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还有当初建设工业区参与投资的村民,还有土地分红的社员。基本上都有收益。
清水酒厂就不用说了,虽然厂子今年花了不少钱,但是也赚了。
金厂长也不担心这些钱被取走。因为绝大多数的村民依然选择将钱留在厂里继续投资。
但是光看看数目,这些村民就满足了。
收获最直观的就是好山了,家家户户都参与养殖投入,收入周期也短,这年底正是缺皮缺肉的时候,出栏的货全都有了销路。都给的现钱。
村民们去领钱的时候,看着那些钱,眼睛都冒光。
老百姓们都容易满足,不求一下子大富大贵,只要一年比一年好,就都满足了。
更不用说这一年比一年好还是已经确定的事儿呢。
大家不止高兴挣钱的事情,更是高兴他们找到了致富的方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知道来年该做什么。也不用担心自己不懂。政府有人带着做。他们只需要出钱,出力,挽着袖子跟着后面使劲儿干,就能赚钱了。
脑子聪明的也能自己学了技术,自己去开养殖场。
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未来该怎么走,不再像过去那样望不到头,只能够勾着腰,风里来雨里去,一代又一代的面对着土地,收那些仅仅只够吃饱肚子的粮食。
就在大家都庆祝丰收的时候,第一场大雪也终于下下来。
花岗区的干部们可没时间休息。都分配了任务,挨家挨户的做人口普查和统计。
这个是为开年的医疗补贴做准备。
到时候区里会给发小册子,以后凭着册子去就医,就可以使用补贴。
这个册子都是按户口发的,只属于花岗人。
如果是在花岗长期工作的,只要有单位证明,也可以享受这个待遇。
基层干部们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也是惊喜兴奋。
他们虽然是干部,但是也是人,也有家人,也会生病的。
这个政策下来,莫名的就多了点安全感了。
各个部门了解了这个信息之后,都配合宣传部门开始走家串户搞宣传。搞登记。
各个部门都有任务,互相配合。
花岗区的老百姓们见着这些人冒着大雪来调查人口,还挺好奇,“同志,这是查超生吗?”
负责这事儿的公安同志笑道,“现在还有人超生?多想不开啊。”
“这不是怕不小心吗,那安全什么的也不是很安全。要不然谁想生的,也不用愁养老问题了。”
这年头超生,就两个原因,一是为了生儿子,一是不小心怀上了。
自从老百姓可以参与村里企业投资以来,就没人愿意为了生儿子超生了。因为如果超生了,就要取消孩子爸妈的投资权利。
这样一来,相当于少赚几十年的钱去养一个可能不会给他们养老的孩子。
在金钱保障面前,花岗人民的思想转变的很快。任何大道理都不如富裕的生活来的效果快。
公安同志宣传道,“那现在不用担心了,马上就有医疗补贴了,你们可以去做手术。男同志去做还便宜,好像就十块,女同志要三十。”
男人问道,“怎么差这么多!”
“这不是照顾男同志吗,这还不好?”
“怎么不照顾女同志啊?不是说男女平等吗?”
