小酒厂,也接收村民投资。但是,这酒厂里面,村组织根本就没占多少份额,大部分份额都被村长以及几个村干部占了,他们从村组织里面借钱投资,搞的后面这个厂子基本上都是私人的。虽然村民也投资挣钱了,但是因为村组织这个集体没有收入,就导致村组织赚不了钱搞基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