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啊。是年轻的时候钱赚的太多了吗?他捐还不行吗?!
苏青玉倒是不知道自己未婚夫和未婚夫他爷爷因为婚礼的事儿闹了这么一通。
她也特意和家里人打了电话,说了自己要结婚的事情。
既然决定要在苏家屯办,肯定是需要苏家屯的亲人提早准备的。她自己忙,也不可能自己去弄那些,她也不懂。
只能寄钱回去让苏家屯那边帮忙了。
苏奶奶一听她要结婚,高兴极了,一个劲儿的问她是哪一天。
结果苏青玉自己都没定日子,只说忙完了就直接回去结婚。
这可让苏家屯一众人等都囧了。
苏奶奶道,“怎么能不定日子呢,再怎么也要挑一个黄道吉日。”
“我和他都忙,不知道具体哪一天能安排上。”
“再忙也要挑一天。”
苏青玉没办法,算了一下,想着干脆十一得了,国庆总是个好日子。正好下半年了,应该忙的差不多了。
她就说还要和元归商量决定。但是可以先准备起来了。
“我给你们汇款,你们记得去县里领。”
苏奶奶就不高兴了,“家里还差你那点钱?你结婚的钱还是拿得出来的,都有钱呢。”
苏奶奶现在财大气粗,她和苏爷爷都投资了,两人没有光是土地分红,加上投资小红旗的钱,就已经不少了。
给孙女结婚绰绰有余,“你那钱你就留着给你当嫁妆,家里办酒席还要收回礼呢。”
苏青玉倒是不懂这些人情往来,“那您看着怎么操办都行。”
苏奶奶兴奋了,又说起家里房子里现在装修了,以前的砖墙,里面现在刷了白,也铺了水泥。院子里也铺了一层石板。
这次回去喝喜酒,一定不让她没面子。
最后苏奶奶又想起了海城那边,“你爸妈……这次你结婚,总要和他们说一声的。”
苏青玉还真把那边给忘了。
毕竟她都没把那边当自己亲人,只等以后那两位生病或者老了不能动了,她会给钱之外,平时她是不想来往的。
她可以尽力去还这个身体的生养之恩,但是并不想和他们来往。
苏奶奶道,“结婚到底是大事儿,他们不来,到时候别人总要念叨几句。特别是小元家里那边怎么想?”
“元归不会的,他知道。”
“就怕他家里人想。”苏奶奶一脸过来人的想法。这结婚,但凡爹妈不在场,别人就要嚼舌根。
苏青玉当然不希望元归被人嚼舌根。“那让我二叔帮我写封信说一声,他们来不来都随他们。只邀请他们两个,其他人就算了。”
“行,我让你二叔给他们写信。”苏奶奶立马答应了。
第367章
结婚日子初步定在国庆节,苏青玉还是打电话和元归商议了一下。
现在才三月,不到四月,提前这么早开始准备,时间应该是够的。
她打电话过去,元归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电话来。
虽然他尽量说话精神,苏青玉还是听出了里面的一丝疲惫。
她将结婚的日子定在十一的决定和他说了,问他有没有问题。
还准备在六月前办婚礼的元归:“……没问题,只是以为可以更高效的完成这个婚礼。”
“这不是你忙吗,我也忙,正好多点时间就不用那么赶了。到时候如果不忙,我们还可以多休几天婚假。”
这也是现在时代好了,要是过去那些年底啊,都是中午结婚,下午上班,晚上入洞房。
听说有婚假这种福利,元归心里果然惊喜了。
觉得晚些结婚也不是没有好处,总比刚结婚就分别的好。
这也不是没可能的。
而且他也可以提前去把青玉的房子给装修一下,以后毕竟是要在那边安家的。
他的一些生活用品也要搬过去。
婚假就在青玉那边度过了,远的地方时间不够,他也不打算去。觉得这样安安静静的在一起生活几天就很好了。
挂了电话之后,苏青玉就让林楠进来,说说自己的工作计划。
林楠就把她的工作行程说了一遍。
除了区里的日常工作外,苏青玉每周还要开会听取各个镇工作情况汇报。
苏青玉一听,就道,“各个镇的工作情况不用每周给我汇报了,都是空的。我自己去看。每个星期进行不定时抽查。这段时间你受累点,多在外面跑跑。给他们多点压力,时间长了,形成习惯就好了。”
“好,我记住了。”林楠赶紧应下。
苏青玉又安排道,“让花岗这边将今年的建设计划汇总一份给我。之前说过今年建医院的,让他们得动起来,有困难就和区里提。早提早解决。”
“好的。”
“江书记呢?回来了吗?”