“对啊,所以政策鼓励男同志去结扎啊,毕竟女同志生孩子都遭过罪了。女同志生孩子的时候有补贴,男同志结扎有补贴,多公平啊。”
“……”
经过十来天的走家串户的宣传,花岗人民都知道了花岗要搞医疗补贴试点的事儿了。
以后大家头疼感冒看病拿药都能享受政府补贴。比如买一粒感冒药,可能就是买一颗糖的钱。然后各种大病也是有相应的补贴的。
这新鲜的消息让花岗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也热闹不已。
到处都在讨论这个消息。
第388章
以前看病哪里有这好事,政府还给补贴钱去看病呢。
虽然自己还是要花钱,可是花的少多了。
谁心里还没点占便宜的想法啊。生病了如果去看病,就能享受补贴。自己不去看,就享受不到这补贴,也占不到这便宜。自己还得受罪。
在算账方面格外精明的花岗人民很快就理清了这笔账。
而且宣传的时候还说了,这只不过是尝试,并不是长期落实的政策,也就是说指不定哪一天,这便宜还占不了了呢。
所以有病赶紧治病,现在不珍惜,以后没便宜占了,就晚了。
为了能享受这待遇,大家也很积极的配合来登记人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怕把自己家里人给漏掉了。
等人数统计完了,花岗区这边算了一笔账,然后将预计的一个金额给汇报上来了。
苏青玉看了一下数字,觉得还能接受。
花岗区如今的经济实力,补贴花岗的人还是够的。
管理的地方小就是有这个好处,各镇基本上都赚钱,这就给区里减小压力了。
倒是老书记看了账目还是心疼。
但是想到这是给老百姓治病的,虽然疼,还是得坚持。
大家合计好了没问题了,就将花岗医疗补贴试行政策文件往上面提报了。这还得上面领导过目了才行。
这边文件还没送市里去,市里倒是有了新的认识人事任免。
陈老书记终于退休了,赵市长顶上了,以后赵市长就是云城的保护伞。接替赵市长的,是之何副市长。也就是何穷的叔叔。
这消息传下来的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原本担心赵市长上去之后,别人接替市长的位置,回头和赵市长掰手腕子,那可就影响下面了。可能他们之前的一些计划都要受到阻碍。
现在何副市长上去就好了,他可是苏区长的老领导了。那关系不是一般的好。
至少花岗还是会顺顺利利的发展的。
苏青玉立马就给新上任的何市长打电话道喜,顺便汇报工作。
然后请示,“这事儿是之前赵市长,现在的赵书记审批的,现在不知道上面咋安排的,老领导您不给个指示,我也不知道怎么做。”
何市长红光满面,“一事不劳二主,既然是赵书记之前做的,那就还给他审批。小苏啊,你放心,花岗的工作市里一直很重视,就算人事变动,也不会影响你们的。”
“有您这话我心里特踏实。”苏青玉道。“那回头我去市里了,再去给您汇报其他工作。”
“行,正好来我办公室坐坐。”何市长笑道。
挂了电话,何市长还高兴的抽了根喜烟,这几天他一直兴奋着呢。
本来几年前也是抱着熬到退休的想法的,谁知道还能有这个机会啊。
他琢磨着以后要多提拔小苏这个同志。
这是个得力干将啊。年轻有为,值得提拔。
下午,苏青玉就领着胡副区长去市里了。
两人先是去建了如今的赵书记。
这位也是红光满面的。见谁都是乐呵呵的。
苏青玉和胡副区长来汇报了工作进度,将文件给了赵书记。
赵书记笑道,“你们这效率挺高啊,听说药企都已经落户了,你们还搞了人口普查,这么短的时间做这么多事情,很不错啊。”
苏青玉笑道,“大家都想在年前办好事儿,让老百姓们过个愉快的春节。胡一山同志带的小组工作效率也确实高,没日没夜加班,不怕苦不怕累,大雪天踩着一尺厚的雪就一家一户的去做工作了。胡一山同志本人也是好些天没休息了,眼睛都有血丝了。”
夸别人的时候,苏青玉脸都不红的一下,使劲儿夸。夸的胡副区长人都不好意思了。心里却心花怒放。
赵书记也顺着苏青玉这话,把胡副区长给夸了几句。
“现在我们云城发展之际,正是需要有用的人才发挥自己能力的时候,你们也多辛苦辛苦,组织和人民,都是看得到的。”
胡副区长激动的直点头。
事儿完了之后,赵书记就说这要送去省里再盖章。
应该是没问题的,之前领导都同意了,说明这事儿没问题。
后面就是走个程序而已。
苏青玉也不担心,还是说了一句领导辛苦了,给领导添麻烦了。
“领导,您现在担子又加重了,可要保重身体啊。回头多去我们花岗走走,去吃我们那儿的全鱼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