“还没有。”
苏青玉有些担心,怕江书记遇到困难。
她可也对这位有些指望呢。希望能够带一笔钱回来支撑下修路的事儿。
想到这里,她又想起自己那枚戒指了。不能想不能想。
省城这边,江书记确实遇到困难了。
但是这对于他来说是正常的,要钱能顺利才怪。这辈子他就没见过要钱能顺利的,反正没人能从他手里顺利的要到钱。
正因为如此,江书记要钱的经验丰富。
不给就赖着不走,到处哭穷。
他虽然只是一个区长,可之前是在地区当局长的,和上面财务系统都有接触。
加上他要退休了,完全不给人领导面子,让走也不走。
省城这些领导拿他没办法了,直接打电话找赵市长,让他来把人给带走。
赵市长人来了是来了,可他不是来带人的,也是来要钱的。
“我只知道花岗区差钱,就没想到差这个份上了,我的错。可我们没钱了,只能找组织上帮忙了。
其实这也不算帮忙,花岗现在都在建工业区了,未来多少企业要在那边入驻啊,这也是给省城带来经济效益的。”
江书记配合道,“第一批投资就多达一千多万。”
“是啊,这可是很多地区都没有达到的成就,我觉得我们不该因为外在条件限制他们的发展。”
江书记说话不客气,“我们这是自己争气了,要是因为没有一条好路导致未来发展不起来……”
省城的领导对他们一脸无语。
工业区获得的投资确实是可观,可这不是还在建设吗?也不知道后续情况,现在就来要钱了。
而且要钱也不能和省城市政府要啊,有本事去找省政府要。
他们省城只管省城这地界儿。
赵市长还真是去找省里领导了。但是他没直接开口要修路的事儿,而是来提交宣传拿资料的,想把花岗这个工业区进行宣传。
省里还不知道广地建设工业区了。毕竟当初苏青玉谁都没有找,她自己就给完成了。手续直接办完了。
省里领导拿到这份宣传资料都挺吃惊。
一个地区,竟然也成立了工业园区了。而且还搞的像模像样的,邀请了很多大企业入驻。
他们省里也是成立了工业区的,位置就在省城郊区。地理位置好,而且占地广阔。
但是这个工业区也不是那么好成立的。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才成立的,事后邀请企业入驻,也是给了很多优惠。
没想到下面也搞工业区了,虽然规模比不上省里这个,但是意义很重大啊。
独立完成招商工作,而且还是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优势的情况下。
省领导高兴极了,“这个工业园区办的不错,云城刚成立就能够有这样的成绩,很不错。”
而且这个工业区还是依靠当地农业发展为基础来的。这就很有想法了,既能带动当地工业发展,也能促进农业发展。
一举两得。
省里领导也愿意宣传这个工业区,想让下面其他地方也自己想办法搞发展,自力更生搞建设。
学学云城花岗区。
省里领导们还把赵市长表扬了一番,表扬他会搞经济。云城刚成为市,就能做出成绩来。
赵市长挺不好意思,这花岗区的发展他可没出上力气。
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更坚定的要把这路给修了。
江书记还在省城磨钱的时候,他则在省城待了两天,等省内报纸和内刊上面都进行刊登花岗广地工业区的消息之后,赵市长就乐滋滋的去找省里负责交通运输规划的领导了。